03.06 普洱茶有“假”茶嗎?

OneSky


國家對普洱茶一早就有了定義,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生普或熟普,現在市場上會有一些商家用其他地區的茶為原料,然後使用普洱茶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的茶來冒充普洱茶,這種茶從外觀上有時比較難分辨,甚至一些新手喝完可能也感覺不出什麼區別,但如果是有追求的愛茶之人,通過日常品茶隨著時間積累,慢慢肯定就分辨得出那種是真正的普洱茶,而如果是隻求茶一杯就行的,那主要看一下湯色夠透亮,沒什麼雜質,乾淨衛生,也能放心飲用。

其實相比茶葉的真假之分,更重要的是分辨茶葉的優劣之別,畢竟喝茶喝健康,這個是最重要的。





萌嗏嗏


喝了幾年普洱了,對普洱茶“水太深”有深刻體會,因為買到假茶,前後也交了不少學費。話說回來,哪個行業能保證沒有作假的。就普洱假茶問題,談談我瞭解情況。

一、垃圾茶,最早遇到的是這個茶,就是以次充好,用茶渣壓的餅,發酵的時候就有問題的熟茶,存放有問題的茶(比如受潮什麼的)。我剛開始喝普洱,想買點年份比較長的對比下,在X寶找了半天,買了中茶2001年、2002年的。結果這個茶喝起來就感到口乾,最後請教喝普洱的茶友,才知道中茶在90年代末至2004年自己不生產普洱茶,都是大小茶廠貼牌的,特別是很多小茶廠,生產很亂,這種垃圾茶很多。

二、普洱茶年份。一種是因為普洱茶是越陳越香,年份長的自然價格也高,一般茶商都會虛報普洱茶年份。因為儲存條件差異,同一批做的茶陳化也有差異,即便是多年的老茶客,也是喝出大概年份。所以買到的普洱虛了幾歲也就見怪不怪了。第二是普洱茶樹齡作假。動不動就號稱百年或者幾百年的老樹茶、古樹茶、獨株茶,更有喊千年古樹的,真是全憑膽量。

三、“老茶”。這個X寶上比較多,什麼文革熟磚等等,包裝看起來很老,文革標語什麼的,都是騙人的。熟茶在1975年才搞出來的,稍微有點常識是不會上當的。

四、冒充產地。六大茶山,也有說十二茶山等等,被假冒的比較多,特別是老班章、冰島、易武等等,這些山頭茶每年基本被包掉了,正宗基本在市場上看不到。但是基本每家茶店都有各種老班章、冰島,2018年雲南政府專門治理過,不少茶店把這種茶都下架了。這裡要提下,部分熱門山頭,也會有部分茶農作假,當地茶葉有幾種價格:一種是你跟著茶農去採茶,自己負責現場做,這個價格高;一種是你跟著茶農去採茶,回來茶農給你做茶,這個價格稍低;還有一種是你直接去寨子裡拿茶,全憑功力。上面講的意思就是即便你看著茶農採茶,最後拿到的未必是正宗的。

五、黑心茶。這個是最惡劣的,喝了這種茶對身體是有問題的。比如這兩年網紅“碎銀子”,首先這個東西是“炒作”出來的,我在自己頭條裡也發文介紹了。關鍵部分茶商賣的碎銀子、茶化石,用什麼做出來的。有茶商爆料,有商家上門推銷一種工業化學原料“緩凝劑”(用於混凝土)。如果有不法茶商用化學原料加添加劑、茶葉沫或者茶廢料做出來的,能不喝到你嘔吐?不信你看介紹,久煮不開,堅若磐石。得是什麼樣的茶葉煮不開啊,30泡還泡不開的茶你還敢喝?你把泡完的茶想辦法弄開,感受下那些粉末、膠狀物是什麼東西。

六、故事茶。這類茶就是把茶附上一個故事,給茶葉賣高價搞個出處。一般都是XXX(一般是個茶廠老廠長、老技術員)收藏了一批茶,現在遇到問題要出掉,自己吃不下來,問你要不要拿點。這種茶你一拿,一般上當受騙的概率比較高。

盼當地政府加強普洱茶市場亂象治理,保護好當地特色產業,保護茶農的利益,讓百姓喝到放心茶。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歡迎關注、轉發、點評。








老樹曬紅


關於普洱茶的“假”茶,在我的很多博文上,朋友圈,我提過無數次,可依然有很多茶友,拿著那些茶來讓我鑑定“真、假”,我回答,我不會用自己的身體去做“小白鼠”;甚者,還有人要我估個價格,無語之至。

茶的“假”與“真”,實在是難於用一個“真”字或是“假”字來衡量!普洱茶更是如此!

2003年剛到雲南工作,那時的普洱茶,“中茶牌”7542的普洱茶,零售價也就8~12元一餅(357克),我當時很納悶,普通的福建鐵觀音一斤的零售價都要到1200元,怎麼可能會這麼便宜?難道是“假茶”?說真的,它還真是實實在在、如假包換的真茶!因為懂得人不多,沒人去炒作它,它的價格自然就便宜,因為便宜,沒有利潤,就不會有無良商家去作假。

時間到了2007年,普洱茶瘋狂的元年。那時的消費者,真的對“普洱茶”這三個字的概念是模糊的,我同學就回答我“圓餅的就是普洱茶”。在昆明雄達茶葉市場,我看著茶商們擊鼓傳花地販賣著“大益”、“中茶”、“老同志”……待靴子落地時,“割肉”出逃者才恍然大悟,當時的貪小便宜,收的是什麼茶?原料有是各地小葉種做的;外面撒面是雲南普洱沒錯,夾心是樹葉的;生熟茶勻堆壓出來的;良心點的,外面包的紙是“7542”,裡面是黃片葉,等等。

然後哀鴻遍野,一棒子打死一片。所有茶商一聽是2006到2008年生產的普洱茶,都拒絕接手。

2009年,“古樹茶”的概念開始興起。市場上家家拿出來的茶都是“古樹”,都是“純料”,那時,手上沒有一餅“班章”,不知道“冰島”,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喝過普洱茶。如同現在整個安溪,說巖茶,茶商說沒有,一說“牛肉”、“馬肉”,家家可以拿出幾噸!

後來,“古樹”也就是那個“古樹”,“純料”也審美疲勞了。“老茶”的概念又來了。“八八青”原指的是香港茶商陳國義先生收藏的那兩批“中茶”7542,後來擴展到1988年到1992年所有的7542,再後來只要你敢說,包裝版面近似的,都叫“八八青”。

故事沒有結束,“八八青”是真實存在的,在普洱茶歷史上壓根沒有的,經過會講故事的茶商那裡,就杜撰出了“文革磚”、“大藍印”、“羊肚茶”……

我們回過頭再看看

現行普洱茶國家標準定義(GB/T22111-2008):普洱茶是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若按照加工工藝及其品質特徵來說,普洱茶可以分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

這個標準定義很明確:

1、地理標識——雲南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

2、原料——雲南大葉種;

3、工藝——曬青茶為原料。

以下是各種以“假”亂真的普洱茶:

一、“李鬼”成“李逵”:以雲南地理標誌保護範圍以外的茶壓制成的所謂“普洱茶”;

二、地名“假借”法:如用景邁山的茶壓餅,包裝寫上“冰島”;原料是江城茶,號稱是颳風寨的毛料;

三、“時間穿越”法:明明是臺地茶,號稱是古樹茶,敢忽悠的,整個店都是千年古樹茶。

四、“時間做舊”法:這類茶在早期各種“中茶”最多,採用入溼倉再烘的手法,短期使湯色轉紅,入門者分不清,都把溼倉味當陳味。

五、“無中生有”法:“文革磚”、“大藍印”在中茶的歷史上壓根沒有,這個可以查閱雲南中茶生產檔案。

六、“拼配命名”法:這個是某山頭茶大咖的慣用手段,但好在茶實實在在是布朗山的茶,只是餅面上的那個名稱的原料不到10%,甚者更少。

七、“調味添加”法:這個很惡劣,赤裸裸的往茶餅裡添加香料。

八、“劣質充優”法:在各地很多不法茶商,將長了黃麴黴的茶號稱“金花貢茶”大肆賣給消費者,手段令人髮指!


黃爺說茶


我家裡世代都有收藏以及生產普洱茶,從採摘到工藝到成品,所以我對普洱茶“假”茶的定義可能會與其他人不同。

首先“以雲南喬木大葉種為原料,以殺青或渥堆工藝生產的茶,都是普洱茶”

那麼什麼叫做“假”普洱茶呢?

假概念!

1.宮廷普洱是古代進貢給皇帝喝的茶?

普洱熟茶的工藝是1973年才明確的,其完全推廣普及開來花了近5年的時間,普洱熟茶的年紀不過46年。大清早亡了...因此,宮廷普洱,50年熟普等等,違背了茶史發展的基本常識,所以...這一類茶,從概念方面來說,是假茶。

2.文革磚、車順號等等歷史節點式名茶?

餘秋雨先生在《品鑑普洱》書中寫到:據說車順號僅存世4餅,我已偵知被哪四個人收藏了。

而文革磚的名字來自寶島臺灣,是指文革期間普洱茶廠生產的茶磚。

諸如此類,若非你具有非常雄厚的資源,或者是某一相關領域的教授級專家,除了拍賣場,在市場買到的,真假我就不多評價了。

3.有機古樹普洱茶?

別扯了,有機茶是指人工栽培型茶樹,1970~1980年間,德國科研團隊到我國,班章村作為我國有機茶樹栽培的第一個試點,當時導致班章村大批古茶樹遭到砍伐。

古樹茶是野生馴化型古樹茶,沒有打有機肥如何稱為有機呢?

所以,概念附加式“假”茶是存在的。

如果有更多問題可以關注我,或者私信我喲~


愛普洱茶的倉雅小姐


妻兒都有假的,更何況普洱茶!

第一假:用境外類似長相的毛茶,混合普洱茶拼配壓制成餅,此為第一假,根本無從分辨,尤其是熟茶。但是,這種假,已經是違法的範疇了。

第二假:著名的“百年老茶”騙局,百年老茶檢查出了現代農殘,可笑至極。其實,是提前出了幾本書,書上介紹了某些號級茶的故事……佈局N年後,經拍賣拍出了幾十上百萬的天價,百年老茶開始受到追捧,大富翁喝的不亦樂乎。

第三假:名山頭古樹茶,比如“老班章”、比如“彎弓河”、比如“冰島”……滿市場都是,淘寶更是29塊、39塊包郵,腳趾頭想想都知道是假的。花個大幾千買一餅今年的,都不一定是古樹純料老班章,更何況幾十幾百的。這樣算來,估計有一大部分喝茶人,喝了十年也不一定喝過一次真正的老班章。

當然,還有其他假的老茶,價格不菲,同樣有人買單,反正不至於喝死人。

總之,喝茶,全憑個人喜好……要麼全憑自己圈子喜好,都會覺得自己的茶最好,所以,喝的多了也就明白了!


鄭州茶友


作為一個從事普洱茶行業10多年的茶人來幫你解釋普洱茶的“假茶”現象,任何行業存在假貨現象,只要你的產品夠暢銷,就會有不法商人來造假。言歸正傳,普洱茶的假茶現象我們行業內一般分如下三種:

一,假冒商標,此種現在一般存在比較老的幾個品牌中,如大益,中茶等,不過此類假貨從口感或者品質上不一定會比真貨差,有些假貨的口感甚至會比真貨更好。

二,假冒日期,此類假貨基本上就是把產品的生產日期靠前打,甚至不打生產日期冒充幾十年前的老茶都有,要區分真假的話只能靠經驗或者渠道

三,假冒茶葉,就是茶葉本身就不是普洱茶,用其它省份的綠茶或者其他茶充當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來壓餅,此類現象主要存在07年那年普洱茶炒作風波中。











梓瑞普洱


普洱的假茶,一般是以次充好、假裝古樹茶,甚至做舊。

小懂今天講兩個普洱“假茶”的例子,大家以後見到這種茶,千萬要“繞道而行”呀!

以新充老

之前一位佚名的茶友給懂茶帝發來一款熟普茶磚(見下圖),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他問道“:幫我看看這是不是2004年的古樹熟普洱茶磚,口感潤滑,沏濃了會苦,有回甘,茶湯為第二泡,出水時間很短,400元一斤,16泡了還有荷香。”

對於這種老茶,小懂向來是不敢武斷下結論的,只好請教西雙版納製作、研究普洱茶16年的資深人士鄧愛軍。沒想到,鄧愛軍老師看了一眼就斷言:“這是假茶!”

這是為什麼呢?鄧愛軍老師分析說,2004年還沒有古樹的概念 多數用“喬木”兩個字。另外,用燙印技術是2008年以後才有的。而且,這款茶的湯色和年份明顯不符,筍殼也太新了。這是新工藝發酵的熟茶,發酵時間不超過三年。

好吧,又是一款“以新充老”的茶,犯了常識性錯誤。記得以前跟大家聊過普洱古樹茶一些年代的問題,在這裡有必要借這個案例來跟大家再複習一下。

古樹茶,不是從來就很受歡迎的。2009年以前,古樹純料茶很少,大部分都是臺地和古樹混採的。2006年由臺灣人開始大力推崇古樹,雲南本土市場起步較晚,2009年才開始認同古樹純料的概念,得以傳承發揚。

而在此之前普洱茶的級別是參照綠茶的標準,嫩度越高,級別也就越高。純料古樹茶雖然也有,但是由於級別較低,市場上認可度較少,基本上都壓制成茶磚了,那個時候還沒有古樹純料的概念,都是混採。茶葉論的不是山頭,而是級別。

這樣看來,茶友的這款熟普,且不說品質,單單是“2004年的古樹熟普”這個提法,就是非常不值得推敲的。

一款假中茶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款生普(見下圖)。茶友“原本無塵”問:“這款雲南的生普,2000年的茶,2005年壓制,說是幹倉。茶湯是洗茶後第三泡,十秒出水,麻煩看看這款普洱怎麼樣?”

鄧愛軍老師看後,也說這茶是假的“中茶”,理由是:中茶公司從1998年到2006年間都沒有茶,這款茶是小廠的假冒茶,還不算正規的貼牌,品質一般。

小懂了解到,1996年,生產中茶牌的昆明茶廠宣佈停產(實際上到了1998年才正式停產),直到2003年,市場上極其混亂,出現了很多“中茶牌”,都被中土畜認為是假冒。

2003年以後雲南省公司狠抓管理,停用“中茶牌”,出品的茶都為“吉幸牌”,並標明“中國土產畜產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2006年,省公司才重獲中茶商標。也就是說從1998年到2006年,凡是打著八字中茶的都是假冒偽劣產品。2003年到2006年有“吉幸”標誌的才是真貨。

關於雲南中茶的歷史變遷,對我們普通茶友來說,要全面理清,可能要花一些工夫,不過要是知道一些重要的年份和斷代,也能避免很多騙人的坑哦!


懂茶帝


我說說看法!如果你是第一次喝普洱茶遇到假的那正常,但是喝過幾次還買到假的那說明你根本不適合喝茶!

第一,普洱茶是有假的,它用很多不是普洱茶原料的茶來壓制,發酵!

第二,普洱茶不能單品好不好和大廠小廠來決定真假!大廠只是名字打響而已,真正品質不一定比那些小廠好!我們來舉個山頭列子,老班章,老班章一年撐死就幾頓幹茶!而你回頭看看幾個大品牌的茶廠,打老班章系列的產品總共不止一百噸以上!這還是大牌子,小牌子的廠,私人小作坊,私人茶莊,私人購買回家喝的!想一下你就害怕!

第三,喝茶,要買品質!不要去看什麼大牌子,小牌子的!如果真想買真正山頭的茶你就自己去,適合自己就可以!光老班章成本價一餅都兩三千!你在外面買低過四千以下都是假的!

第四,幹倉茶和溼倉茶!這些還是很好區分的!一個星期就可以!

第五,地區茶,你想喝甜一點?還是口感重一點?回甘點的?苦一點的?這你就要到雲南走走!買不多的話當旅遊!最起碼比旅遊好!更有樂趣,體會一下少數民族的特色風情!

第五,古樹茶和小樹茶,別聽那些瞎說!古樹茶除非你自己在樹下等,自己盯著做否則百分九十九都是吹牛!你想分邊出來,沒個十年八載的真沒那功力!

第六,好茶簡單直接的區分,第一感覺就是我到嘴裡我想不想繼續喝!喝完了還想不想喝!真正好茶,新茶壓制出來也好喝!不是好茶,新茶壓出來都不好喝!當然這適合喝了一段時間的茶人,真正喜歡普洱的人!

第七,別感覺茶的長短和顏色區分好壞,冰島茶顏色偏黑芽頭少,勐海布朗山的茶芽頭肥白!古樹和小樹的顏色和芽頭也有所區分!

好了,太長了,手機沒電!好好品茶,能讓你找到最大的樂趣!


溢春號普洱茶有限公司


普洱茶必然是有假茶的,一般意義上只有大葉種的茶樹原料,通過普洱茶正常的加工工序生產出來的茶葉才能稱為普洱茶。

08年普洱茶突然火了一把,08年以前次一點的普洱茶價格就幾塊錢一斤,08年突然漲價,即使次一點的也漲到幾十塊一斤,茶農因為利益關係往茶葉裡面加異物,有的甚至加了水泥,而茶葉是不能通過清洗再加工的,所以08、09年的不知名小廠出產的普洱茶品質都不高。在價格突漲的那兩年也有很多茶商看到有利可圖,而從雲南省外進了大批的小葉種積壓茶摻著普洱茶壓制成品,再由雲南向外流通,這就是嚴格意義上假普洱茶!

還有一種假茶是用泡過的葉底乾燥後再加工的,雖然不多但是也確確實實有!

其他的冒用山頭、以次充好等雖然名不付實,但是意義上卻依然是普洱茶!


ZAL見聞錄


有,不過看你對假的定義是什麼?

1.假名山,根本就不是名山茶,掛個班章、冰島的名頭;

2.假老茶,年份作假,根本就不是那個年份的茶,88青那些老茶永遠賣不完;

3.假品牌,好像大益茶,那個益字多了幾點水的,都敢叫大益茶;

4.假嘜號,漫天遍野的7542,仔細看下根本不是那個牌子;

5.假幹倉,是不是都說是幹倉,其實有的是溼倉茶;

6.假樹齡,網商賣茶永遠沒有臺地的,喬木起步;

7.假春茶,也是全都宣稱是春茶,那夏茶秋茶全都不見了?

8.最後一種最假,假普洱,根本就不是普洱工藝,一個普洱茶用綠茶工藝,根本不能陳化的。

不過也不用那麼悲觀,現在雲南正在對這些採取行動,假班章之類的抓了一大批!

歡迎各位補充!有不同意見的也可以評論留言,覺得我說得對,就加個關注唄,打字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