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我是一個從事餐飲行業20多年的餐飲人,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你在創業路上不踩坑,少走彎路,為你創業成功助上一臂之力,想要了解和學習更多餐飲乾貨,記得關注我!


隨著各地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有一部分餐飲店開始恢復了正常營業,另外一部分餐飲老闆還處在觀望的狀態,用餐飲業內最近流行的一句話說: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在等死!

餐飲人為何這樣吐槽餐飲業目前的狀態呢?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復工的餐飲店老闆很焦慮

按理說,餐飲業復工是一件值得很多餐飲人高興的事情,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這是復工後餐飲同行李老闆的自述……,

我們復工有5天了,這幾天的營收實在不敢拿出來給大家看,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慘不忍睹”!連交水電費可能都不夠,更別說房租和人工了。

現在每天兩個飯市堂食的客人寥寥無幾,外賣訂單量每天也只有十幾,二十單左右,與去年這個時間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原來蔬菜類,蛋肉類每天是由供貨商配送到各家門店的,為了節約開支,我現在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大約5點左右到菜市場親自採購。最近個別原材料每斤也上漲了1~3元不等,例如:豬肉,生菜,菜心等都比往年貴了。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跟房東也協商過幾次,希望在租金上能減免一些,可最後的結果被現實打了臉(房租按時繳納),不僅我是這樣,我身邊很多復工的同行都是這種情況,大家在某些短視頻平臺看到的中國“好房東”為商戶減免房租,這畢竟是少數。

除了原材料上漲,人員工資,房租這些開支外,按照防疫監管部門的要求,店裡必須準備防護措施,在醒目的位置有指示牌,給每個員工至少準備兩個口罩,必須配備溫度測溫儀、消毒水、消毒液等,到店員工和顧客都要體溫監測,並且做好記錄。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餐廳必須定期定時進行無死角消毒,所有食品加工工具和用餐工具必須經過高溫消毒才能重複使用。

資金鍊已經捉襟見肘,如今面對這樣的困境,我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下面這一組圖是本人今天晚上6點半至7點20分左右在廣州市某商場拍攝到的各家餐飲店實際經營情況。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往日這家商場美食區域好幾家餐飲店飯市時間,總是人氣爆滿,必須排隊等位。

我聽到了很多待復工的餐飲店老闆這樣說:現在誰復工就是傻子,外賣佣金高几乎沒利潤,堂食又沒客人,只能再等一等看情況了。

我個人認為,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行動起來想辦法儘快走出困境,給中小型餐飲企業和個體餐飲店經營者以下建議:

對於已經復工的餐飲店

1、 活下來是才是王道

對於已經復工的餐飲店,要重組產品結構,儘快上架適合外賣,社區團購,門店自己配送的產品為主,忍痛割愛提高人效。

為什麼要做社區團購和自己配送?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楚的意識到未來餐飲市場,私域流量的重要性,時機和機會往往是被逼出來的,我的幾個朋友已經在社區團購和自己配送上初見成效。不要“求多和廣“,一定要”精“,找到你精準的客戶,並服務好他們。

2、不要跟知名度高的餐飲企業死磕價格

昨晚一個餐飲朋友跟我說,他看到某某某餐企藉助外賣平臺,以某個單品極低的價格當天晚上8點多就做到了700多單,問我能不能也這麼做?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我是不建議中小型餐飲企業或者個體經營者這麼幹,為什麼?有品牌競爭優勢的連鎖餐企這麼做有他一定的道理,原因複雜我不做太多贅述,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如果你們這麼幹,一定是賠錢賺吆喝,找死!

3、收支不平衡及時止損

已經復工的餐飲店,經過半個月左右的調整,如果營收仍然沒有起色,而且沒有把握在很短時間內達到盈利或者收支平衡,儘快止損,千萬別抱著僥倖的心裡死耗,否則,最後的結果會更慘,大家要知道,房租,人工,原材料,耗材成本的增加,這些都是開支的硬茬。

對於等待復工的餐飲店

餐飲業復工等於找死,不復工等於等死,餐飲人該何去何從?


各位老闆要做好充分的心裡準備,以目前的整個形勢來分析,餐飲業復甦大概去到今年6月份左右。復甦之前,建議大家跟房東協商減免房租,同時更需要思考和調整復工後,如何在市場中快速發力彌補損失。

本次疫情帶給餐飲業的可以說是十幾年來一次重創,疫情之後很有可能是一次新的大洗牌,值得我們每一個餐飲人深思,願所有的餐飲同仁都能度過當前最難的關口。



我是餐飲創業實戰經驗分享達人,如果我的分享讓您受益匪淺,記得我給我一個點贊哦! 評論區期待您精彩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