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岳飛遇到漢武帝這樣的偉大君主能打到哪一步?

陳俐伶


沒有哪個皇帝喜歡,心有二主的臣子。岳飛之所以被十二金牌召回的最主要原因是,岳飛一心想要迎接宋徽宗和宋欽宗回國。如果真讓岳飛滅了金國迎回二宗,那麼當朝的皇帝宋高宗怎麼辦 ,禪位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漢武帝也會做出跟趙構的一樣選擇。



有很多人說岳飛之死主要是奸臣秦檜的陷害 ,但經過千年後的現代,一些歷史學家深入挖掘史料總結髮現,岳飛是死於高宗趙構都暗示,並且這個說法也普遍得到大家的認同。



首先岳飛對皇帝立儲的問題發表過意見,意見還比較極端,但大家都知道在皇帝青壯時期主動提出立儲的大臣,特別遭皇帝忌諱 ,特別岳飛還是當時掌管大部分軍隊的武臣。

岳飛雖然能力強,但性格孤傲得罪了很多同僚,甚至包括對他比較客氣的韓世忠等等,仗著自己的能力強,對皇帝時不時耍一些小孩脾氣,有兩次因為皇帝沒讓他滿意,他直接撂挑子,放了皇帝的鴿子,跑到廬山去隱居,最後還是讓高宗親自上門賠禮道歉請出山,這也為岳飛之後的事情埋下禍根。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岳飛一直抱著滅了金國,迎回徽欽二帝回朝願望,死磕金軍。所以在當第四次北伐後,岳飛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真正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如果再勝利真就迎回二宗了;二是南宋是一個在逃命過程中成立的國家能夠抗住金兵南下,並且能收復大部分領土已經很不容易了。但現在就算全國人民緊衣縮食也供養不起前線戰士了。一旦戰爭陷入僵局,不但前線會奔潰,後方也會出現混亂。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談判求和,休養生息。但岳飛不懂政治和經濟,被召回後依然請求北伐。最後才被趙構暗示秦檜編造罪名殺害岳飛。

岳飛沒有錯是民族英雄,宋高宗也沒有錯,只是一不小心被奸臣秦檜矇蔽了。就算岳飛遇到漢武帝也是這個結局

探索時光的痕跡


客觀理性的分析,如果岳飛遇到漢武帝這樣的偉大君主,到底能打到哪一步,結論可能並不被很多人接受,但卻是最合理的結論,那就是最多收復汴京,和金朝對峙,至於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基本是不可能的。

岳飛的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將領之一,漢武帝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但與其說英雄造時勢,不如說時勢造英雄。如果岳飛到了漢武帝的時代,會有不亞於衛青霍去病的赫赫戰功。而漢武帝到了岳飛的時代,卻很難達到類似的水平。

我們只看到漢武帝大敗匈奴,揚威漠北,何等威風。但卻往往忽視了漢武帝時期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穩定的社會環境。這是漢武帝能夠反擊匈奴最根本的原因。

漢武帝時期,漢朝已經成立七十多年,經歷了文景之治,又解決了內部割據,無論從經濟水平還是國家穩定程度,都達到了黃金時期。國家有了足夠的戰略儲備,人口也接近五千萬,這樣的底氣,讓漢武帝沒有了後顧之後,可以專心致志對付匈奴。可宋朝時期,卻沒有這樣的底氣。

金兵滅亡北宋,宋高宗南下建立偏安朝廷。而金兵的咄咄逼人,將戰火燃燒至江淮一帶,甚至打到了杭州蘇州。宋高宗除了逃跑以外,沒有任何辦法。不單是宋高宗,就算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必須要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後才能尋找戰機。

面對這種情況,漢武帝絕對沒有那種底氣以硬碰硬,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和金朝和解,然後偏安一隅,等到恢復國力之後,再圖北進。

如果從漢武帝的性格來看,他根據形勢,依然會選擇重用秦檜一類的人,尋求和解,同時,他不會冤殺岳飛,很有可能會冷處理這些名將,名義上是貶官削爵,實際上是暗地裡保護,積蓄力量。等到國家穩定,再次啟用這些將領,進行大反擊。這是漢武帝如果到了宋高宗境地,最可能選擇的道路。

但即使恢復戰力和國力,收復汴京可能,直搗黃龍不可能。同樣是因為國家實力的問題。金朝強大,宋朝衰弱,這是實際存在的。北方失陷,讓宋朝缺少足夠的騎兵,宋軍以南方人為主,以南攻北自古以來成功率很低。而金國的實力,要高於匈奴,雖然金國統治範圍不如匈奴,但國家結構,政治水平,經濟結構以及軍事裝備水平,均強於匈奴,因此,即使恢復國力,擁有名將,也只能打個平手而已,至於滅國之戰,恐怕是曠日持久,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舊書齋


眾所周知,岳飛是我國曆史上一位有名的大將軍,文韜武略,武功人品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稱得上是一流人才,從古至今多少人都感慨他沒有生在好朝代。他所帶領的“岳家軍”在北伐連連大勝的情況下,被當時的皇帝宋高宗緊急撤回。

很多朋友都設想說,如果沒有宋高宗的這個聖旨,或許北伐早已成功,“金國”早已滅矣,就不要提之後的大清了。漢武帝的時代絕對稱得上是整個中國歷史中最令人揚眉吐氣的時代之一了,在那個時代,外有衛青、霍去病等大將帶領士兵開疆擴土,豪氣沖天。內有君臣一心國泰民安。那麼如果岳飛生在漢武大帝的時代還能夠成就一番偉業嗎?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岳飛,脫離後代的情感渲染,客觀的來看岳飛,其實在他的人生履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的,那就是過於情緒化,瞭解北宋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當時岳飛曾越級給兵馬元帥趙構上書,在和上司王彥的接觸中多次頂撞,並且岳飛必須為王彥部7000多人的覆沒承擔部分責任。

一開始宋高宗極及其欣賞岳飛所帶領的“岳家軍”於是破格提拔他,但是他卻在政治上與宋高宗公然唱反調,甚至在沒有得到宋高宗的允許下帶領自己的軍隊與敵軍開戰。不過趙構對他還是極其寬容的,放在漢武帝時代會是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他的一生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精忠報國,豪情萬丈,但卻只是一個戰鬥英雄。即使是在漢朝,他也未必能在朝廷中,獲得上下的認可。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漢武帝,從衛青和霍去病,我們可以看出他在軍事領域的非親不用。並且漢武帝其實也是有刻薄寡恩的一面,對於朝廷中的三公,一旦形勢脫離他的擺佈,就會立即被廢黜,比如說石慶他是當時的宰相,在職9年毫無建樹卻未遭任何風雨。只是因為替鹹宣之事進言,就立刻被廢。張湯替他做事多年,但是由於成為了其他眾臣所憎恨的對象,便立即就被逼自殺。岳飛如果處於這樣的環境下,憑藉他本身性格,又能活多久呢?

最後我們來比較一下,他們所處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岳飛處於南北宋相交之際,當時金兵大肆入侵,江山破碎,社稷動搖,一般來說亂世出英雄,大難臨頭,正是平民中的英雄豪傑出頭的機會。

而漢武帝時代剛剛經過了“文景之治“正處於大漢朝國力強盛的時期,平民百姓自然是很難越過士族得到皇帝的賞識,但是岳飛又並非出身士族,加上軍隊在有衛青,霍去病等大將壓陣,岳飛是否能得到漢武帝的賞識,都很難說了。

憑藉他的才能,很有可能會在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人的手下成為一個小將領。雖然也是保衛邊疆,但是和他在北宋位列“中興四將”,之後又青史留名的結果肯定是無法相比的。


舊時樓臺月


岳飛會被漢武帝重用,但不會善終,也不會久遠!我們通過幾個事件可以看出,任何帝王包括漢武帝一樣,不允許出現有實力且有逾越底線的臣子出現,這對帝王來說是零容忍的!

衛青對漢武帝忠心耿耿,一生為人低調,生怕遭到猜忌!在趙信叛逃匈奴後,率領騎兵沿小路偷襲當時漢武帝所在的湯泉宮,衛青在接到信息後,立馬準備救駕,但其他地方的駐軍距離太遠依然來不及,便用虎符和自己在軍中的威信調動了湯泉宮附近新組建的羽林軍,解了匈奴的偷襲,而羽林軍是皇帝的親衛軍,沒有皇帝的命令誰也無權調動!事後,衛青向漢武帝請罪,漢武帝收了衛青的虎符兵權,如果不是衛青一直為人低調且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換個人早就被滅了!有些事情,是底線,無關乎對錯,做了就是萬劫不復!

我們回頭分析岳飛,岳飛的忠誠和才能毋庸置疑,但有很多犯帝王忌諱的地方!岳飛的軍隊號稱岳家軍,這樣的軍隊稱呼就讓帝王們接受不了,到底是皇帝的武裝還是你自己的!岳飛在宋高宗趙構連續金令召喚下,仍然堅持進攻,對宋高宗的召令置若罔聞,這是任何一位皇帝也接受不了的,有實力、有威望、不聽話、有兵權,這絕對會被皇帝列為頭號大敵的,漢武帝的做法估計比宋高宗更加的直接血腥暴力!有一句話叫做將在外君名有所不受,但得有個度!

漢武帝對於威脅自己帝位的任何人和事都是非常直接暴力,武帝一朝因此誅殺了很多人,連太子劉據也在巫盅案中被迫害,更別說一個其他人!

再看看,漢武帝武帝根本不缺良將,一個衛青加一個霍去病,還有其他厲害的將領,不像宋朝重文輕武,良將不多!


小任淺談史


如果岳飛的老闆是漢武帝,北伐事業會大有可為。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蹕跋黃塵下,然後別雄雌。”

好馬由好騎手駕馭,才能顯盡雄姿。岳飛這匹好馬,遇到的趙構這個騎手不怎麼樣。岳飛這匹馬,稍微奮蹄飛馳,趙構就恐懼不已。為了解除岳飛給他帶來的恐懼,乾脆殺掉了岳飛。


好馬盼望好的騎手,好騎手也渴望有好馬來縱橫奔馳。與趙構相反的是,漢武帝這個雄主,不但不懼怕良將,反而渴望有越多越好的良將。

漢武帝的時代,是群星閃耀的時代。漢武帝不拘一格、大膽啟用了一大批良將,他們縱橫於北方的沙漠、草原,南方的密林。所到之處,無不所向披靡。

南宋的軍事人才,並不缺乏。兵源、物資,也不缺乏,唯一缺乏的就是漢武帝這樣的雄主。

漢武帝反擊匈奴耗廢巨大,窮盡國內所有的資源。整個過程中,漢武帝表現出的果決、智慧,遠不是趙構能比的。

如果漢武帝代替趙構執政,以他的性格、能力,大概會這樣做。


一,建立一個自己能絕對控制的朝堂。

宋朝重文輕武的意識、傳統,已經深入人心,非常不利於進行大規模的外戰。所以漢武帝,會先從政治上做出改變。

漢武帝會先讓岳飛穩定局面,在確保北方金人無力南下的情況下。會暫時讓岳飛停止北伐,等力量充足時再大舉北伐。

然後漢武帝會啟用一個酷吏,在朝堂上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把不服氣自己的人清洗一遍。建立一個,能絕對執行自己意志的權力中樞。

然後進行政治上的改革,改變重文輕武的制度,提高武將的地位和待遇。使朝堂上的文弱氣息減少,而尚武好戰分子增多。

二,改革軍制,建立強軍。

宋朝的軍制有許多弊端,使得軍隊編制複雜、指揮混亂。漢武帝會按照軍事的需要,重新制定軍制。然後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啟用一些譬如岳飛這樣的武將,打造真正能打仗的軍隊。

南宋手裡,是有一大把好牌的。

兵源:經過浩劫後,撤到南方的士卒,都是大浪淘沙後的精銳。他們一洗原來的文弱、腐敗,無不渴望北伐,恢復北方家園。

物資:長江以南,並沒有遭到戰火的太多破壞。尤其是四川盆地,根本就沒有遭到兵災,是很有戰爭潛力的。

軍事人才:南宋有一批經過戰場考驗的軍事人才,包括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錡、虞允文等人,都是極為優秀的軍事人才。

武器先進:憑藉強大的手工製造業,宋朝的武器,是遠遠領先於鄰國的。火藥武器、冷兵器的犀利程度,都比金國強了太多。

如果趙構是漢武帝,把這些人才用好,金國真夠嗆的。

二,拉外援。

南宋北伐金國,其實是有外援的。

1,剛被滅掉的遼國,並沒有徹底臣服於金國。如果宋朝軍隊大舉進攻,遼國人肯定會給金國來一下狠的。

2,西夏。

首先,遼國滅亡後,蒙古高原上留下了巨大的政權真空地帶,西夏對此不會不動心。

其次,女真人做主的金國的強悍,遠超曾經的農牧混合的遼國,對西夏的威脅更大。

如果宋朝派人邀請西夏共同滅金,西夏人能無動於衷嗎?

3,淪陷的中原地區,人們組織無數的起義軍,不屈不撓的與金國鬥爭。只要宋朝軍隊北上,他們會隨時歸附的。歷史上,宗澤抗金、岳飛北伐之時,義軍都是積極響應的。

三,岳家軍會大不一樣。

1,岳家軍的規模會更大。

岳飛會練兵,會打仗。

趙構如果有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會給岳飛提供更多的資源。岳飛能練出來更多的強兵,戰鬥力會更強。

2,戰略協作會更強。

歷史上的岳飛,受到張浚等人的掣肘,北伐的力度因而大打折扣。

如果是漢武帝運作北伐戰爭,岳飛北伐時,宋軍各部的配合會更默契、密切。

總之,如果宋高宗有漢武帝的本事,能夠集中力量北伐,金國那點軍力真不夠看。


金軍的構成,包括女真人本部,契丹人,遼國的漢人,中原淪陷區的籤軍。最精銳的部分,已經被岳飛、韓世忠等人多次打敗,沒有什麼了不起。宋朝相比金國,唯一卻得就是決一死戰的氣魄。(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德全不畏


岳飛遇到漢武帝這樣的君主能打到那一步?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從岳飛,岳家軍的戰力,宋高宗趙構以及漢武帝這幾個方面說起。

岳飛

岳飛被認為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本人以身作則,體恤部下,治軍賞罰分明,軍紀嚴明。他本人自從1128年遇到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最終封侯拜相。

直到1140年,完顏兀朮毀約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直到宋高宗和秦檜一心求和,甚至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到了1142年1月,岳飛被“莫須有”罪名鳩殺,英雄的一生就此落幕。

宋高宗趙構

岳飛“老闆”宋高宗趙構,在岳飛赫赫功名的情況下,默許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赴死。只因他是皇帝,他所有的做法都會以他的皇位為主,他牢記他們老宋家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黃袍加身創造了大宋河山。所以,金人攻破大宋他做不成皇帝,岳飛功高蓋主且已有不聽旨意的傾向,最可怕的是這個逐漸不聽指揮的岳飛有著他做不了皇帝的能力。在這方面,趙構眼中的岳飛和金人都是同一層面的敵人。

漢武帝

漢武帝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君主,他的文治武功歷來被後人稱讚。相比於大宋,漢武帝不僅守成有餘,反而大幅度的開疆拓土,不僅令周邊許多國家俯首稱臣,而且開闢絲綢之路,讓大漢威名遠播。言歸正題,如果岳飛遇到的不是漢武帝這樣的君主會打到那一步?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只要堅持抵抗下去就能取得勝利。但是,歷史的結果是殘酷的。

其實,在我看來,漢武帝之所以能夠窮兵黷武,和文景之治積累下來的大量社會財富是分不開的,而到了北宋末年宋朝已經積弱積貧,宋高宗趙構的南宋更是偏居一隅。這時候他作為皇帝,首先會考慮的保住自己的皇位,再考慮保住江山。

另一方面,即使岳飛活著,他率領的岳家軍又真的能打敗金人,收復中原嗎?在我看來未必。岳飛的岳家軍雖然在和金的對抗中頗有戰果,但是其實對大局的影響不大。許多人,都稱讚秦皇漢武,但是在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的背後是秦國曆代國君不斷的積累和努力;漢武帝威名赫赫的背後,是歷代漢皇帝尤其是文,景兩帝身體力行,節儉抑奢的積累。

一兩個人的力量在歷史的洪流太過渺小,即使岳飛不死,遇到的是漢武帝這樣的君主,最好的結局可能是保證大宋能夠平穩的發展,等待下一個中興之主的出現。


千古星空


岳飛照樣可能得不到善終,但是按照漢武帝本人的性格也只會是在發揮最大作用後才會加害於他。漢武帝這樣一個在乎民族主權和民族尊嚴的人,也必定會大力支持岳飛,雖然可能存在著懷疑,但是自古以來的大多數皇帝對能臣尤其是岳飛這樣能力出眾,高風亮節且頗得人心的重臣向來是嚴加防範的。

但是漢武帝一定會在外敵當前的壞境下,調集岳飛以及其它各種武裝力量,徹底反攻外敵,直至給予其致命性打擊。所以岳飛有很大可能直搗黃龍,收復北宋失地,甚至於收復燕雲十六州,以及西域等地。並在其自身實力允許的情況下擴展至最大疆域。





創天傳媒遠河


我也曾懷疑過岳飛有沒有那麼神,但是,連金人都說岳帥來了此間震恐,岳飛還活著我們藥丸。就在朋友們懷疑南宋財力還吃不吃得消的時候,金人已經窮到吃人肉當軍糧了。真的是南宋吃不消了金人還主動議和主動要岳飛死阻止戰爭那金人可真是太善良了。

有些朋友懷疑岳飛政治不行,可人家不到四十歲不靠乾爹做到了副國級幹部,你行你上啊。如果有些朋友不知道宋徽宗啥時候死的,不知道趙構不僅主動提出欽宗和母后一起南歸還讓臨安府給欽宗修宮殿,不知道岳飛早就改口稱欽宗為天眷,不知道岳飛倡立太子的背景是金人想抬舉欽宗太子,不知道趙構後來讓岳飛和建國公(後來的孝宗)見過面,就別拿二聖和議儲說事了,我累。

有些朋友拿猜忌武將說事,可人家做了所有避嫌疑的事,辭制置使、辭兵權、辭官。反而真正不聽話的吳玠嘛事沒有。秦檜後來調動禁軍都不需要問皇帝了。如果有朋友覺得皇帝殺人永遠有理,對軍人就是可以預防性擊斃,我也不奉陪。而且趙構下令岳飛班師後不久又發現態勢喜人,突然振作,下令岳飛暫停班師繼續北伐(因為時間差沒起到作用),這時候他咋不猜忌武將了?

有些朋友拿耿直說事,事實上全民罵秦檜的時候,就岳飛剋制。要是岳飛每次看到秦檜這種人就破口大罵,秦檜還會以為岳飛也許可以幫他整韓世忠?就連秦檜小弟王次翁和岳飛一起上朝,岳飛都主動請求讓姓王的排班在自己上頭,看看人家這覺悟。

所謂岳飛的罪名那都是藉口,就這樣在宋朝整一個武將的藉口,秦檜一夥還找了兩個月愣是沒找著連主審官何鑄都黑轉粉了,請21世紀的人才們非議岳飛的時候別太自信,要不要研究一下燕丹哪裡得罪了燕王喜,杜讓能韋昭度哪裡得罪了唐昭宗,趙舒翹哪裡得罪了慈禧太后?你讓匈奴單于給漢武帝寫信,說只要殺了岳飛我們還是朋友試試。

偷句別人的話,這種劇本別說漢武帝了,讓劉阿斗來都行,只要阿斗別把秦檜當諸葛亮用都沒問題。

當然我不否認另一種可能性:由於漢武帝手下人才太多,岳飛並沒有得到出場機會。那麼漢武帝的戰果就不輸給岳飛的上限。


代牧益州閻文平



漢武帝是邪惡化身。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蠱之禍誣陷皇族。把皇族屠戮殆盡。

漢武帝對匈奴最後一戰,以大漢的失敗而告終。

岳飛若遇到漢武帝這樣的君主。還沒打一仗。就被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羅織罪名,以謀反之罪被夷滅三族。

歷史上的岳飛就不會成為名將。岳飛更不會有後代。而是斷子絕孫。


楊朱學派


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毋庸置疑,岳飛的精忠報國也是有目共睹。可岳飛要是遇到了漢武帝那結果就不好說了,首先漢武帝藐視任何人,九州之內唯我獨尊。其次岳飛不懂政治,只會帶兵打仗不知變通

這樣的結果只要一個就是岳飛必須死,漢武帝的馭人之術可以說無出右者,就岳飛這樣的政治小白,在漢武帝的面前不會超過3個回合就會被處死。漢武帝對人的使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別說岳飛一個沒家世沒背景的一勇之夫,就是當朝那些豪門望族一樣在漢武帝手下趨炎附勢沒人敢忤逆他的意願。

這裡我們有兩個假設,第一個就是把趙構換成漢武帝。第二個把岳飛安排在漢武帝當政時期。

先來說第一個,漢武帝替換趙構。漢武帝會命令岳飛一路向北,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光復中原之後,漢武帝會整頓吏治,首先殺掉秦檜一黨,坐實秦檜賣國賊的罪名。二聖回京之後會被安排去一個南方小城安度餘生。

至於岳飛那就要費一番周折了,先把他安排在邊境線上防守外敵。等待休養生息之後就派岳飛一路進軍,要是能掃清外患那是最好,即使不能也要他永鎮邊關,或者戰死沙場,又或者老死軍中。也不會讓他回到京中任職,這樣的政治小白實在不是漢武帝所能待見的。這可能是岳飛最好的結局了。

再來說一下岳飛活在漢武帝當政時期,岳飛的結局可能也好不到哪去。漢武帝時期朝中名臣武將不計其數,區區一個岳飛根本不放在漢武帝的眼裡。這時的岳飛充其量也就是李廣那個角色,雖然在邊關威名遠波,可在皇帝心中永遠都沒有地位。你可以在邊境線上橫衝直撞,卻不能在朝堂之上有所建樹。最後還是死於自己人的陷害,皇帝對這種事無動於衷。原因是在漢武帝眼中完全不把岳飛放在心上,這樣的將領在本朝一抓一把,少了你一個岳飛無關痛癢。

這就是岳飛遇到漢武帝的結果,對於一個政治小白來說,不管在什麼朝代,遇到什麼樣的君主,都難免一死。區別就是怎麼死而已,死後的名聲什麼樣罷了。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得到了所有國人的崇敬,同時也讓我們感到惋惜,明明可以沙場建功,偏偏要落個冤屈而死。這是那個世代的悲哀,也是當時社會制度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