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雲南大理劍川白曲簡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雲南大理劍川白曲簡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從天堂飄下的歌本落在了“白曲之鄉”劍川,於是劍川被人們稱為“天樂飄落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劍川白曲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以曲調美、質量高、品種全、流傳廣而著稱於世,“石寶山歌會”萬人對唱的白曲,早已載入國際著名民歌歌目。清代劍川白族詩人趙懷禮在其《朝山曲》中寫道:“三營浪子土三絃,靡曼山歌斷復連,菩薩低頭彌勒笑,無遮大會奈何天”,真實地記錄了幾百年前白曲演唱的盛況。

劍川白曲是白族地區流傳較廣、歷史悠久的古老音樂品種,主要流行於劍川、洱源及與劍川接壤的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金頂和麗江的九河等地。劍川白曲的表演形式獨具一格,表演時由一人懷抱龍頭三絃自彈自唱,也可以一人伴奏,一人唱;一人伴奏,男女對唱。劍川白曲可分為短調和長歌兩大類,歌詞結構為“七七七五”式,即第一、二、三句為七個字,第四句為五個字,俗稱“山花體”。四句為一段,若干段為一首。短調最常見的為八句一首。常在山間、湖畔、田邊、地頭及石寶山歌會、火把節等民族節日裡即興對唱。聽眾成百上千,一唱眾合,通宵達旦,場面壯觀。長歌的基本詞格亦為“山花體”,最長的達3000多行。長歌多數有故事情節,但不復雜,而以抒情為主。傳統作品有《鴻雁帶書》、《黃氏女對金剛經》等50多部。白族長歌還以始於唐代南詔時期,用漢字作為表意和記音符號的古白文手抄本在民間廣泛流傳,形成了大批珍貴的白族文字文獻。

白曲的音樂具有敘事和抒情的功能,音樂表現力極為豐富,它為山歌的千年傳承發展狀況提供了典型範例,堪稱白族傳統音樂活化石。白曲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主要有創世古歌、祭祀歌、禮俗歌、勞動歌、情歌、一字歌、反意歌、詠物歌、寓意歌、生活歌、兒歌等。在白族的音樂文學發展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堪稱白族的百科全書,對白族歷史、語言、民俗等的研究都具有極其寶貴的價值。同時也為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美學等學科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於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