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南寧火車站舊改,當地人賠了500萬


南寧火車站舊改,當地人賠了500萬

圍繞打造南寧國際城市門戶形象窗口,落實火車站周邊站城一體化開發思路,優化和提升區域城市功能業態,挖掘區域土地潛在價值,梳理區域空間架構,復興區域城市活力的目標,說著容易,但是實際具體有哪些難點呢?

火車站舊改,本身為市中心火車站的定位就是一個人流量的巨型彙集區域,此項巨型舊改很可能讓朝陽片區改頭換面,對於整體朝陽市中心的影響極大。

主要難點需要打通:

一、

於火車站周邊舊城區復興,立足火車站站房改造及軌道TOD綜合開發契機,從重構區域功能業態入手,梳理和調整區域低效、低端城市功能,疏解城市人口及交通壓力;

二、

目標定位重構:基於導入全新的功能業態的基礎上,按照南寧市強首府發展戰略要求和全面部署,按照打造南寧國際城市門戶形象窗口的總體思路,制定富有廣西壯鄉首府特色的目標定位,引導區域開發有效開發。

三、

空間佈局重構:按照滿足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和落實,以及滿足站城一體化開發的要求,重點優化區域城市空間結構,突出站城一體化核心區域對區域發展的引導作用,形成以點帶面的發展結構,引導區域用地佈局進行優化調整,彰顯區域火車站老城區的地標特徵。

四、

交通系統重構:火車站地區複雜的城市交通特徵,客觀上要求需要立足與軌道TOD開發的契機,全面梳理和組織地面、地下、空中、軌道與火車、快慢、公共外交通等,構建體系化、立體化交通網絡,提升區域交通綜合承載力。

五、

地下空間重構:藉助軌道1、2、5號線及火車站站城一體化開發的契機,通過推進區域片區舊城改造,重點梳理區域各軌道站點周邊地面、地下空間開發條件性,合理控制各類地下空間、樞紐等開發要素,構建網絡化、一體化地下空間體系。

六、

公共設施重構:按照國家和南寧市相關規範標準,通過有效梳理功能及城市人口,優化文化、教育、醫療、養老、市政等公共設施要素資源在空間上的合理配置,建立可持續性、綜合承載力強、具有多元活力的城市綜合社區。

七、

經濟價值重構:基於站城一體化開發要求,嚴格甄選各類土地及各單位、社區、企業土地潛在開發可能性,力爭最大限度拓展開發空間,並重點核算各類土地開發成本,挖掘土地潛在開發價值,實現站城一體化開發價值合理化體現。

八、

開發規模重構:為有效實現本規劃與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的合理化對接,要基於站城一體化開發價值體現、交通與公共設施綜合承載力的相互匹配的基礎上,合理評估和測算區域有效開發規模與開發強度、高度、密度等條件,實現空間與價值體現的一致性。

九、

空間形象重構:立足打造南寧國際城市門戶形象的重點目標要求,通過火車站站城一體化開發,重構區域城市空間形象,在空間結構、空間形態、空間界面、節點設計、建築風貌、綠化景觀等方面提出富有代表性、時代性的引導要求,留住城市時代印跡,為下階段城市設計及控規提出可實施性的規劃建議。

重點:

一、通過多種功能業態的一體化及立體集聚,建設象徵性的空間+公共交通設施+複合型功能的一體化。立足空港型火車站改造,全面解決火車站南北鐵路網的空間割裂,建設立足網絡化交通動線。

二、以實現“站城融合”、“站城一體化”為目標,開展地下空間利用專項規劃。採用“空間一體化”的立體式分層佈局,根據片區現狀及相關控制規劃,綜合考慮內外交通、商業等多種類型空間的豎向需求,結合平面交通組織,提出豎向佈局規劃要求,以確保鐵路、 城市軌道、市政道路或高架橋等與豎向方面的銜接,實現城市交通多種相關功能的統一和匯合。 基於火車站站房、廣場的方案設計,制定應包含且不限於地下空間的公共服務、商業項目策劃、交通組織等內容,複合化利用地下空間,集約用地,促進地上、地下一體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