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我该怎么办?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我该怎么办?

疫情还没有退散,肉却涨了不少……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病毒的流行给中国添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阴影。截至2020年3月3日,我国确诊病例达80302例,累计死亡病例已有2946例,形势依然严峻。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公园、体育馆、健身房全部歇业,全民闭关居家不外出被视为疫情防控做的最大贡献。猝不及防之下,大家迎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春节假期。在这意外的假期间,吃吃喝喝睡睡成了每日生活的全部,从卧室到阳台成了大家每日走过的最远的距离,“葛优躺”也成了居家的标准姿势。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我该怎么办?

然而一个多月以后,什么都没见增长,只有体重肯定涨了,“镜子里的自己已然不是年前的少年”。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我该怎么办?

对此,网友戏称这种特殊时期的体胖为“疫情胖”。有人初步估算,疫情期间人均普涨2-5斤,多的10斤以上,而这为我国不容乐观的体重行情压上了不轻的一根稻草。

01 肥胖,血压不可承受之重!

根据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推算,1989年中国肥胖人口只有1487万,

2009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28亿,年均增长率为38.1%,可谓是爆炸式增长。而从肥胖净人口来看,2009年我国就已经超过美国(1.1亿人肥胖),成为全球肥胖者最多的国家。

祸不单行,肥胖往往与另一个心血管杀手——高血压并存。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者占76.2%,而高血压合并肥胖比例可达30.5%。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血压水平不易达标,而且还容易合并多重心血代谢危险因素,加重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

有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35 kg/m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较BMI正常患者增加2倍多(29.1% vs 14.8%),较单纯肥胖患者增加近3倍(16.3% vs 6.3%)(图1)。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我该怎么办?

图1: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02 ACEI为基础的复方制剂,一箭双雕!

由于高血压合并肥胖十分常见,而且两者共存会产生1+1>2的心血管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而言,在选择降压药物的同时,除了着眼于血压控制,还需要兼顾减重和对于代谢的影响。

在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不仅能拮抗肾脏、血管、脂肪、心脏等脏器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和降低血压,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代谢性核受体、改善糖代谢、减轻脂肪病变,因此被《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列为一线推荐药物。

此外,对于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而言,单一降压药物通常难以使血压达标,超过半数患者需联用两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

而肥胖患者常伴高容量及高盐摄入,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能够抑制钠离子在肾脏远曲小管的重吸收,导致尿钠排泄增加,产生利尿作用,所以能够有效排钠和减轻容量负荷。因此,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与ACEI联用能够通过多个机制协同降压。

而且《ESC 高血压管理指南2018》也推荐以ACEI +利尿剂的初始联合治疗,且优选单片复方制剂,而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强效降压和明确心血管获益也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证实。

强效降压:

FALCO FORTE项目纳入了2327例新诊断、或者既往治疗不达标、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其中肥胖比例达53.4%,给予培哚普利吲达帕小剂量起始治疗,根据血压可调至全剂量,即每日10 mg/2.5 mg,随访3个月。

结果显示,血压平均水平从156.9/94 mmHg将至132.3/81.3 mmHg,达标率可达87.1%,而且降压幅度与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剂量呈正相关,此外不同剂量的培哚普利吲达帕均耐受良好。而另一项FORTISSIMO研究则是以既往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为受试对象,其中肥胖比例达63%,给予全剂量培哚普利吲达帕每日10 mg/2.5 mg治疗,发现2周后血压即有快速、显著下降,降压幅度可达22/10 mmHg,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血压可得到进一步降低,3个月达标率可达84%。

心血管获益:

Advance研究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糖尿病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了11140例患者,其平均BMI高达28 kg/m,观察时间长达近5年。结果表明,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服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的患者,严重大血管或微血管事件风险显著降低9%,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8%,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14%。

若按此推算,以“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五年,每66例患者中可避免1例主要大血管或微血管事件,每79例可避免1例死亡。而PROGRESS研究则探讨了培哚普利±吲达帕对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达28%。

总 结

高血压合并肥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不仅需关注对血压的控制,而且还要兼顾对代谢的影响。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在强效降压的同时,还能改善代谢,并且具有明确的心血管获益,相信在有效的药物管理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能够得到更多重的保护!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我该怎么办?

林金秀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高血压学组组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10):70-74.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3)212-219.

[3] Int J Hypertens.2011:987159.

[4]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23(1):5-10.

[5] High Blood Press Cardiovasc Prev 2011; 18 (3): 107-113

[6] Lancet. 2007 Sep 8;370(9590):829-40.

[7] Cardiology.1993;82:191–222.

[8] Clin Drug Investig. 2017 Sep;37(9):889-890.

[9] Lancet. 2001 Sep 29;358(9287):1033-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