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說的哪個歷史時期人民生活的寫照?

漢史趣聞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古書中對理想社會的描述,從夏商周到元明清,從民國到新中國,從古至今並沒有真正的出現過。

難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真的無法實現嗎?當然不是的。按照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到2050年,中國走到第三步,即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那時必定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鄧小平創立的鄧小平理論,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也是中國未來前進和發展的指明燈。改革開放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40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從貧窮落後的弱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強國:經濟發達、文化昌盛、科技先進、軍力強大。國家綜合實力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

中國40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讓中國的社會面貌煥然一新,讓世界忍不住為之驚歎。這些成就的背後,核心當然是鄧小平理論的指導。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國人的艱苦奮鬥,更離不開鄧小平理論這面旗幟。在未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征程中,中國人民將繼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艱苦奮鬥、再創輝煌。

在已經艱苦奮鬥了40年的基礎上,中國人民再繼續艱苦奮鬥30年,必定能讓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那時的中國,必定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袁衛宇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出自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史書《資治通鑑》,內容描寫的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時期的社會情況。“貞觀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的歷史時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原文: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譯文:皇上與群臣討論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酷的法律來制止。皇上微笑著說:“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於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們應當去掉奢侈,節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餘,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從這以後,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了據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文旅俠客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據史料記載,這句話是出自史書《資治通鑑》,作者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司馬光為人威廉謙恭,剛正不阿,又是儒家思想教化下的典範,受到萬人敬仰。司馬光因出生於陝西夏縣涑水鄉,因此又被稱為“涑水先生”。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說;路上掉了東西沒人去撿,丟了可以回來找到。晚上睡覺大門不用上鎖,路人和商戶可以隨便入住。其實這無非就是證明當時人們的思想覺悟崇高,社會風氣良好罷了。

這句話描寫的就是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期的社會情況。大家都知道,“貞觀之治”是歷史上一個非常鼎盛的繁榮昌盛時期,李世民勵精圖治,開創了大唐盛世的美好局面。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就是那個時期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寫照。

只有為官清廉了,老百姓衣食無憂豐衣足食了,才能天下太平。所以說誰都不缺吃的用的,誰還會撿別人掉下的東西,日子好過了,盜賊沒有了,誰還會去偷別人家的東西。因此,晚上不關大門,也不會丟東西啦!



歷史上大唐能出現這樣的太平盛世,也是沒誰了。儘管這種局面是曇花一現也好,總之,既然有過這種時期,就足以證明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之道還是有一套的。


任馳贏天下


是的,毛澤東時代就是達到了拾遺交公、夜不閉戶的狀況。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人夏天幾乎男女老幼都睡在外邊,因為沒有電、沒有電扇,更別提空調。三伏天,熱得很。人們就拉張席,拿一片床單子睡在打麥場、村頭、樹下,門是不用關鎖的,因為那時沒有小偷土匪,人們窮則窮,但窮開心,和平相處,一派太平景像。


騎士悠然行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形容盛唐時期人民的生活狀況。後也指解放後學毛選學雷鋒時的社會狀況。


劉480909厚德載物


六十年代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因為出門什麼也沒有,家裡只有一個大水缸,一個大炕,炕上只有一領破炕蓆,一個大板櫃,最值錢的就是大板櫃上面的毛主席像,還家家都有,所以在那個年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冷酷的心79644892


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猛然聽起來是不錯,其實再考慮一下,能出現這種情況的,要分2種情況,1種是有,另一種是無,第一種情況人人都有家家都有的情況下,能出現這個社會,非常了不起,如果是滴2種情況,人人都沒有,人人連吃飯穿衣都是困難,這種情況下哪裡還要夜閉戶,哪裡能有路拾遺?還有什麼值得讚賞的。


兩全其美96912226


這種事在六七十年代曾經有過,

那時候做小生意的在街上擺著賣東西,到了晚上蓋塊布就回家了,第二天早晨把布一收繼續賣,這其中包括公家的買賣也是這樣,所以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還是有的


苗亞荇


真的出現必須是這兩種情況:物質極度匱乏,比如原始社會;另一種是物質極大豐富,比如我們理想中的共產主義社會。除此之外都不可能,都是胡編亂造或者是極度誇張的產物。


春臨天下84473937


唐朝,張昭遠。一個國家如果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個國家就是天上有云彩,地下有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