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蔬菜大棚灌水高溫悶棚消毒,既殺滅病蟲菌又除雜草,你真的會嗎?

設施蔬菜大棚由於連年種植、接茬緊湊、重茬,導致土傳病害、根結線蟲及地下害蟲危害日益嚴重,嚴重製約了蔬菜的產量與品質

高溫悶棚技術比較常見,也是農民最常用的一種消毒方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學雙重作用,在夏季 7-8 月棚室土地閒暇期,用塑料薄膜同時密封大棚和土壤表面,在強光照射下,提高棚溫和地溫,使大棚內迅速升溫到 60-70 ℃,並保持一定時間,利用高溫對大棚進行消毒,從而切實達到殺滅病蟲菌和雜草的目的。

1、大棚土壤存在的問題

設施農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但是在種植過程中,蔬菜大棚土壤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 是 土 壤板結嚴重,適耕性較差,土壤毛細管遭到破壞。二是棚內土壤沒有雨水淋洗,造成鹽類積累,土壤有酸化傾向。三是有機質含量減少,肥力水平下降,易形成蔬菜缺素症。四是土壤中病蟲草害危害嚴重,蟲卵、土傳病害孢子長期在土壤中存活,易造成蟲害和傳染性病害流行。

蔬菜大棚灌水高溫悶棚消毒,既殺滅病蟲菌又除雜草,你真的會嗎?

2、高溫悶棚技術

2.1 高溫悶棚前準備

2.1.1 清整棚室。

及時清除上茬作物收穫後的植株殘體,剷除田間雜草,帶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燒燬。不應“帶棵悶棚”,保持棚架完好,棚膜完整,無破損。

2.1.2 施入發酵物。

將玉米、小麥等的秸稈切成 3-5 cm 小段,均勻鋪於棚內(厚 5-10 cm);或撒施腐熟、晾乾、碾碎過篩的雞糞 45 t/hm2、石灰 1.5 t/hm2,隨即深耕 20~30 cm。撒石灰的時候要注意戴上口罩及橡膠手套,以減少對人體皮膚和呼吸道黏膜的傷害。

2.1.3 澆水覆膜。

為確保悶棚效果,深翻後隨即大水漫灌,水面要高出地面 3~5 cm,使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60%。

2.1.4 土 壤 消 毒。

對往年有死棵現象的大棚,可 用 多 菌 靈30~45 kg/hm2撒在地上,深翻 10~15 cm 後,覆蓋地膜進行土壤消毒,以殺死土壤中的病菌。此外,為了殺死棚體縫隙中的病菌和害蟲,密閉大棚前用多菌靈殺菌劑和殺蟲劑噴 1次棚體內表面。

蔬菜大棚灌水高溫悶棚消毒,既殺滅病蟲菌又除雜草,你真的會嗎?

2.2 高溫悶棚

2.2.1 密閉大棚

為了保持大棚的密閉性,採用大棚膜和地膜雙層覆蓋。關好大棚風口,使地表 10、20 cm 地 溫 分 別 達到 70、45 ℃以上。

2.2.2 悶棚時間。

一般悶棚 20-25天,時間越長越好。絕大多數 病 菌 不耐 高 溫,如 立 枯 病、黃 瓜 菌核 病、黃 瓜 疫 病、茄 子黃萎病等病菌經過 10 d 以上的熱處理即可被殺死。但是根腐病、根腫病和枯萎病等深根性土傳病菌特別耐高溫,加上其分佈的土層深厚,必須處理 30 d 以上的悶棚時間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2.3 高溫悶棚後處理

2.3.1 深翻。

悶棚結束後,要及時翻耕土壤。由於高溫悶棚僅適用於深度 15 cm 以下的土層, 超過 20 cm 消毒效果較差。因此,耕翻深度要以 15 cm 為限,過深會將下面土壤的病菌重新翻上來,發生再汙染。翻耕後晾曬 10~15 d 方可迎茬種植(播種或移栽)作物。高溫悶棚可 1 年 1 次 或 隔 年 1次進行。

2.3.2 施 肥。

在 高 溫 悶 棚 後,土壤中的生物菌正處於一 個“空倉”期,必須增施生物菌肥,有益菌可緩衝或控制以後病害發展,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蔬菜大棚灌水高溫悶棚消毒,既殺滅病蟲菌又除雜草,你真的會嗎?

3 高溫悶棚的效果

高溫悶棚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明顯減輕根結線蟲病的侵 害。二是由於施用石灰,使農產品中硝酸鹽含量顯著降低,減 輕 了 土 壤 酸化 程 度。三是顯著減少因重茬種植引發的枯 萎 病、根 腐 病、黃 萎 病、疫 黴 病、灰 黴病、莖 基 腐 病、病毒病等病害。四是能快速漚腐有機肥,豐富土壤養分,降解土 壤中 的 有 毒、有 害 成 分(如 農藥 殘 毒),有利於實現無公害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