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解決當前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男教師偏少的問題?

用戶3112409922882


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可以給題主解惑一二

在北師大教授曾曉東看來,大城市中小學男教師比例低,影響著學生社會化角色培養,但為什麼男教師偏少,曾曉東認為直接誘因是教師的職業成長空間和待遇偏低。因此,她呼籲,改變教師待遇等相關制度,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編者

中小學為何男教師那麼少?日前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曾曉東。

“學校是兒童社會化進程的一箇中間環節,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中介,越低學段的教師越多承擔母親的角色,越高學段的教師越多承擔著學生社會化的角色。從幼兒園到小學整個過程中,孩子離家裡越來越遠,離社會越來越近。”每兩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調查與數據分析中心會推出一部教師藍皮書,將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用之探討教育話題,呈現中國中小學教師發展的詳細狀況。在2012年出版的教師藍皮書裡,曾曉東教授和她的團隊關注到了中小學男女老師比例失衡的問題。

在曾曉東看來,教師這個職業天生適合女性來做。女教師佔主流,也是各國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一個縣鎮裡,能當個有編制的老師並不是件太容易的事,男性通常不會輕易放棄這份工作。而大城市就不一樣了。”因此,她認為目前最值得擔憂的是大城市裡中小學男教師比例低。

英國一位學者曾就“經濟週期與教師職業吸引力”的課題做過研究,發現經濟越發達,教師職業吸引力越差;經濟越蕭條,教師職業吸引力越高。“穩定性強是這個行業的特徵。”曾曉東說,至於為什麼大城市裡多數男性不願從事教師行業,她歸結為兩點,職業成長空間和待遇。

老師的職業成長階梯並不長。從初入職算起15年內都處於積累過程,之後幾乎就陷入停滯。“一段時期內,中國的經濟領域裡發展迅速,待遇好、收入高的都是這些行業的人。如銀行、石油、電信……這些領域規模擴張相當快,人們的職業成長也快。例如銀行的一個小櫃員,幾年後成為行長也是很自然的事。但社會領域的工作者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職業成長更多隻是在職稱中體現。

男教師出走的最關鍵要素是工資低。自2006年起,由於事業單位的工資和公務員捆綁在一起,公務員沒漲薪,教師也一樣,又由於發績效工資的標準也不能超公務員太多,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十年沒有動。而這十年裡房價、物價連續翻番,生活成本不斷增加,“因此教師並沒有充分的路徑去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紅利。”

當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雙管齊下時,有的男老師會選擇出走。“這並不是說他們放下最初教書育人的理想情懷了。”曾曉東認為,一個好的制度要能夠吸引外面的人進來,也要能夠防止裡面的人流失。現在,理想和情懷只是在補充教師不出走帶來的機會成本,而不能夠解決進入這個行業的問題。

國際上有沒有可供借鑑的經驗呢?據曾曉東的研究,在這方面,國際上“好榜樣”和“壞榜樣”都有。

美國市場經濟非常發達,但這些年,由於教育質量下降,政府不是從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著手,而是對老師橫加指責。不光是男性教師比例低,這些年招募老師的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分數也越來越低,社會的指責更讓老師們在教學上無所適從,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教師質量更加下滑。

她眼中的“好榜樣”是英國、日本和韓國。英格蘭地區老師工資和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是聯動的,教師能夠一定程度上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而在日本和韓國,由於教師工資高,能吸引一部分工人家庭的子女把它作為職業選擇,因此,男老師比例保持在適當的水平。

“何時不再在編制的框架裡打轉轉,讓教師工資和主要經濟指標聯動起來,教師的收入才會真正改變。”曾曉東說,“如果認為老師應該是受尊重的職業,就給它一個合理的工資;如果認為農村教師為使這個民族人人平等貢獻了力量,那就為他們艱苦和堅持的這種精神多給點補償。但制度一直沒建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