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国家博物馆中为什么珍藏着一块土?学者: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在我们的印象中,能登上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肯定是万中挑一的精品,作为一个有五千历史的古老国家,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物不计其数,其中有少的宝物都是精美绝伦,如秦朝的青铜器,漆器,以及宋代的陶器等等。但是在国家博物馆里,却收藏一件极为特别的藏品,看过它的人,都表示难以理解,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怎么会被博物馆选中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这件特殊的藏品是就“土”,一个遍地可见的东西,但是专家们却说它是不可多得的国宝, 这又是为何呢?

国家博物馆中为什么珍藏着一块土?学者: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1918年,瑞典一个叫安特生的科学家与我国的科学家结伴前往北京郊外的龙骨山考察工。在那里他们发现了许多史前遗迹,经过几年的发掘,科学家们还在这里找到了3颗人类的化石,经过技术鉴定,这些化石距今已经70万年了,就是在教科书上所记载的北京人。

国家博物馆中为什么珍藏着一块土?学者: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当时很多外国学家都觉得作为几十万年前北京人,根本不可能会懂得使用火种,为了推翻外国专家的质疑,科学家们又对此地进行了更的研究,随着考察工作地不断进展,他们发了许多与火有关的佐证,比如火塘、烧石等等,这些都是北京人曾经使用过火种,特别是后来专家们在一个深达6米的灰烬层里,找到一种火灼过的土, 这就是生火后留下的痕迹,这些发现更加证实他们之前的推断。

国家博物馆中为什么珍藏着一块土?学者: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科学家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早前的北京人是完全会使用火种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懂得对火进行管理。专家们把遗址中的灰烬采样回来,后来这些样品就成了国家博物馆里不起眼那小小的一堆土。

国家博物馆中为什么珍藏着一块土?学者: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物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为后人提供与先前人类有关系的信息,我们可以借助它更清晰地了解过往的历史,而它的“长相”如何与它本身所具有价值并不冲突,我们之所以珍视文物,除了现实的价值,更多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佐证,且不可复制。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