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山東戰“疫”群英譜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廣大醫務工作者和疾控人員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其中很多人不顧自己“小家”的困難,衝在前面忘我工作,把對家人的牽掛深埋在心底。

援非歸來即赴戰“疫”一線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我參加過2003年的非典、2009年甲型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應急救治,剛剛在非洲的醫療援助,我已經習慣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並積累了更多經驗,我是黨員,讓我上,我能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新立第一時間交上“請戰書”。可此時,距離他結束援非任務、抵達濟南,才不過短短一週時間。

2018年12月,李新立響應國家號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參加了紅十字會志願者服務,成為一名援非醫生,在布基納法索一年多,圓滿完成援非任務,於2020年1月12日回到濟南。援非期間,岳母罹患小細胞肺癌去世,岳父兩次心梗,他都沒法照顧,心存遺憾。

“回國後,按國家政策我可以休息4周,但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濟南防控形勢嚴峻。濟南市傳染病醫院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收治定點醫院,是抗擊疫情的主戰場,需要大量醫務人員工作在疫情防治第一線。我必須上戰場。”李新立說。

李新立的妻子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夫妻倆奮戰在戰“疫”一線。李新立說,“最放心不下女兒,她面臨高考,學習緊張,卻只能面對,經常需要自己做飯。”

父親去世,他在辦公室叩頭送別

張立先是五蓮縣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長,今年58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他正休假在老家高密陪護病重的父親。疫情發生後,得知單位春節不放假,他簡單交代幾句,將父親託付給弟弟,讓兒子開車深夜把他從高密送回五蓮,來到流調工作的最前線。

1月29日,接到縣疾控中心任務,張立先去莒縣浮來春集團購買酒精。由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酒精需求量大,購買時需要排隊取號。為了不耽誤使用,從早晨八點到下午五點,張立先沒吃午飯沒上廁所,沒踏出排隊行列一步。

五蓮縣流調隊伍中,張立先年齡雖大,但衝鋒在前,跟其他同事一起參與到緊張的流調工作中。穿著防護服,每個人都是一頭汗。張立先有老花眼,工作起來更添了一分難度。為了填表格不出差錯,他反覆詢問確認,哪怕多花些時間也要落實好調查對象的活動軌跡。

縣疾控中心的領導瞭解到張立先父親的情況後,詢問他是否需要回老家照顧老人。張立先擺擺手,拒絕了。

“心裡一直掛著,每天都抽空給家裡打電話問問。”張立先說。2月7日晚上7點,正在辦公室整理流調資料的張立先接到家中電話,父親已安靜地走了。他淚如泉湧,朝著老家方向叩了三個頭。等到把資料整理完,才告訴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