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戰“疫”群英譜

瀏陽戰“疫”群英譜

瀏陽日報訊(記者 歐陽穩江)“人家將生命託付於你,又豈敢懈怠?”“這個春天,於我們而言不僅是一種歷練,更收穫了滿滿的感動。”“平凡的日子最珍貴。勿忘醫者初心與使命,願每一步都踏實與堅定。”

1月22日,瀏陽市人民醫院第一梯隊12名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走進了感染科隔離病區;2月5日,瀏陽派出第一批醫護人員出征長沙;2月10日,瀏陽派出第一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4月22日,瀏陽馳援武漢的最後一批11名醫護人員平安回家。整整三個月,護衛瀏陽,奮戰長沙,馳援武漢,在一線病房裡,他們義無反顧,他們感同身受。

“人間煙火,山河遠闊。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這支70餘人的隊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瀏陽醫護!2020年春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段心路歷程都值得珍藏,每一段記憶都將在未來的日子裡閃閃發光,而每一份收穫與感動,都將激起你我的共鳴!

經歷講述

“因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

瀏陽戰“疫”群英譜

“看到他們下車的那一刻,心情真的很激動。”4月22日,站在迎接同事回家的隊伍中,周柳絲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了。隔離病房的種種,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真正明瞭。

1月22日,瀏陽市人民醫院第一梯隊12名醫護人員進駐隔離病房,周柳絲是其中一員。曾經,為了和科室同事決定誰上,兩人在電話裡“爭論”不休。說著說著,兩個人都哭了——對於未知的危險,同事之間更像是戰友,是可以共風險、共生死的那種。

在隔離病區,這名被父母看成掌上明珠的“90後”,曾經在接手病人的第一天整夜不敢入睡,也曾經像女漢子一樣為病房疏通廁所管道。2月4日,走出隔離病區的周柳絲,覺得藍天是這樣的美。而今,回到工作崗位上的她比以前更加努力,“平凡的日子最珍貴。其實醫護人員也不是什麼英雄,只是守崗有責的普通人罷了。”

他是每天做著消毒殺菌工作,替醫護人員將病毒擋在大門外的劉西裕;她是經歷了幾次驚心動魄的搶救,與同事們一起與死神賽跑的陳衛;他是照看極其虛弱的重症病患,靠“察言觀色”守護病患生命的曾凡斌;他是第一時間為醒來的病患做安撫工作,獲得點贊後激動不已的魯承權……馳援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的過程中,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同一個理想:“穿上了這身防護服,我就像一個披上了盔甲的戰士,是永遠不會害怕上戰場的!”

不透氣的防護服、緊勒的護目鏡、密閉的醫用口罩,這身特殊的裝備使他們無所不能。在病房裡,他們既是醫護人員,又是病人沮喪時的“開心果”、傾聽者。他是願意到最前線、最危險地方去的魯努;她是心疼武漢這座城市,發誓再苦再累也要站好這班崗的羅巧俐;他是兒女引以為豪的張球,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向孩子們講述這段武漢經歷……

“作為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能夠在國家有難、病患需要的時候出一份力,對於我而言,已經很有成就感了。很多年後我再回憶起這段經歷,依然會覺得它很有意義。”馳援長沙的瀏陽市中醫醫院急診科護師陳衛說。在疫情面前,不管是堅守瀏陽抑或是馳援長沙、武漢,這些醫護人員共同生出了一份職業的驕傲:“因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

深切感受

“願世間美好與你們環環相扣”

瀏陽戰“疫”群英譜

“我會銘記這段難以忘懷的時光,當初因確診而惶恐不安,因感染親人而自責,因病情嚴重而絕望。是你們一次次的鼓勵,讓我堅定信心,精神鼓舞;是你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的存在被重視;是你們的一言一行,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瀏陽市人民醫院的徐豔是馳援長沙的隊員之一。在長沙的時候,她曾收到一份特殊的感謝信,信是自己看護的病患“鄧叔”寫的。

“從他確診新冠肺炎到出院,時間長達一個半月。”在徐豔護理“鄧叔”期間,他喜歡說‘小徐過來坐坐,陪我嘮會嗑’,更喜歡把‘謝謝你,辛苦你們了’掛在嘴邊”。手捧這份感謝信,徐豔感受到了一種肯定,更為自己是一名醫護人員而驕傲。

“在和死神直接對峙的時候,我也曾恐慌過;在面對空蕩蕩的城市時,我也曾迷茫過。但是武漢人民‘要好好活下去’這樣樸素的願望,似乎足夠支撐渺小的我。我和我的隊友義無反顧選擇不放棄,不拋棄,待武漢重啟。”4月8日,武漢按下“重啟鍵”的那一刻,馳援金銀潭醫院的集裡醫院主管護師吳美玲,隔著屏幕“聽”到了武漢地鐵和公交車的報站、過江輪渡的鳴笛,也“感受”到了熱乾麵館的熱鬧、戶部巷的人情味及東湖的鳥語花香……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為之付出。”隔離期間,在武漢的一幕幕總是會迴盪在吳美玲的腦海裡。拿起筆,她將這些點滴記錄下來,繪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只因為,她要將這些溫暖人心的畫面變成一個個溫馨的故事講給女兒聽。“在2020年春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時刻。也許現在你還看不懂,但是等你長大了再看,你肯定會明白媽媽這次的選擇。”

“親愛的戰友們,臨別時刻請讓我再回想一下你們每一個人的樣子。不知不覺中這座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你們的笑容……”他是甘廷俊,與周明亮、寧港、任丹入駐武漢方艙醫院,在武漢奮戰37天后返回湖南。隔離期間,他寫下了近萬字的前線紀實。這些文字並不華美,但關於對生的渴望,關於不吝嗇的愛與真誠,很多看似不經意的事情會讓我們重新來審視對生命與生活的熱愛。

他是深夜查房,病患向其深深鞠躬的武華傑;她是餵飯、換衣,病患將她當成女兒一樣信任的李麗;她是為幫患者刷個牙半蹲在地上半小時的黎丁丹;她是靜靜聽病患傾訴,併為之流淚的醫生陳程;他是“援非”醫生劉宇,支援長沙只因為“這一次是守護自己的國家,更應挺身而出”……

所有的感動,源自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所有的敬意,源自這些閃閃發光的靈魂。寫不盡的塵世悲歡,也寫不盡的愛與感動。“願世間美好與你們環環相扣”,我們願意相信,未來將給我們以最新的期許。

白衣天使戰“疫”時間軸

1月22日

12名醫護人員駐紮瀏陽戰“疫”最前線

瀏陽市人民醫院第一梯隊的劉子平、高明磊、黎汝芳、盧靖宇、彭浪、肖碧雲、張龍文、周柳絲、汪陽、趙軍、湯傑、曾令煌進入隔離病房,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進行救治和醫學觀察。

2月3日

22名醫護人員接力在瀏陽戰“疫”最前線奮戰

瀏陽市人民醫院第二梯隊的曹銅、陳翠華、陳懷、陳明奇、李佳寶、林濤、劉婷婷、魯靜、羅娜、孫露、王春香、尋誼、易培、曾小慧、石煌、蘇坡、易桂標、張勇、黃海航、葛林池、湯望舒、肖育偉進入隔離病房,接力開展救治工作。

2月5日

瀏陽第一批3名醫護人員到長沙支援

瀏陽市中醫醫院的藺丹玲、陶美芳、魯勤,前往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區)支援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2月6日

瀏陽又派出2名醫護人員支援長沙

瀏陽市婦幼保健院的楊微和李亞雙,前往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區)進行支援。

2月10日

瀏陽派出第一批4名醫護人員到武漢支援

第三批國家支援湖北中醫醫療隊湖南隊副隊長周明亮帶領瀏陽市中醫醫院的甘廷俊、寧港、任丹前往武漢,在江夏方艙醫院奮戰了37天。

2月16日

瀏陽派出1名醫護人員支援長沙

瀏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淮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副院長劉宇前往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區)進行支援。

2月19日

16名醫護人員接力在瀏陽戰“疫”最前線奮戰

瀏陽市人民醫院第三梯隊的葛林池、湯望舒、張昭文、鄧方強、黃芬、李珊珊、王曉、肖一枝、徐路、尋亮、餘清平、曾姣、陶毅、徐磊、周舒、羅康達進入隔離病房,接力開展救治工作。

2月21日

瀏陽派出第二批11名醫護人員到武漢支援

瀏陽市中醫醫院的武華傑、陳程、李麗、黎丁丹,瀏陽市婦幼保健院的黃煉,瀏陽市人民醫院的張球、魯努、羅巧俐,市集裡醫院的吳美玲、周玲和淳口鎮衛生院的張更姣前往武漢,在金銀潭醫院奮戰了47天。

2月26日

瀏陽派出4名醫護人員支援長沙

瀏陽市中醫醫院的劉西裕、陳衛、曾凡斌、魯承權前往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進行支援。

3月4日

瀏陽派出2名醫護人員支援長沙

瀏陽市人民醫院的徐豔、喻麗輝前往長沙市公共救治中心進行支援。

3月7日

瀏陽派出1名醫護人員支援長沙

瀏陽市人民醫院的邵會敏前往長沙市公共救治中心進行支援。

4月22日

瀏陽馳援武漢的第二批11名醫護人員回瀏

至此,瀏陽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全部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