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挖掘一個學生的潛質,讓他的成績更進一步?

丟姑娘的手絹


首先我認為任何一位學生,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每個人在每個時期身上都有各種潛質的存在,而如何挖掘學生們的各種潛質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這種事情單靠老師、家長又或者是社會都是很難做到的。

但是題主提出來的是“讓他的成績更進一步”這樣的目標,那麼在我看來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還是可以做得到的,當然,具體能夠更進一步到什麼程度,這個還不好說——因為影響一位學生成績的因素還是很多的。

讓“自信”驅動內動力

低學段的時候往往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的差異並不是特別大,但是隨著學段升高、所學知識難度、廣度增加,被動學習或者缺少學習主動性的學習方式往往最終的成績會跟一個人的“天賦”掛鉤。

現實中一個人或許在某個科目上有不錯的天賦,但是門門都有的可能性卻並不大。所以現實中我們比較常見的情況還是:成績和一個人的努力程度成正比關係。

而一個人的努力程度,往往又跟他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的主動性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

激發孩子的學習內動力是解決他們成績問題的可以說是終極目標——因為只有他足夠的主動,才有可能提高明顯。

培養內動力靠說教、打罵只治標不治本,甚至就連“標”往往也治不好。所以往往付出很多收效卻並不大。事實上最容易做到的方法其實並不難——提高自信心是解決問題的首要任務。

這裡的“自信”是指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有自信,是他們相信自己是能夠學好的,而不是還沒去做就已經“承認”自己不行,現實中我們總是會見到有不少人說自己“我就說學不好xx”,還沒去做或者之前做了一點努力但是還沒等出成績就主動放棄了!這種情況你即便告訴他再多的學習方法都是沒用的,因為他壓根就不相信自己能夠做的到。


如何提高自信心?

事實證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勵志故事”、“別人家的孩子”、通過批評期待孩子“知恥後勇”等等方式對於大多數需要提高成績的孩子而言往往只會引起他們更大的排斥、牴觸情緒。所以這種方式我是從來不建議的。

我得建議是儘量從孩子身上找到其閃光點——任何一個人他都有自己比較優秀的一面,即便這分優秀可能不是最最優秀的也沒有關係,因為“進步”是可以分階段的,我們沒有必要給後進的學生第一個目標就定到排名前幾不是嗎?

讓事實說話,讓事實提高自信!

1、分析這份優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因為自己喜歡,還是因為自己投入的精力多一些,還是因為老師又或者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方法比較合適等等。

2、將有待提高的科目與之對比,分析想要學好需要的準備工作,而這些工作自己是能夠做的到的,因為他們其他的優點已經證明了自己是有這個能力的。

這些事情不是靠說教去做,而是需要孩子自己去分析出來,因為只有他自己代入的去思考的時候他才會相信最終的“真相”就是這樣的,否則知識聽我們說的,那麼往往他們只會覺得“雖然有道理,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選好切入點,以點帶面,以面圍“點”

其實,學習這件事情孩子的“成績”簡單來看是由幾門課程組合而成,想要提高成績對於不同的目標(成績的高低)是有不同的策略的,並不一定需要“全面開花”。想要提高一個孩子的成績,我們也是可以分佈進行的,比如先從最弱的科目入手,這樣見效最快,也更容易提高信心。如果一下整一個全面開花,門門都去搞,那麼極有可能因為精力的分散而導致提高不明顯,最終還是會挫傷自信。

我們總是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成績差的學生自己素質比較強。

我真的不這麼認為,我反而覺得成績差的孩子其實會更加對成績這個問題敏感。正是因為他們很難在成績上讓自己得到滿足感,所以才會在其他事情是適當青春的活力——好吧,很有可能就是“刷存在”。因為誰也不想被無視、忽視,也許有的人在乎的是老師怎麼看,有些人在乎的是家長怎麼看,有些則是在乎同學怎麼看,而還有一些可能僅僅是在乎某個或者某幾個人人怎麼看……

所以我這裡說的“以點帶面”不光是指一個人的科目學習!其實還是“以一個人帶動大家”。

舉一個例子:學生A成績不理想,題主想提高他的成績,但是正常來說A身邊還會有其他一些成績並不好的同學,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只是想提高他一個人的成績,那麼這個難度真的會太大了,說不定A會因為自己如果太過努力反而成了對“朋友”的“背叛”……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夠或者大多數人都能夠有一個想要變得更好的認識,那麼這件事情就比較容易達到更好的效果了。

所以在想提高一個孩子的成績時候,我們不能僅僅只是盯著這一個孩子的身上找問題,上面還僅僅是同學、朋友的問題,有的還會有家長、男女朋友、社會等問題,所以如果只是對一個人進行各種教育,很多時候效果並不會那麼的理想,而原因除了這一個人一身的問題之外,也跟他的“圈子”給他的各種阻力密不可分。

沒有計劃性,沒有持續性,沒有約束,一切白費

千萬不要指望“洗腦”、“激勵”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學習是一個持久的過程,勇氣、自信這些東西是很容易被各種不會做、不理解、低分打回原形的。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一定要提前預案成績提高需要一個過程,一定要及時督促,不要以為你跟孩子聊兩次天、談兩次心就能改變他,這種橋段只有電視劇裡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真的打算做這事兒就一定要做好長期準備!

最後我想說的是:理論永遠都比現實說的容易,可是為什麼那麼多的理論無法轉換成一個有一個的成功案例呢?往往不是一個人不夠努力,而是一個人不能夠把所有人都調動起來、所有資源都整合起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只有把所有能“團結”起來的力量都集合起來,然後攥成一個拳頭,這樣才會更有力量、更有效果!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作為一個英語培訓老師,我真的有很多要說的話。

來我這裡培訓的多數都是在學校英語成績特差的,一般不高於40分,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補習過了,毫無效果才被介紹到我這裡,有的是被家長合夥拽進屋子來的,一般一個月之後就會看到成績翻翻的漲。

這麼多年我肯定教過幾百個孩子,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長足的進步,只有一個孩子沒有成功,他對語言沒有任何的天分,不要說英語,你和他說一句中文家常話他也很困惑,語言真的不是他的菜。

但其他的孩子就不同了,一般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是從剛開始英語學習的時候基礎就特別的薄弱,有的是因為英語老師曾經傷過他的自尊心於是抗拒學英語,有的是因為開始學習的時候貪玩沒跟上,後期越積累越多就只能放棄,有的是因為沒有方法,力氣下了一大堆卻看不到成效,所以每個孩子問題不同,就要因人而異,對症治療。

挖掘孩子對某個學科的潛力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孩子,現在孩子都成熟的早,特別敏感,要給他充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他學習的願望。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喜歡英語,其實他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因為他這科學的不好,分數低沒面子,如果他成績上來了,在班級名列前茅甚至第一,他就會對這個學科感興趣,不讓學都不行。

曾經有一箇中學的小姑娘三十多分的水平,兩個月之後漲到一百多分(總分120分),於是曾經最討厭英語的姑娘開始每天就是抱著英語教材學習,必須得家長提醒她:姑娘啊,你學一下別的學科吧。

綜上所述,如果你的孩子某一科薄弱,並不說明他就在這個學科上不可救藥,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人才不適合學習,多數人都是沒有掌握方法,家長就要耐心的幫助孩子找到學習方法,獲得更大的提高。


月輪皎皎


想挖掘一個學生的潛質,必須調動他的積極性,想辦法鼓勵孩子堅持下去,才能有效提高他的成績。在我小孩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注意激發她內心的渴望。當年我想讓她學畫畫的時候,我不是急著把她送到繪畫班,而是讓她多看她感興趣的圖畫,然後告訴孩子,通過學習和努力,她自己也可以畫的這麼漂亮。小孩的眼神告訴我,我的初步目的達到了。接下來我也沒有急著送她去繪畫班,而是設計了一個讓她努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務,並告訴她,如果她能做到,就獎勵她去學繪畫。小孩很努力的完成任務後,就順理成章地去學畫畫了。當她有點想要放棄繪畫的苗頭時,我又在恰當的時機,嚴厲地說,如果她在某方面再表現不好,我就不再讓她去學畫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有厭倦期,堅持下去就好了。我小孩覺得學畫畫是好事,是她經過努力辛苦爭取到的機會,自己就乖乖去繪畫班好好學習了。


初中英語語法和新概念


讓孩子的潛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成績達到最好,是每一個家長熱切盼望的。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這個時候,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尤為重要。
我們可以把學生分類,按照類別專項突破,發掘潛力

第一類學生,是成績前列的學生,這些學生成績夠好,我們重點是把成績再‘拔尖’,這些學生基礎不用強調,只要分析卷子中個別的弱項,把弱項挑出來,專門訓練,例如:有的學生語文已經達到一百多分了,但是古文閱讀是每次考試丟分較多的弱項,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專門訓練古文題,做總結找規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個孩子肯定會在原有分數上進行提升。

第二類是一般學生,這類學生成績一般,發掘潛力的任務,是把成績提高一個檔次,相比第一類學生,他們弱項的類型會多,先挑出有幾類來,然後根據根據提分快慢排序,先專項訓練提分快的題型,然後逐項突破,這類學生需要的時間相對來說要長一點,但是隻要堅持,肯定會有提升。

第三類學生,成績很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基礎薄弱,我們重點是基礎題型的訓練,另外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的信心,提起學習的興趣,在題型上避難就易,難得題型不練,針對基礎知識加強訓練,比如:生字詞 古詩詞默寫 仿寫作文等等,基礎題型掌握起來較容易,也容易讓孩子增強自信心。

總之,發掘潛力,要分析孩子屬於哪一類,有的放矢才能有目標,訓練有針對性,才能更有效,所以發掘潛力前的評估更重要,有準確的評估,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更好的發掘潛力,提升成績!


十指點中考


我們對學生潛質的挖掘,也就是學生潛能訓練研究了十多年,越研究越發現一個學生的潛質是無窮的。那麼挖掘學生潛質,我們會進行如下的激發訓練:

一、身體的訓練

身體訓練是潛質訓練的基礎,是為學生髮展提供保證的。學生的身體不好,想開發潛能就等於是痴人說夢一樣。

在身體訓練上面我們一般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內容:

1、飲食合理。飲食合理就是指給學生提供合理營養、合理搭配的水和食物,吃乾淨的食物,喝乾淨的水。現在很多學生沒事就吃零食,實際是對身體產生傷害的重要渠道。我們不建議孩子吃太多的零食,但建議學生多吃水果、蔬菜,葷素搭配合理,少喝各種帶顏色的飲料,不直接喝自來水,儘量喝乾淨的水。

2、作息合理。作息合理就是學習和休息要合理,學習不能太累,無節制,精力消耗過度;休息又沒有休息夠,精力補充不足。現在消耗精力比較大的一個途徑除了學習外,就是各種電子產品的使用、遊戲的沉迷,會大量消耗學生的精神,會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集中精力學習。這類電子產品要引起家長和學生的注意。

3、運動合理。運動是助長人精力非常實用的一個方法,是調節學生學習狀態必不可少的。運動也講究中庸的原則,不能太過,累得不能行動;也不能沒效果,一點汗也沒有。運動合理的感覺,就是運動完後,精力比沒有運動前要感覺旺盛,不覺得多累的感覺。

二、用心學習

我們古聖先賢,對學習還是進行了認真細緻的研究,他們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們學習的核心:用心學習。身體健康有精力後,學習不是用腦袋來學習,而是用心去學習。用心就是專注,就是一心一意,就是在做學習相關的事情之外,要保留一分注意力在自己的心上。

那就有人問心在哪裡啊?我們可以從心窩這個詞語中得出心在哪裡:雞窩就是雞住的地方,狗窩就是狗住的地方,那心窩就是心住的地方。

也就是說我們學習的同時,要保留一分注意力在心窩處,感覺我們心上的感覺。我們心上的感覺會有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在不同的情緒下,學習狀態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我們情緒急躁的時候,當我們大喜大悲的時候,當我們激動無比的時候,當我們慌亂無神的時候……這些狀態下,我們是無法進入學習狀態的。

用心學習,就是要心平氣和的學習,要做到心平氣和,就要把一絲注意力放到我們的心上。有一分注意力在心上的時候,我們自己就能清晰感覺到自己的心頭的感覺,就能體會到內心的各種感受。沒有情緒的時候,就處於心平的狀態;有情緒的時候,注意力往心頭一看,不去攀附情緒、不助長情緒,也不阻礙情緒的發生,就看著情緒的發生的感覺就是氣和的狀態。

只要做到心平氣和,就做到了用心學習。

三、大腦的訓練

大腦的訓練是訓練學生靈活使用大腦的能力,包括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六個層面的內容。前面三個是底層基礎的訓練,後面三個是高級思維能力的訓練。

大腦訓練,要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

訓練記憶力可以訓練學生的背課文、背公式、背經典等內容來訓練。先記下來,然後再檢測學生快速背出來的能力,用計時統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做好記錄,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記憶效果。記憶不是記下來了就真的記住了,要通過快速背出來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

大腦訓練,要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訓練通過閱讀來訓練。讓學生大量的去閱讀,通過大量內容的吸收輸入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聯結能力。理解的本質就是聯結,一個內容與另一個內容之間的聯繫梳理就是理解。閱讀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聯結,對學生理解能力訓練非常有用。

大腦訓練,要訓練學生的應用能力

應用能力,就是學習的遷移能力。比如基礎知識用到考試中來,應用於考試的能力。學生獲得更高的成績其實才只是大腦訓練的第三個層次,屬於基礎的潛能訓練。

如果有可能,我們更建議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這樣對學生來說,知識就變活了。

大腦訓練,要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就是人高級思維能力第一個層次的內容,實際就是邏輯分析能力,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這個內容我們可以訓練學生大量的寫作文、演講表演、畫邏輯結構圖來提升分析思維能力。

大腦訓練,要訓練學生的評價能力

評價能力就是一個人判斷決策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維的訓練。這就需要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辨別是非對錯,分清善惡真假。評價能力可以從辯論、寫評論等方式來訓練。

大腦訓練,要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能力是最高級的一個思維能力,可以通過項目研究來進行。訓練學生選題、調查、對比、寫論文等能力,在具體的科學研究中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結束語

學生潛質的挖掘要從身體、心靈、大腦三個方面去著手。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成績只是學生潛能、潛質訓練中的一個小小內容而已,所以我們不要把成績的地位看得太高了,成績的提升只是順帶的。

有了身、心、腦三個方面的訓練體系作為參考,我們就要合理地去評價一個學生的成就,這樣對學生的發展才是最有效的。


童教雷鳴


現在的教育,厄殺了不少天才!!!

愛迪生就是小學時被他的老師趕出教室,學校的一個失學的孩子!

好在他的母親發現了他的天才!

自己在家教!

天才沒有被埋未……!!!

發揮人的潛能!智慧!!!

很有必要……!!!



朱群老師四公專頁


不斷表揚,他的潛力一定會發揮!

當年愛因斯坦,成績很差!老師寫了一封信給家長,讓他退學!

他媽媽又是怎麼說的呢?她說,你是天才,只有天才才能教你,我們轉學。就是這句話讓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英雄拒絕黃昏


教育的四重境界:

知識之境:課本知識是孩子學習的全部。

精神之境:精神誘導孩子進行知識學習。

興趣之境:孩子以興趣為中心進行學習。

天賦之境:孩子以天賦異稟的引導學習。

我們的教育在什麼境界?

郝峰濤,2020.01.03


大道者至簡


我也不知道!


3159762608


每個孩子都是藏在水底的珍珠,時間是父母的用心。孩子能力一般包括三個方面:身體、認知、情緒和社會性。0-2歲是孩子身體和大腦發展的高峰期,2-6歲是認知(包括語言)能力的快速發展期,6-11歲是情緒和社會化的養成為主。由於情緒和社會化在孩子未來的時光中,具有一定可塑性,因此,孩子認知和語言潛力的發掘應該在6左右或者以後。

認知能力分為很多種:

1.語言能力:對詞語的聲音、韻律、意義和語言功能很敏感。擅長語言的孩子,以後可以從事記者、作家等職業;

2.邏輯數學能力:對邏輯或數字信息敏感並有較強的探查能力,善於做出多步驟的邏輯推理。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孩子2-6歲為前運算階段,可以開始培養數字和邏輯能力。6-11歲為具體運算階段,11歲以後為形式運算階段(更抽象),每個階段打好基礎,有益於孩子在進入抽象階段時候,更加靈活思考;

3.音樂能力:能欣賞並表現音樂的音高、音調、節奏和藝術美感。孩子擅長音樂能力,可以考慮的職業為演奏家或者作曲家;

4.空間能力:能準確感知視覺-空間世界,在感知基礎上轉換。如雕塑和航海相關職業,孩子空間能力與右腦和左手有關,從小左利手的孩子,空間想象能力較強。有意識的培養左利手,也能鍛鍊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深謀遠慮的能力。

5.自然能力,能夠對各種動物、礦物和植物進行識別和分類。具有這種興趣的孩子,也是生物學家的好苗頭。

當然除了認知能力之外,孩子的智力還包括人際交往能力,責任心和同理心。身體運動能力,耐力、爆發力、平衡能力、協調性等。最重要的還有自我認知的能力,以及生活中的自律。

發掘孩子的潛力,才能在一天24小時,孩子有限的時間中,取其所長,補其所短。國外有個著名的心理測試:MBTI職業性格測試,99道簡單的問題,主要測出的是孩子適合的職業方向。但是,可能12歲左右的孩子測試,更合適的一些,因為需要認知、情緒/社會性的相對穩定,對於孩子以後選擇學習專業,以及職業方向,有比較科學的參考意義。未雨綢繆,才能效率更高。

天才兒童是永遠的話題。在發展心理學中,天才兒童往往具有較強的創造力,涉及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但是,天才往往在少數幾個領域具有天賦,全面發展的比較少。即便這樣,天賦也離不開教養,需要充滿關愛的家庭,以及父母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社會接觸,發掘孩子的潛質。最重要的是,父母為孩子做努力生活的榜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對孩子的認知和能力挖掘,是一個長達10年,甚至更久遠的心血付出,當我們在時光中老去,這也是人生最美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