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羅永浩做直播,這次能翻身嗎,普通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過去的一年,羅永浩的日子不太好過,一度登上限制消費名單。

錘子手機敗了,電子菸禁了,新項目鯊紋抗菌技術也涼了。

羅永浩寫了《一個“老賴”CEO的自白》,坦言還有3億的債務,一定會還債,就算是以“賣藝”的方式。

雖然聽起來,羅永浩對“賣藝”還有些不情不願,但很有可能這才是最適合他的風口。

因為過去這一年,最火的風口不得不提視頻直播帶貨。

據央視財經,去年“帶貨一哥”的李佳琦賺了將近2億元,這個數字超過當時一半以上的A股公司全年盈利。

一點也不比李佳琦人氣差的直播一姐薇婭同樣賺得盆滿缽滿。

而論起知名度和影響力,羅永浩作為出名多年的網絡名人,一點不比這兩位差。

不管大家是否認可羅永浩的公司或產品,但大家都承認他很有超高的演講天分。

羅永浩做直播,這次能翻身嗎,普通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羅永浩能在數萬觀眾面前侃侃而談,能把產品發佈會辦的像相聲大會一樣,絕非一般人能做到。

羅永浩在鳥巢的發佈會曾賣出了3.7萬張票,這場發佈會僅門票收入就高達400多萬元。

在一次訪談中,自稱“首席忽悠官”的羅永浩就談到,很多投資人看重的是他開發佈會時的“轟動效應”,認為由他發佈產品可以產生兩三億的營銷價值。

投資人的眼光是精明的,他們早就看到了羅永浩身上最大的價值,根本不是他打造的各種產品。

而羅永浩一直不自知,或者說雖然知道,但不願意當個“賣藝”的。

這多少有些偏見,在直播盛行的今天,就連許多縣市的一把手領導都紛紛直播帶貨,給當地特產做起了引流代言。

能吸引人關注,把貨賣出去是本事,只要不坑不騙,嚴把產品質量關,就能實現導購、商家和消費者的多贏。

羅永浩估計也認清了這點,二月份搞了一波投票,調查粉絲們看直播的興趣以及通過直播購物的意願。

羅永浩做直播,這次能翻身嗎,普通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最近羅永浩在微博上稱自己將開始定期直播。

羅永浩做直播,這次能翻身嗎,普通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羅永浩表示,自己沒有接廣告,只是幫朋友轉發一些好東西而已,不接廣告也不是清高,主要是嫌錢少,還有就是對東西太挑剔。

在互聯網下半場,流量越來越稀缺,作為最初代的“網紅”,直播帶貨有可能才是羅永浩最大的機會。

羅永浩為什麼這麼多年創業總是不順利,我覺得是因為他沒有呆在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是股神巴菲特最看中的能力之一,指的是做自己擅長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巴菲特經常說:我們跨不過七英尺高的欄,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對面有豐厚回報的欄,所以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難題。

對很多人來說,能吸引幾萬人來聽自己的演講難比登天。

但對羅永浩來說輕而易舉,因為這正是他的能力圈所在。

他要做的就是呆在自己的能力圈,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而不是進入別人的能力圈挑戰別人。

雷軍清楚這點,所以他不會和羅永浩比演講,但羅永浩沒想明白,一心想找雷軍比做手機。

羅永浩做直播,這次能翻身嗎,普通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很多人說現在都說要走出舒適區,羅永浩這不就是走出舒適區嗎?

這個理解完全錯了,走出舒適區,和呆在能力圈不是矛盾的兩件事,而是一脈相承,相輔相成。

走出舒適區,說的是不斷探索提高自己能力圈的邊界。

比如你擅長跨越一英尺高的欄,跨欄就是你的能力圈。

走出舒適區是指通過鍛鍊,試著挑戰比一英尺欄再高一些的欄,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而不是說換個方式,在跨欄上稍微有些優勢,就開始嘗試長跑,或者游泳。

羅永浩做直播,這次能翻身嗎,普通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對羅永浩來說,走出舒適區不是指做手機,或者做電子煙,而是拓展自己能力圈的邊界。

比如從在大舞臺上對著幾萬人演講,變成對著小屏幕,對著幾十萬,幾百萬人直播。

對大多數人來說,成功的關鍵就是認清自己的優勢,抵禦住各種誘惑,呆在自己的能力圈裡。

很多人覺得做到這個很簡單,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羅永浩這樣的聰明人都沒做到,對其他人也不是容易事。

只要能呆在自己的能力圈,多半都會發展的不錯。

如果能呆在能力圈的同時,嘗試走出舒適區,拓展自己能力圈的邊界,讓自己的能力圈越來越大,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了。

羅永浩能否打個翻身仗,就看他接下來的動作了。

如果他開始定期直播,全身投入,翻身之日指日可待。

如果他又想到什麼風口,什麼新技術,又開一個聲勢浩大的發佈會,推出什麼新產品,估計還是很懸。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