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分裂時期,在這個動盪的時代,有很多人飽受戰亂之苦,嚐盡天下之痛。但是這個時代也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百家爭鳴。中華文化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動盪的時期被不斷豐富的。今天聊一下諸子百家中的兵家的代表人物——龐涓和孫臏。他們是同門師兄弟,卻反目成仇,那麼他們是怎樣反目成仇的呢、又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反目成仇的呢?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孫臏和龐涓

孫臏是衛國的貴族,年少時期拜著名的鬼谷子為老師,在求學期間,他遇到了他人生中最不該遇到的人——龐涓。兩個人都有要做一番事業的決心,於是兩個人談話非常投機,經常在一起切磋學問,是真真正正的好朋友。並且兩人結拜為異姓兄弟,孫臏為兄,龐涓為弟。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將軍檢閱軍隊

在跟隨鬼谷子學習一段時間後,在一次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覺著自己學習的已經差不多了,而且他也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在臨行前,而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尚未精熟,還想進一步深造;另外,也捨不得離開老師,就表示先不出山。龐涓臨行前,對孫斌說:“我們兩人八拜之交,如果我能得到魏王的重用,一定會回來找你的,到時我們兄弟一同富裕。”最後龐涓還真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接到了魏國。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龐涓劇照

龐涓到魏國之後,指揮了幾場戰爭,並且真的得到了魏王的重用,可是龐涓這時想到了孫臏。他覺著孫臏的能力比自己高,只有把他除掉,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於是把孫臏騙到魏國,並且把孫臏的膝蓋挖掉,在臉上刺字。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孫臏劇照

發生了這種事情,孫臏想到了死亡,但是他想到陷害自己的龐涓仍然逍遙在世間,他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他要報仇,他要為自己的膝蓋討回公道,讓陷害自己的龐涓付出應有的代價。於是,他逃到了齊國,在齊國做軍師。

齊國的田忌他非常喜歡和當時的齊國貴公子們賽馬,可是由於自己的馬耐力不夠,通常輸得很慘,可是這時候正巧遇到了在他府上做客的孫臏,於是孫臏給他出個主意,通過變換賽馬的次序,田忌贏得了賽馬比賽。就這樣孫臏開始為田忌出謀劃策。由於不能再做將軍了,孫臏不能親自為自己報仇,於是等待時機,向龐涓報仇。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孫臏等到了機會。又過了幾年,龐涓率領軍隊攻打韓國,這時候韓國也向齊國求援,齊王仍舊命令田做將軍、孫臏為軍師出兵救援韓國,在救援韓國的道路上,孫臏通過不斷減少自己士兵做飯所使用的爐灶的數量來迷惑龐涓,讓龐涓認為齊國軍隊都是膽小怕事,已經有出現了很多的逃兵。

最終孫臏成功迷惑了龐涓,龐涓認為大部分齊軍都已經逃脫,所以他拋下了自己的步兵,只率領自己的騎兵進行追擊。追擊到一個叫馬陵的地方的時候,再次遭遇了孫臏的埋伏,這一次龐涓沒有那麼幸運,他被亂箭齊發的齊軍射死在馬陵道上。孫臏終於大仇得報。

本是同門師兄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他們反目成仇

馬陵古道遺址

如果從現在的角度上,身為同門師兄弟,就應該互幫互助,有些同門師兄弟甚至比親兄弟還要親。而孫臏和龐涓為什麼會發展成這種地步呢?

主要有兩點原因:一、在當時那種禮崩樂壞的社會大潮下,每個人都想飛黃騰達,成就一番事業。二、龐涓的個人素質,龐涓嫉妒心太強,自身能力較弱,就不能見到別人超過自己,所以他才會對孫臏做出這種事。從孫臏的角度來講,自己好不容易學有所成,準備下山施展拳腳,可是卻遇到這種事情。作為一個有血性的男人,孫臏為自己報仇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這些就是孫臏和龐涓的故事,以及他們關係破裂的原因。親愛的讀者們如果有什麼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