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阿里有一個支付寶,騰訊為什麼不把財付通設計成一款類似的app?

鄉村小院1995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思考,騰訊以前是做QQ的,後來做出了微信,微信幾乎變成人手一款的社交APP,為什麼阿里巴巴不做一款類似微信的APP呢?

其實阿里巴巴還真的做了,在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類似的移動社交平臺,叫來往,阿雲還親自為這款APP站臺,在裡面註冊了賬號叫“風清揚”,經常發不少小視頻,還拉了李連杰入駐,也是經常在發視頻,當時阿里巴巴還給員工下達了下載註冊用戶數,從每個員工開始“來往”。

然後,現在大家還看到這款APP嗎?早已石沉大海,那麼我們想,微信其實也只不過是一款社交APP而已,阿里巴巴完全可以開發出一樣功能的APP推廣,但事實證明確實不行。你再比如新浪微博社交用戶也很多了,但是當年包括網易、騰訊、搜狐全部都有自家微博,最後也是紛紛關掉了。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可以投入最大的精力,騰訊做到了社交的最大,即便是阿里巴巴投入開發相同的社交軟件,也很難撼動這個位置。

支付寶從一開始就獨立出來,並且當時螞蟻金服也從阿里巴巴分拆出來,利用阿里的技術全面實施金融科技戰略,這是資金和時間的沉澱,如果騰訊推出一個財付通,和支付寶類似的功能,大家也未必會雲下載財付通,這和阿里巴巴推出的來往是一個道理。

所以阿里巴巴和騰訊之間,只能守住自己的主戰場,在上面去疊加新的應用場景。比如說支付寶上面也可以加好友,也可以建群,也有生活圈,雖然無法做到像微信一樣的規模,但總是能有一定的增量。同樣的微信做好社交,然後把支付功能整合到微信上面,也能帶來增加,這對雙方都是最佳的戰略選擇。


財經宋建文


有財付通的獨立APP,但是已經涼了。因為沒有足夠的使用場景支撐。

推廣一個APP的成本其實是很高的,你看以前阿里年年雙十一,就是猛推自家的天貓APP,但是用戶不買賬,雙十一過後,天貓APP日活還是狂降,因為用戶始終習慣用淘寶APP。既然淘寶就能買天貓的東西,我何必再裝個天貓呢,同理聚划算APP的處境也很尷尬。所以你看阿里現在也不怎麼推了。

其實早年支付寶APP的日活使用量也很低的。阿里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氣推,但是用戶覺得淘寶購物反正內嵌了支付寶支付,再裝個獨立的沒啥用。但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用戶才慢慢開始接受支付寶APP,因為你不可能讓用戶打開淘寶掃碼支付。再加上種樹養雞兩個日活大殺器,支付寶APP總算做起來了。

相比之下,財付通的使用場景太有限了,該有的功能,基本被微信支付和微信小程序覆蓋了。何必還要花精力做個獨立APP並且花錢推廣呢。

另外公司戰略和產品線也不同,嚴格意義上說,淘寶是支付寶的客戶。而微信支付和QQ支付又是財付通的客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財付通自己單推一個APP意義不大。



碼農那點事


目前國內的金融科技業務龍頭老大,不外乎阿里巴巴和騰訊。僅從第三方支付份額來看,截至2019年2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仍然維持著壟斷地位,分別佔據了54.2%和39.5%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佔了第市場總份額的93.7%,而支付寶更是穩居第一。

騰訊沒有把財付通做成類似支付寶的APP的原因,首先,騰訊能順利進軍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還是有賴於阿里巴巴改變了用戶的支付習慣這一鋪墊,再加上微信巨大的流量和用戶粘度共同作用才能在後來急起直追,這幾年使用微信支付的人數迅速增加,甚至有超越支付寶的趨勢。

其實現在財付通已經和支付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更多的用戶還是傾向於選擇支付寶作為閒錢理財的平臺。騰訊起家的根本在泛娛樂領域,比如即時通訊、遊戲等,而支付寶從一開始就是獨立的APP,並且幾年前螞蟻金服也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利用阿里的技術全面實施金融科技戰略,為支付寶保駕護航,這是支付寶的老本行,這些資金和時間的沉澱讓阿里的理財服務更專業,更被信賴。財付通的崛起靠的是於即時通訊工具帶來的龐大用戶基礎,在安全、專業方面和支付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推廣一個APP的成本很高。每年雙十一,阿里都在猛推自家天貓,但是雙十一一後,天貓的日活就狂降,既然淘寶能買天貓的東西,何必再裝個天貓,誰願意手機裡裝一堆重複的APP。同樣的聚划算處境更加尷尬,現在阿里都不怎麼推了。

早年阿里推支付寶的時候也是花了很大功夫,想讓用戶在淘寶之外再接受一個支付寶,一開始用戶並不買賬。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支付寶的好處漸漸顯現,功能也越來越多,才被用戶慢慢接受,再加上種樹養雞兩個日活大殺器,支付寶客戶粘度越來越高。

相比之下,財付通的使用場景就太有限了。該有的功能,微信支付和小程已經序覆蓋了真的沒有必要再花錢搞無謂的重複性勞動。

最後,反過來思考,為什麼阿里巴巴沒有一款類似微信的APP。

其實阿里巴巴還真做過。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來往”,一個類似微信的移動社交平臺。馬雲親自為站臺,還拉了李連杰等很多大咖入駐,阿里的員工獎金還和下載用戶數掛鉤。最後“來往”石沉大海,根本沒幾個人知道。再比如微博,當年騰訊、網易、搜狐全部都開了微博功能,最後都敵不過新浪,紛紛退出了。

所以說,阿里巴巴和騰訊只要守住自己的主戰場,再去疊加新的應用場景就夠了。每個公司都投入最大的精力做自己擅長的事,到最後就無人能敵了。騰訊能把所有功能整合在同一個APP,就是騰訊最大的好處。

不過呢,隨著兩家企業版圖的擴張、涉及領域的擴大,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重疊的業務,利益衝突在所難免。現在除了移動支付,在城市服務方面、生活服務方面雙方已經開始新一輪的搶地盤了。

總之,良性競爭是一件好事,激發企業的創新動力,保持企業發展的活力,作出好產品、好服務,最終受益的都是消費者。


50計劃


支付寶座位中國移動支付的先驅,為用戶使用移動支付做到了鋪墊的作用。

騰訊餵了在移動支付領域快速跟上支付寶的份額,選了一天相對容易的路,畢竟微信有那麼多的擁護基礎,那麼有用戶就會有支付的需求,所以這是一條可以追跑支付寶的捷徑,而且是自己的,騰訊不可能放棄最簡單粗暴的優勢,重新開始,只需要讓微信用戶的支付需求釋放出來就可以,這樣做無疑是正確的。


天機老人徒弟


對於這個問題,要先弄明白支付寶是怎麼誕生的。

支付寶的誕生

支付寶的誕生主要是因為最開始阿里做電商平臺,有一個巨大的瓶頸,就是客戶和商家的信任問題,客戶不敢直接銀行卡給商家轉錢,萬一不發貨是騙子怎麼辦?商家也不敢發貨,萬一客戶不給錢怎麼辦,或者商品弄壞了不賠怎麼辦?

支付寶最開始就是未來解決信任問題,相當於做了一個第三方的擔保,客戶的錢先到支付寶裡,雙方達成交易確定沒問題之後,阿里巴巴再將支付寶的錢給商家。

漸漸的,人們習慣了在網上購物,漸漸的也就習慣了用支付寶支付。然後支付寶現在又可以線下支付消費,人們對支付寶的依賴程度就非常高了。

財付通的無奈

財付通類似於騰訊的支付寶,由於阿里搶佔先機把電商平臺做了起來,財付通的就變的有些雞肋,因為財付通本質上也是幫助商家和買家完成交易的第三方擔保,阿里的電商這麼多年也沒做出一個真正的大平臺與淘寶天貓競爭,就包括微信的微店也沒有太整起來,財付通就變的很尷尬,更多的是用於QQ的買Q幣等業務,再加上騰訊的微信支付更加普及實用,大家習慣於用微信,而且微信已經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財付通從2005年就誕生了,14年在QQ、噹噹的幫助下都沒有壯大起來,在單獨開闢個APP那真的是划不來、也不看好。


綜上,騰訊並沒有必要也沒有理由把財付通做成APP。


愛金融的騎士


騰訊為什麼不把財付通設計成一款支付金融app?

這個其實是由多種原因的;

先入為主。

大家都知道騰訊是做信息交易流類的,遊戲研發類的,而阿里更多的是隻互聯網支付,互聯網信息,互聯網金融類的。

所以,阿里不會貿然進入遊戲和通信領域,而騰訊也不會貿然進入互聯網支付領域。

因為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精力你也無法擠掉對方,這是一筆虧本買賣。因此不是騰訊不願意把財付通設計成一款類似支付寶的app,而是就算你花大量的資金去做了,支付寶都是一個先入為主的優勢,分分鐘可以把你幹了。

同樣的,阿里巴巴為什麼不大張旗鼓的進軍遊戲產業呢?因為騰訊也可以分分鐘把你粘出局。

這就所謂的“術業有專攻”!

要知道,現在阿里巴巴的生態是非常強的,可以說是互聯網裡的老大。其中達摩院、阿里雲、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以及菜鳥聯盟等,都是打造者線上和線下霸主的地位。

而對於騰訊來說, 他的優勢在於微信和遊戲,但是這兩年裡遊戲產業的收入佔比明顯下滑,逼迫著騰訊不得不向互聯網進軍。

所以,未來的趨勢就是,如果騰訊還是抱著“社交”和“遊戲”而不去改革,升級,拓展,那麼與阿里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不得不說,馬雲的佈局確實厲害!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阿里、騰訊的較量其實已經由來已久,他們兩個互聯網巨頭之間的博弈和硝煙也一直沒有消停過。


現在的理財通、財付通其實已經和支付寶沒有太大的差異了



騰訊順利進軍支付、金融領域,還是依託於阿里前期給用戶帶來的支付習慣和認知基礎改變,憑藉微信巨大的用戶流量和使用粘性達到了後來居上的作用,這幾年使用微信支付的人數大舉超過了支付寶,作為商家這一點感觸應該是很深的。


我們可以看看下圖理財通現在的版面,其實和支付寶【理財】界面所具有的功能、模塊差不多,可以購買貨幣基金、可以進行基金的配置,當然也可以買入定期理財產品。可以說支付寶具備的理財功能,現在的理財通也基本都具備。




雖然騰訊的理財通已經能夠提供給用戶和支付寶幾乎一樣的理財服務,但是更多的用戶還是更傾向於選擇支付寶作為閒錢理財的平臺。至少浮雲君身邊的朋友都是這樣做的。


為什麼大家更傾向於選擇支付寶的平臺進行理財呢?


因為支付也好、金融服務也罷,都是支付寶的老本行,這款 app 本身的作用就是為了給用戶提供一些金融服務。他們做理財更專業 ,也更值得信賴。



之所以理財通能得到用戶青睞,很大程度上也是依仗於即時通訊工具賦予它龐大的用戶基礎。在安全性、專業性上和麵世更早的支付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家更加信賴支付寶也是可以理解的。


阿里已經在港股上市了,浮雲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兩大巨頭之間的較量和博弈也會更加頻繁。對於我們普通用戶而言,這其實也是一個好事情,通過競爭能夠提供給我們更優質的服務,更低的成本,不是挺好嗎?



總結

騰訊立足的根本在於泛娛樂領域,比如即時通訊、遊戲;阿里立足的根基在互聯網金融、實體科技領域,比如支付、網絡購物、達摩院。


但是隨著兩大企業版圖的擴張、涉及領域的擴大,未來的業務肯定會有更多的重疊,相互之間的利益衝突也會逐漸增多。


競爭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能激發企業的創新,保持發展的活力。浮雲君相信在騰訊、阿里兩大科技企業的帶領下,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有更多質的改變。


浮雲財經觀


社交屬性,是人類生活中的剛需。

這是騰訊的QQ和微信這類即時通訊工具,為什麼具有超高的使用率的重要原因。

所以,騰訊並不需要重新開發一個獨立的APP軟件,去承載新的業務需求,比如說支付功能,購物功能。因為所有的業務需求都可以在微信這款軟件中去實現,這當然也包括理財需求的財付通業務了。

阿里的尷尬之之處就是他的軟件是沒有社交功能的,所以不同的業務需要不同的軟件去支持。購物要用阿里巴巴支付,需要使用支付寶。

美女們買買買的需求雖然強勁,但聊天還是需要用微信的。

阿里認識到了社交的不足,推出過一款叫來往的軟件,但人們先入為主的使用習慣,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來往也沒有什麼市場了。

希望這個回答能讓你滿意!


旁解生活與投資


微信這種社交+支付功能,比單純支付功能的支付寶高明,微信支付兩年就跟十年的支付寶平起平坐,就證明了,如果不是有淘寶,支付寶已經被淘汰了。


用戶88829155605


阿里有一個支付寶,騰訊為什麼不把財付通設計成一款類似的app?這主要是由於互聯網行業的虹吸效應、強者恆強,兩家公司的定位和基因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馬化騰不是一直有電商夢嘛,折騰了十多年,全都以失敗告終,還不如一個主打“5環外”市場的拼多多火,同樣馬雲也四處收購,以求進入社交領域,結果收效甚微。其背後的原因在於:


1、互聯網行業虹吸效應,強者恆強,資源和用戶會向頭部和龍頭集中,長尾效應明顯。而且人們的思維習慣傾向於同質化,安全性,避免成為異類。試想,你生活的圈子裡面交流都使用微信,而你拿著釘釘,咋個與人交流。例如,辦公軟件全球就是微軟老大,而且使用的人隨著使用者增多產生裂變,再比如免費殺毒軟件,幾乎絕大多數電腦都有360一個道理。


2、兩家公司的基因不一樣,在消費者眼裡定位不一樣。說到騰訊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遊戲、廣告和抄襲模仿,而提到支付寶大家首先聯想到的是購物、假貨,雖然這些年兩者都在盡力維護、試圖改變用戶這種慣性思維,思維認知的改變那有那麼容易喃。


3、出發點不一樣,公司的願景使命不一樣。一直以來騰訊只有願景沒有使命,在今年改變之前,騰訊願景的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但是沒有使命,或者說價值觀,造成了我們所有人的認知,騰訊就是一家為了商業利潤不考慮使命的企業。幾年才改為科技向善,其實也從側面反應了之前的騰訊不向善。而馬雲的願景和使命就很簡單,且一直都有,那就是做120年企業,讓天底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在解決一個問題,造福社會。


總之,大家認為騰訊就是一家遊戲娛樂公司,而阿里是一家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公司,這就造成了兩者想進入對方領域都很難成功。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