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女性的調理是圍繞濡養胞宮進行的。胞宮,簡單理解,就是我們的子宮。它既是孕育和庇護小寶寶的“溫床”,也是維繫女性健康與美麗的重要臟器。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立冬後,冷空氣頻繁,日漸寒冷,最需要仔細呵護胞宮。有些女性朋友會發現,一到冬天,痛經、腰痛等問題就會特別明顯。

這是因為冬天氣候寒冷,外寒、內寒同時夾擊胞宮,寒凝氣滯,氣血不通暢,就會產生疼痛,各種問題也會突顯出來。

女性以血為本,胞宮的維繫和更新離不開氣血的滋養。脾是氣血生化之源,養子宮,就是要養氣血,養脾胃。天寒地凍,陽氣內斂,消化增強,代謝放緩,最適合補養。

臟腑功能經過秋季的修復,在冬季越發活躍,人的胃口變好,進食的補益食物也會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代謝放緩,消耗減少,脾胃化生的五穀精微能更多地被身體斂藏。

從立冬開始,女性補氣血,養子宮,一定不能錯過這兩道傳統名方,健脾補脾,益氣補血。

01

八珍糕:藥食同源,培養脾胃

八珍糕是經典的補益脾胃的驗方。有醫書記載:“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陰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據傳,慈禧太后晚年曾每日食用八珍糕。

八珍糕健脾養胃,由黨參、茯苓、白朮、扁豆、薏苡仁、山藥、芡實、蓮子等八味藥材組成。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示意圖

✔ 黨參、白朮健脾補氣,偏向於補脾氣。

黨參:補中益氣,生津養血。《本草正義》:“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而無剛燥之弊。”

白朮:補氣健脾。《本草匯言》:“白朮乃扶植脾胃,消食除痞之要藥。”

✔ 白扁豆氣味清香,性味溫和,對脾胃非常好,但《本草新編》中記載:“味輕氣薄,單用無功,必須同補氣之藥共用為佳。”白扁豆搭配黨參、白朮兩味補氣藥共同使用,健脾胃功效最佳。

白扁豆:健脾和中,暖脾胃,除溼熱,解消渴。

✔ 山藥滋補脾陰,陰陽互生,合適地補脾陰對補脾陽非常有幫助。

山藥:健脾胃,益腎氣,潤毛皮,助五臟。

茯苓和薏苡仁都是利水滲溼的藥材,能祛除脾胃溼氣,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安神。

薏苡仁:利水滲溼,清熱健脾。

✔ 蓮子與芡實都能固澀,具有收斂封藏的能力,能幫助藏納脾胃化生的五穀精微。

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

芡實:補脾去溼,益腎固精。

食療方:八珍糕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白扁豆10克、白朮5克、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蓮子15克、芡實15克、黨參10克、山藥15克、糯米粉15克、大米粉100克。

要注意的是,在蘇杭地區,八珍糕是一種特色糕點。作為一種日常小吃,出於對口感的考慮,藥材的用量肯定相對比較少,糖分的添加會更多。

養護脾胃的八珍糕

現在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太好的生活習慣,在無形中損傷脾胃,例如:

✘ 飲食不規律、飲食無節制、飲食不潔,都會引起脾胃受傷;

✘ 思則傷脾,工作節奏快、壓力大、思慮過度,也會引起脾胃受傷;

✘ 勞則耗氣,經常熬夜,過度勞累,損耗脾胃之氣。

脾胃一虛,氣血生化無源;氣血虛,女性的容顏、月經、乳腺等方面都容易出現各種小問題。更重要的是,脾胃不好,怎麼進補都沒有用。

八珍糕培養脾胃,能讓我們的脾胃得到恢復,能量滿滿,大家可以嘗試自己動手做做,偶爾作為早餐糕點、下午茶點心,是不錯的選擇。

食用八珍糕的注意事項

食用八珍糕,要注意以下幾點:

✘ 八珍糕的用料多是藥食同源的食材,但仍有藥性,不適合長期吃、頻繁吃,如果是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經常腹瀉、面色萎黃、舌苔滑膩,可以每週吃1~2次;

✘ 舌紅乾燥、大便燥結的時候不吃。山藥收澀,白朮、白扁豆燥溼,容易加劇便秘;

✔ 經期可食用;

✘ 孕期不可食用;

✔ 肌瘤、增生患者去掉山藥後可食用。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圖源網絡丨示意圖

02

八珍湯:益氣健脾,補血和血

八珍湯是氣血雙補的傳統名方,不僅健脾益氣,還能補血養血。《丹溪心法》將其功效總結為:“功在和氣血,理脾胃。主治虛損屬於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治少氣懶言,食慾不振。”

八珍湯收載於明代薛己的《正體類要》,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等8味藥組成,是“補氣不離四君”的四君子湯與“一切補血諸方,又當從此四物而化也”的四物湯的合方。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 人參、白朮,一補一健,脾胃健運,化生氣血;脾虛容易生溼,茯苓滲溼,幫助補益脾胃。

人參:甘溫補氣,補益脾胃,生化氣血。

白朮:補氣健脾,健運脾胃。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安神。

甘草:健脾益胃,協調諸藥。

✔ 氣能生血,補血的同時一定要補氣。

熟地黃養血補血,幫助血的化生;白芍養血斂陰,幫助血的斂藏;當歸既補血又行血;川芎是血中之氣藥,暢通氣血;四者相搭,補血不呆補,效果更好。

熟地黃:甘溫味厚,滋陰補血,養腎填精。

白芍:養血斂陰,柔肝和營。

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

川芎:活血行氣,祛瘀止痛。

《醫方考》中記載:“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者也。”

如果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多虛汗、頭暈、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黃、舌淡苔薄白等氣血不足的表現,就適合使用八珍湯。

推薦食療方:八珍湯

用好名方雙“八珍”,整個冬天不怕冷

功效:益氣健脾,補血和血。

用量: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各5克。

使用八珍湯的注意事項

使用八珍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氣血不足的女性一週可用2~3次。一般女性用作補血,經後可連服3天,每天1次,補血效果最佳;

✔ 如果選擇的是顆粒沖劑,用姜棗茶送服最佳,在飯前30分鐘服用,效果更好;

✘ 感冒、發熱等身體不適、邪氣未清除時,慎用,否則會滋長邪氣,可能加重病情;

✘ 脾胃虛弱的人不適合。八珍湯雖有補益脾胃的功效,但補血的藥材過於滋膩,脾胃虛弱者難以消化吸收;

✘ 有溼熱、陰虛的表現時慎用。八珍湯性味偏溫,容易加劇口舌生瘡、長痘痘等“上火”症狀;

✘ 孕期慎用,經期慎用,增生、肌瘤、囊腫的女性慎用;

✘ 八珍湯為氣血雙補的方劑,服藥期間應避免耗氣傷血的行為,如規律飲食,忌生冷、油膩食物;規律作息,忌過勞、熬夜;同時,避免思慮過度、生氣惱怒、受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