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多少人每天對著電腦工作,一坐就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到下班。久坐不動會肩膀痠痛,可能大家覺得這是頸椎病,其實,這是由於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小腸氣血虛弱導致的。

心與小腸相表裡,這種表裡關係是通過經絡通道聯繫起來的,心臟有問題,小腸就會有徵兆。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小腸經:心臟健康的晴雨表

生活中,有的人脾氣很急,總是心煩氣躁,好爭執,這在中醫看來就是心火亢盛。心裡的火氣太大,無處宣洩,就拿小腸經“撒氣”了。

結果小腸經就會腫脹、硬痛,然後牽連到耳朵、喉嚨、脖子、肩膀、肘、臂、腕、小手指,造成這些地方疼痛或麻木。

所以,心臟要健康,多關注小腸經。通過小腸經,我們可以預測心臟的功能狀況,還能夠用調節小腸經的方法來治療心臟方面的疾患。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手太陽小腸經19穴,8穴分佈於上肢背面尺側,11穴在肩、頸、面部。

分別為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穀、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這裡重點介紹手太陽小腸經的部分穴位。

小腸經主要腧穴

1、少澤穴

位置:在手小指末節尺側,距甲根角0.1寸。

主治:頭痛,目翳,咽喉腫痛,乳癰,乳汁少,昏迷,熱病。

2、前谷穴

位置:在手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掌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

主治:頭痛,目痛,耳鳴,咽喉腫痛,乳少,熱病。

3、後溪穴

位置: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掌骨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主治:頭項強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腰背痛,癲狂癇,瘧疾,手指及肘臂攣痛。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4、陽谷穴

位置: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熱病,癲狂癇,腕痛。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5、養老穴

位置: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緣中。

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痠痛。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6、支正穴

位置: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頜腫,癲狂,消渴,肘攣,指痛等。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7、小海穴

位置:在肘內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主治:肘臂疼痛,癲癇。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8、肩貞穴

位置: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

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舉,上肢麻木,耳鳴,齒疼,瘰癧。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9、天宗穴

位置:在肩胛部,當崗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4胸椎相平。

主治:肩胛疼痛,氣喘,乳癰。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10、秉風穴

位置:在肩胛部,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主治:肩胛疼痛不舉,上肢痠麻。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11、肩外俞穴

位置:第一胸椎旁開3寸。

主治:肩背痠痛,頸項強痛,肘臂冷痛。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12、聽宮穴

位置:在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聤耳,齒痛,癲狂癇。

經絡|小腸經居然如此重要,受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