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植物神經紊亂是會引發精神病嗎?

手機用戶101245278299


一直以來,很多患者都擔心,我焦慮久了、或者抑鬱久了會不會得精神病啊?儘管 我反覆多次的解釋,不會,仍不能完全打消他們的顧慮,那麼今天就此話題展開,希望能夠讓焦慮的個體不在那麼焦慮。

關於植物神經的生理作用,我這裡不多做解釋了,可以查看我的上一篇問答。

然而其導致的五花八門的症狀,讓患者痛苦不堪,很多人做遍全身檢查都無法不知道病根在哪裡,甚至有些人,覺得自己“患了絕症”,為此更加擔心。其實,這正是精神科疾病的特點——大多疾病還是通過檢查儀器檢查不出來,或許未來,醫學可以通過為人進行電生理檢查或者某些基因檢查才能發現。

關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我們這樣去理解它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由於大腦皮層的過度興奮造成的,所以引發植物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性被破壞,進而引起其各自發揮功能,所有很多人會有忽冷忽熱、心慌、冒汗的症狀。比如交感神經興奮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慌、發熱;而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則會出現胃腸蠕動過快,所以出現腹痛、腹瀉、身體發冷;二者不平衡作用就會多種症狀的間斷出現。

為什麼說物質神經功能紊亂很少會引發精神病?

這裡的精神病我們專指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的躁狂發作等。

從目前對於精神疾病的發病學說來分析,精神疾病是由於大腦內多巴胺的異常造成的,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則是神經發揮著異常的作用。這裡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精神分裂症是大腦內某物質缺乏或增多,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神經發揮著異常的作用;二者一個是數目的變化,一個是功能的失常。

當然,如果把很多輕症的精神疾病,諸如神經症、抑鬱症也包括進來,那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可能誘發抑鬱症或焦慮症的。但我想題主更關心的還是,會不會“瘋“。

綜上,很多時候,正是由於我們的緊張情緒,反而可能加重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而我們在放鬆狀態時,如運動、跑步時,疾病發作頻率明顯減少,所以,建議保持樂觀、放鬆心態,正確面對失眠、焦慮,這樣才未來將起病徹底治癒,擺脫藥物治療。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繼續關注後續內容!


精神科汐煒醫生


植物神經紊亂是會引發精神病嗎?

在精神病學的分類上,有時候把疑病症成為植物神經紊亂,疑病症屬於神經症裡面,疑病症又叫植物神經紊亂思維最主要原因,疑病症的人關注自己的身體,擔心得病,焦慮導致的軀體症狀更加明顯,順序是先焦慮,在植物神經紊亂,再有軀體症狀,但是時間間隔很短,短到可以忽略不計。

精神病屬於另一大類心理疾病的範圍,指的是最重的那類心理疾病,這些人膽子很小,焦慮高,社會功能退縮嚴重,容易出現幻覺妄想,思維混亂。但這些人也有胸悶氣短、頭痛頭暈、心慌心悸等等軀體症狀,因為他們的焦慮也照樣使植物神經紊亂,但他們的關注點沒在自己的身體上,而是擔心某個人什麼時候來害我,所以軀體症狀對他的影響要小得多。

每種心理問題,如果嚴重,都是想著自己那個疾病的方向發展,如疑病如果嚴重,就是焦慮越來越高,軀體症狀越來越嚴重。都是這樣,互相轉換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本質都是焦慮,所以幾乎所有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患者,都有很多的其他症狀,如嚴重的焦慮症患者,同時會有抑鬱傾向,有些強迫思維,交往退縮,有社交恐怖,但是要瞄準靶症狀,先解決最核心,最困擾他的症狀。


霍體清


我個人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病,前者是神經系統出了故障,後者是精神層面出了問題,兩者沒有關聯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病也叫神經病,從這一點上說,二者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聯。打個比方,神經系統的疾病,就如同將大腦比作雷達,如果雷達受到干擾,就不會正常工作,雷達波(神經系統)就會亂,同樣,雷達波(神經系統)受到干擾,大腦也會將分析錯誤的信號傳遞出去,甚至無法分析自己究竟得了什麼病,比如,一會覺得頭痛,剛一好,又感到胃痛,再一會又覺得心慌氣短,拉肚子,等等,查起來,也沒什麼具體病因,讓人覺得跟精神病一樣難以理解。而精神病則與此不同,其症狀多為幻聽幻視,失眠,自語等,在此不過多敘述。神經病與精神經病的共同特點都是大腦神經出了問題,或者說,二者都屬於心病的範疇,可二者是不一樣的,前者只是神經衰弱引起的,後者可是精神上出了問題。就如同發熱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病症引起的,在治療上各有各的方法,最後,想回答一下,植物神經系統疾病不可能引起精神病。這僅僅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月影浮空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是精神病。由於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幾乎每個人不同時期都會有這個情況發生。 是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後所引起的一組症狀群。人的植物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所支配的範圍很廣,如心臟、胃腸、汗腺、皮膚粘膜等。正常情況下在該神經的支配下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及功能,當某種原因引起植物神經紊亂時,即表現心悸、腹脹或腹瀉、不思飲食、皮膚髮冷或發熱、出汗多等症狀。植物神經紊亂患者常以自覺症狀為主,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結果往往都比較正常,什麼病也查不出來,上述種種症狀在臨床上常被認為是精神病,腦供血不足,心臟病,胃腸病而進行治療,往往療效不高或無效。\r 治療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B1(均為維生素)。\r 最重要的是祛除病因,即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保持開朗的性格,心胸開闊,樂觀。


這樣好嗎v


植物神經紊亂其全稱應該叫“自主性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其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心慌出汗,胸悶憋氣,頭痛頭暈,失眠健忘和視物模糊等症候群。

到目前為止,尚無科學證明其遺傳性以及特定的生物學原因,只是確定其發病與社會心理因素和病人的個性特點有關,所以構不成一個獨立的疾病單元。

是否會引發精神病,這主要應考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生活中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大小而定。

如果患者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上受到重大打擊,又沒有良好的社會人際支持系統,則極易出現精神崩潰而罹患精神病。反之則不會。


心理醫生張彥平


你可以去問問醫生


一壺濁酒C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綜合徵。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症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綜合徵。植物神經紊亂不可能變成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兩者在發病機制,病理變化,臨床表現上,預後和轉歸都有著明顯的區別。防治植物神經紊亂最重要的原則是祛除病因,即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保持開朗的性格,心胸開闊,樂觀。植物性神經紊亂是一種障礙性的疾病,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希望大家能走出這個誤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後所引起的一組症狀群。 人的植物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所支配的範圍很廣,如心臟、胃腸、汗腺、皮膚粘膜等。正常情況下在該神經的支配下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及功能,當某種原因引起植物神經紊亂時,即表現心悸、腹脹或腹瀉、不思飲食、皮膚髮冷或發熱、出汗多等症狀。 植物神經紊亂患者常以自覺症狀為主,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結果往往都比較正常,什麼病也查不出來。 植物神經紊亂上述種種症狀在臨床上常被認為是精神病,腦供血不足,心臟病,胃腸病而進行治療,往往療效不高或無效。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常見病,但是植物神經紊亂對健康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主要特點為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失調,常見頭痛頭昏、失眠、記憶力減退以及心血管、胃腸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症狀。


丘菲特


飲食護理,適量的鍛鍊,可以恢復


江辭24


只是確定其發病與社會心理因素和病人的個性特點有關,所以構不成一個獨立的疾病單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