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996有没有福报不知道,但节俭真的会有福报

核心提示:有钱人比穷人更努力存钱,穷人却比有钱人更努力花钱。

在前不久的财经年会2020上,周小川给出一个数据,中国10年前大概达到了50%的储蓄率,现在降低了一点,但仍有45%左右的国民储蓄率,依然是全球最高。

这话一出来,很多网友就炸锅了:

胡扯,全是贷款!

开玩笑吧,现在大都是负债一两百万房贷,哪来余钱可以存?

我为啥就没有储蓄,还欠一屁股债呢?

45%的储蓄率,也就是赚到口袋里的钱有45%都存到银行去。

相信一般人看到这数据的第一反应,都会觉得现实反差太大了。

反观身边的年轻人,不月光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这两年上车买房的话,存款基本都是清零状态了。

很多人都觉得,周小川说的45%储蓄率,是一个存在虚高成分的数据。但周小川也不可能这样胡扯一个数据出来啊。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1

其实,这里主要是涉及到储蓄概念的含糊化处理。

首先,周小川说的45%储蓄率,是指国民储蓄率。

国民储蓄包括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其中,企业和政府的储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其次,广义上的储蓄,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狭义储蓄不一样。

狭义的储蓄指的是个人存进银行里的钱,而广义的储蓄指的是收入减去消费掉的部分,包括了货币储蓄和实物储蓄。

如此结合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民储蓄率和大家的现实反差会这么大了。

这些年,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钱越来越存不下来了。

国民储蓄率也一路下滑,从2008年的51.84%降至2018年底的44.91%。

居民部分的净存款,从2013年至今,依然停留在26万亿,可以说是7年0增长。

钱不但存不下来,反而欠得越来越多。

2018年,我国居民的杠杆率超过了50%,达到了53.2%;而在2008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才只有18%。

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危险信号。

国家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储蓄的支持,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长远来看,储蓄的增速放缓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而可怕的是,10年后,随着新生代90后、00后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中国的储蓄率很有可能将会进一步明显下降,因为他们这代人大都没有储蓄的概念。

2

有数据显示,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有56%的人未开始储蓄,在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储蓄仅1389元。

很多年轻人存不住钱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赚的太少,而在于想买的太多。

今年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天猫成交总额2684亿元,同比增长25.7%。

剁手主力军是90后,占比高达43.1%,碾压了80后32%的占比;00后和05后也已经加入剁手狂欢,分别占比7.5%和0.9%。

在微博#双十一花了多少钱#的投票中,超三成花费1000到3000元。

很多人都调侃,不看淘宝账单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有钱。

《90后双11消费新趋势》调查显示,年轻人爱新款、联名款,对于喜欢的东西,看价值不看价格,没有贵不贵,只有乐不乐意买单。

很多年轻人信奉20岁想要的东西,40岁才买就没意义了,早晚要买的东西,早买早享受才不辜负青春,因此他们当中很多都愿意接受贷款消费。

《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近4成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的首选扣款方式。

汇丰银行、海尔消费金融等统计数据显示,过半90后有网贷记录,负债率高达1850%。

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无孔不入地缠住了年轻人的钱包。

3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996有没有福报不知道,但节俭真的会有福报

在节目中,杨超越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事情:在月薪只有800块的时候,也要花700块钱去买喜欢的裙子,哪怕为此吃了一个月的泡面也觉得值得。

在很多老一辈的观念里,这都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一件裙子怎么能比一个月的饱饭还重要?

但在很多深陷消费主义绑架的年轻人眼里,却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情。

因为消费主义文化的营销核心就是告诉你:你消费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

996有没有福报不知道,但节俭真的会有福报

当你的价值观被消费主义推翻、重建之后,你就会对商家的人生格言深信不疑:

好看的女人必须用的是YSL口红,SK-2神仙水,Chanel眼影,LV包......

进而你就会通过让自己拥有商家所说的东西,来获得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知乎上有一个热度挺高的问题:为什么我奋斗到30岁了连买个AirPods Pro还要纠结很久?

996有没有福报不知道,但节俭真的会有福报

这个提问挺有艺术性的,话题性很强,它传递出来的是这样一个逻辑:

我都x岁了,还不能对X钱的东西说买就买,说明我是一个失败的人吗?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超出经济承受范围的奢侈品时,都有这样问过自己。

如果这是苹果的一波自我推广操作,那菜导想说苹果很懂当下年轻人的敏感点在哪里;如果这是一个人的真实烦恼,那就很显然是被消费主义绑架了。

实际上,30岁和AirPods Pro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AirPods Pro不是30岁的标配,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你的30岁混得如何,根本不需要通过耳机的价位来衡量。不舍得这个钱不代表你的30岁就失败了,花了这个钱你的30岁也不会因此而成功。

脱离商家的语境和身边的攀比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4

消费主义文化给你制造了很多概念,钻石代表真爱,AJ代表潮流,口红代表精致......

在概念引发的欲望面前,消费主义文化会贴心地开导你,做人好学会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委屈自己。

996有没有福报不知道,但节俭真的会有福报

这听起来合乎人性化,于是很多人在消费主义的毒鸡汤面前醍醐灌顶,从此顺遂了自己买买买的欲望。

但消费主义从来没有提醒过你:如果你因为买买买而月光没有积蓄,你失业了怎么办,家人生病需要用钱怎么办,以后孩子的教育支出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有钱人都在买买买,为了向有钱人看齐,很多人即使领着三千的月薪,也要贷款过上月薪三万的物质生活。

实际上,在奢侈品面前,很多时候是消费不起的人出手大方,消费得起的人却觉得太贵。

前者需要通过花钱来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后者却更明白节俭过冬的重要性,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此前有数据显示,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

其中,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储蓄金额占总储蓄的74.9%。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储蓄率为69.02%,储蓄金额占总储蓄的61.6%。

世界真的很戏剧化,有钱人比穷人更努力存钱,穷人却比有钱人更努力花钱。

最后,菜导想奉劝大家一句话:996有没有福报我不知道,但节俭真的会有福报。

买买买确实能带来短期的满足,但未来有很多需要你用钱才能担负起来的责任,如果没有积蓄,到时候该怎么办呢?

而看似反人性的节俭花钱,努力储蓄,却能在黑天鹅出现的时候,让你好好活下去。

在需要用钱的极端情况面前,是一屋子的奢侈品能救你?还是你银行卡的储蓄能救你?答案不言而喻。

从长远来看,买买买和节俭到底哪一者才是真的对自己好,这个问题大家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