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雖然距離殖民時代已經過去近百年的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殖民地糾紛”這個詞彙你就只能在歷史書中見到,這不,就在11月22日這天,英國佔據殖民地不還的事情就上了西方各大媒體的頭條。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抗議中的毛里求斯民眾

紛爭的主角叫做查戈斯群島,地理位置剛好就在印度洋的中心,群島內一共有大大小小2300多個島礁,加起來的總面積也不過才60多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實的彈丸之地。歷史上該島於16世紀首先被葡萄牙人發現,到18世紀被法國搶去種植椰子,再到19世紀初又被英國人搶到手,並於1814年以一紙《巴黎條約》“合法”的將該群島與隔壁的毛里求斯一起劃為自己的殖民地。

直到1961年,大勢已去的英國人才同意毛里求斯獨立,但由於看中查戈斯群島的戰略價值,在1965年,作為允許毛里求斯獨立的條件,英國強迫毛里求斯以300萬英鎊的價格將查戈斯群島賣給英國。

而在隔年的1966年,英國就開始驅逐島上的毛里求斯原住民,於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毛里求斯人就開始了讓島民回到家園的艱苦鬥爭,這場鬥爭發展到現在,就逐漸演變為毛里求斯當局主導的查戈斯群島主權迴歸運動。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查戈斯群島與英國本土

雖然一提到這種與英國的島嶼主權爭議,所有人必然想到阿根廷人的下場,但毛里求斯顯然也沒有那麼傻(當然主要是毛里求斯也沒那軍力),他們並沒有與英國人進行硬碰硬的對抗,而是選擇走法律維權路線並尋求國際輿論的支持。

今年2月,聯合國位於荷蘭海牙的“海牙國際法庭”做出裁定,認定英國當局吞併查戈斯群島的做法非法;隨後到5月份,聯合國大會又以116票支持、6票反對、56票棄權的壓倒性結果通過決議,要求英國在今年11月22日以前將其非法侵佔的查戈斯群島歸還毛里求斯。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聯大決議現場

當然,要說這個故事到此就圓滿結束,顯然就低估了現實的殘酷。

雖然海牙國際法庭判決已下,但這種國際法庭的判決其實並不具備強制性,僅僅只是“諮詢意見”;聯合國決議面對英國人的皇家海軍同樣是一張廢紙,所以11月22日這個最後期限到來之時,英國人依然對此無動於衷,而全世界除了譴責再譴責,也確實毫無辦法。

畢竟這個世界就是強權即真理,難道這些投了贊成票的國家,還要為毛里求斯派出自家海軍遠征查戈斯群島不成?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11月22日當天在毛里求斯首都抗議的毛里求斯民眾

退一萬步講,即使英國人突然良心發現,真的要把查戈斯群島還給毛里求斯,毛里求斯人要圓夢其實也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如果跟各位講查戈斯群島的主島名字叫做迪戈加西亞島,熟悉軍事的讀者應該就會恍然大悟了,沒錯,這個迪戈加西亞島正是大名鼎鼎的美軍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的所在地。

雖然早在1814年英國人就佔領了查戈斯群島,但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面積過小又過於遠離大陸的查戈斯群島在戰略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價值。直到上世紀60年代,美國人才終於注意到迪戈加西亞島的戰略價值,並於1966年與英國簽訂協議,租借該島50年以做軍事基地,而前面提到的英國驅逐島民的事情,就是為了給建設軍事基地讓步才做出的。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迪戈加西亞島

美國人選擇迪戈加西亞,是因為出於冷戰全球爭霸的需要,美國人急於給自己的戰略轟炸機、核動力潛艇和航母尋找一個海外落腳點,而此時迪戈加西亞島遠離大陸的缺點恰恰就變成了優點,因為這就意味著該島很難被亞非大陸上美國的敵人們打到,而憑藉戰略轟炸機、核潛艇和航母的續航力優勢,這些距離對美國人而言卻能輕鬆跨越。

再加上迪戈加西亞正好處於中東、非洲和東亞這三大爭霸核心地帶的中心位置,迪戈加西亞基地就此超過關島,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的一個軍事重鎮,在從海灣戰爭開始的歷次美國對外征戰中,該基地都做出過極其重大的貢獻。

時至今日,成群結隊的B-52、B-1B和B-2戰略轟炸機長期駐紮在該基地,構成了美國對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戰略威懾力的核心。所以指望美國人為了一個小小的毛里求斯就放棄自己在中東、東亞和非洲的戰略利益,這顯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為了這個印度洋小島,英國無視聯合國決議,還活在殖民地時代?

島上美軍戰略轟炸機群

​毛里求斯渴望重獲查戈斯群島主權的訴求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但問題是這個問題並非英國人自己說了算。沒有把這點想清楚就站出來向英國抗議,毛里求斯確實有些太過天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