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1

酒是越喝越多

七年之癢怎麼辦?


喝酒時如何 100% 讓我體內多巴胺含量上升?小眾葡萄酒必須入圍!

對新事物趨之若鶩,是人性。

當我們去到一個新的環境,比如離開家鄉到另一個城市讀大學,身邊的事物、人和經歷都是新的,大腦因為裝滿了新的東西而興奮。不過待久了,這些人和事也變得很平常,漸漸地就感覺乏味了。

所以,作為一個不喝酒不快樂的“老酒鬼”,在喝過無數眾所周知的經典產區經典葡萄酒之後,小眾葡萄酒才是我真愛啊。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小眾葡萄酒局

小眾,就是目前來說只被少數人接受的事情和愛好。通俗來說,就是很少見,很少人知道的葡萄酒。

小眾葡萄酒可以分為 3 種情況:

1.

產於小國家或者小產區,品牌知名度不大的葡萄酒,比如說來自格魯吉亞、瑞士等地的葡萄酒;

2.

知名大產區,而不被大多數人熟悉和知道的葡萄酒,比如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的頂級霞多麗乾白(Chardonnay)、西班牙里奧哈(Rioja)的高端乾白;

3.

葡萄品種的小眾,不被大多數人知道或熟悉,比如阿里高特(Aligote)、維奧娜(Viura)等。


這 3 種情況也不是完全獨立的,有可能小眾品種來自知名大產區,也有可能小眾品種來自小產區。我個人認為,探索小眾葡萄酒的多元世界,核心可以從小眾品種入手,彩蛋超多!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高端小眾乾白“土豆泥”與Remelluri

2

小眾葡萄酒的

春天來了

近幾年,小眾葡萄酒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主要是人們對葡萄酒的認識逐漸加深,對一些名莊大牌不再像過往那麼“迷信”,很多人也已經對主流酒產生審美疲勞,骨灰級的葡萄酒愛好者們早已調整了視線,開始尋找世界地圖中那些鮮為人知,甚至聞所未聞的葡萄酒新品。


加上葡萄酒經銷商們愈演愈烈的競爭,讓他們不得不開始尋訪一些小產量、名氣不大、但口味獨特性價比又高的葡萄酒,讓消費者多了不少選擇之餘,也能真正嚐到葡萄酒多元的味道。


不同風土人情、地域文化造就了小眾的非主流葡萄酒。它們不僅僅擁有特別的口感,更有異域文化的滲透,甚至還有些桀驁不馴的味道,所有這些都成為人們深入品味、瞭解、探究小眾葡萄酒的動力。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由於常年混跡各大酒展及品鑑活動,我喝過的小眾葡萄酒蠻多,每次嘗試,幾乎都能給我帶來一段驚喜的旅程:


白歌海娜(Grenacha Blanc)常作為混釀配角,知道的人沒幾個。但是當釀酒師認真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它也可以釀出回味綿長有深度的白葡萄酒,成熟的綠色水果和花朵香氣,加上恰到好處的橡木風味,表現一點都不比「白葡萄品種之後」霞多麗差。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酒展上的驚喜,罕見的白歌海娜


西班牙的維奧娜,以前總是出現在里奧哈紅葡萄酒或卡瓦起泡酒(Cava)混釀品種中,默默無聞。如果你喝過維奧娜白葡萄酒,就會發現她年輕時纖細清爽,還帶著一股仙氣兒,陳年之後則油潤飽滿,感覺成了處處遊刃有餘的天之驕子,各種蜂蜜、槐花、溫帶水果的香氣真是太迷人了!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西班牙里奧哈大師班上的維奧娜乾白,全場最愛它


意大利的法蘭吉娜(Falanghina),近期發現的一個寶藏品種,跟雷司令(Rilesling)一樣有很濃郁的芳香,除了蘋果、梨、金銀花、椰子、香草等,還能發現松果、苦菊、番石榴這樣的特別味道,香氣芬芳甜美,口感卻帶點油脂感,一點鹹鮮味,有個性還好喝,我淪陷了~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人間寶藏法蘭吉娜,一秒醉人心


還有橫空出世的門西亞(Mencia),近年來屢獲酒評家賞識,被譽為「西班牙的黑皮諾(Pinot Noir)」,有濃稠的果香,單寧很足卻像絲綢一般柔滑,陳年之後,很有老年份勃艮第紅酒的神韻!最可愛的是,再美的酒它價格也很親民。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最頂級的門西亞之一,喝了不後悔

除了上面提及的,我還喝過薩格蘭蒂諾(Sagrantino)、小西拉(Petit Syrah)、阿里高特、阿內斯(Arneis)、巴庫斯(Bacchus)、菲亞諾(Fiano)、弗留利(Friulano)、格德約(Godello)、瑪爾維薩(Malvasia)、帕洛米諾(Palomino)、弗德喬(Verdejo)、維蒙蒂諾(Vermentino)……等等 30 多種。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格德約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巴庫斯

3

弱水三千

我偏不只取一瓢飲


世界上的釀酒葡萄品種超過 5,000 種,被認為擁有足夠商業吸引力的,也有 100 來種。葡萄酒的世界那麼大,你該多去探索,去嘗試,不該只盯著那十幾個流行的國際葡萄品種。

有人說:對於葡萄酒愛好者來說,拉菲、奔富這些主流品牌會是你的First Love,是懵懵懂懂之中產生的喜歡,而小眾葡萄酒則一定是你的Last Love,是歷經百味後懂得的珍貴。

我覺得這話簡直就是至理名言啊。

想當年我初入葡萄酒的大門之時,只認名莊,認為名莊才經典。參加大型酒展時,奔波爾多列級莊,其他葡萄酒產區也是眼裡只有大牌,看到奔富挪不動腳。至於沒聽過的產區,沒聽過的名字?sorry,我不屑一顧。

然而幾年之後,法國波爾多、美國納帕、澳大利亞巴羅薩等,我早已喝膩,就跟日常白米飯配一疊小菜似的,內心毫無波瀾,喝完了甚至很想來幾塊小麵包、小餅乾清清口腔。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小几百元的小眾酒,有時比上千塊的名莊酒來得驚喜


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小眾葡萄酒?除了可以滿足自個的獵奇心與好奇心,小眾葡萄酒背後各種特殊的故事與緣由,也會瀰漫出豐富的味道,格外令人心動。


它們的商業價值不如主流葡萄酒。釀酒師大多往往劍走偏鋒,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不迎合大眾的口味,更不理會市場的變化。它們或許不會暢銷,不被市場不認可,但釀酒師把最獨一無二的味道,嵌入葡萄酒中,第一口,就讓你感受到葡萄酒的更多可能性。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瑪爾維薩與弗留利


它們背後或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這麼炎熱的地方,為什麼要大量種植白葡萄品種,看不到啥紅葡萄品種?白葡萄品種明明適合偏涼爽的地方啊!深入瞭解之後才知道,因為這裡條件艱苦,很多人勞作之後需要麝香葡萄(Muscat)的高糖分來補充能量,所以這裡種植麝香白葡萄的習俗流傳了數百年。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炎熱地區Malaga的麝香白葡萄酒

它們背後或許隱藏著一個人的執著。如果不是 Alvaro Palacios和Raul Perez兩位釀酒師的執著,門西亞或許仍默默無聞,何論成為明星品種?他們相信門西亞有釀好酒的潛力,不願意這個古老的品種被埋沒,願意花費漫長的時間去打理。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全情投入,這大概就是珍貴的工匠精神吧。

忘了霞多麗,我維奧娜賣酒養你

△現代西班牙葡萄酒教父Alvaro Palacios

流連著名酒莊的酒無可厚非,它們當然優秀,但小眾酒裡也有許多令人驚喜之佳釀,願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意識到小眾葡萄酒的好,一起來探索這個新鮮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