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有人曾說:時間不一定能造就一位偉人,但一定能造就一位老人。

即使一生都平安順遂,但如何讓老年生活更體面,是每個人都需要提前考慮的事情。

之前,遠慮君為大家分享過職工養老保險的福利待遇,但對於沒有固定工作的城鎮居民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農村老人來說,大多都沒有退休金,只能靠自己或子女解決養老問題,養老壓力可想而知。

今天遠慮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農村戶口交完後,每年能領多少錢?

一、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年輕時按月繳納一定的費用,等到了退休年齡之後,國家會按月給予我們一筆養老金,保障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般來說,各個省市的養老保險都能分為兩類:

城鎮職工養面對的群體主要是企業在職職工,繳納金額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具有國家強制性;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面向沒有工作、自由職業或想自行購買的居民。

針對這兩類參保對象,基本養老保險在繳費標準、可享受待遇等方面都制定了不同標準,遠慮君整理如下: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點擊查看大圖)

可看出,兩者的繳費有明顯區別:

職工養老的工資掛鉤,每月個人和公司都會繳納一定比例,自己繳納的那部分,發工資的時候就直接扣掉了;

居民養老:不掛鉤工資,在繳費檔次範圍裡任意選擇一個金額,每年交錢就可以,多繳多得。

因為職工養老還有公司幫你承擔,所以繳納的總額會比居民養老多一些,到最後領錢時,職工養老往往也會領更多。

當然,以上的總結只是國家的一個整體要求,在具體實施中,各省份和地區都有一些差異,具體可以撥打12333諮詢當地社保局。

二、沒有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


養老關乎民生大事。

在之前的文章中,遠慮君多次鼓勵大家積極參保,畢竟這是國家給予為數不多的基本福利。那如果沒有工作,自己交養老保險,要交多久?交多少錢?到頭又能領回多少錢呢?

1、要交多少

居民養老作為純粹的福利性保險,個人交的錢是“一分也不會虧本”的。每月繳納一部分金額後,到達領取年齡就能以固定的標準按月領錢,自己和家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我們以武漢為例(其他城市也是大同小異):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如上圖:

居民養老的投保門檻非常低,最低每年120元就能參保,而且繳費靈活,保費分為10檔,參保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我們每年交的錢,都會存入社保為我們開立的一個個人賬戶裡,這筆錢平時是無法取出來的,可以理解成強制儲蓄。

很多人覺得,交養老保險只要繳滿15年就可以不再交了,但其實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繳納越久,退休時也會拿得越多。養老金跟保險賠償金一樣,不是有就可以,得夠用才行,所以有條件的話,都建議大家儘量交久一些。

2、養老金能領多少

不同於職工養老保險,居民養老的領取十分簡單:

只要累計繳滿15年,到了60週歲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如果離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不足年份應當逐年繳費,允許補繳,補繳後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如果離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當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每個月最終能領多少錢,事關我們的老年生活品質。這裡還是以武漢為例,我們一起來算算:

其居民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賬戶:保局定期調整,目前為120元;

個人養老金賬戶:用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計發月數。其中,計發月數由社保局規定,例如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

舉個例子:30歲的遠先生,每年按最高檔3600元繳費,一共交了15年。

基礎養老按120元領取

個人養老金:3600 × 15 ÷ 139(計發月數)≈388 元

那麼在60歲退休後,遠先生每月能領取:

120+388 =508元,每年合計領取:508×12=6096元。

遠先生在這15年中,總共交了54000元保費,退休後接近9年的時間就可以回本。如若以後基礎養老金上漲了,回本時間則會更快。

上述是以最高檔次繳費為例,我們再來大概計算一下,每個檔次繳滿至15年後,等到60歲時每月能領取多少錢: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很明顯,由於交得少,自然領得少,起到養老的作用也就有限了。就連發展強勁的武漢,退休後每月只能領幾百塊,更何況其他地區。

但各地基本養老金近幾年其實一直在上浮,並且根據政策的傾斜,65歲及以上的城鄉老年居民,還有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人,他們的基礎養老金有望漲得更多一點。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各地增發基礎養老金標準)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養老保險中間有有漏繳、間斷的,需要及時補繳,可以去戶口所在地社保所或登記地的社保所辦理補繳登記,以免後期影響養老金領取。

三、自己的養老規劃,應如何考慮?

養老保險佔據著“五險一金”的一個大頭,足以見得對我們未來的生活有多重要,但通過上面的測算,我們可以看到城鄉居民養老金遠遠達不到社會平均工資的水平,可能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無法保證。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活的越久,意味著老年階段的支出就越多,除了日常吃喝之外,醫療費用、護理費等將會是不小的負擔。如果想要退休後遊山玩水、享受優質的護理服務,提前做好養老規劃非常有必要。這裡,遠慮君提醒大家注意這幾點:

1.考慮通貨膨脹,做到心中有數

我們每個人對心目中的養老生活都有不同的想象,首先要估算:以後每個月大概要支出多少?

比如說現在的物價水平,每個月買菜吃飯需要多少錢?休閒娛樂又要多少錢?人情消費要多少?若要定期旅遊,又要額外準備多少錢等?

另外,還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目前國內的通脹保持在5%-6%左右,當你現在每月的花費在5000元左右,你得考慮年老後這5000元的購買力到底如何。

養老花費也是豐儉由人的,大家結合自身情況來定就好。

2.養老本質是一個財務規劃

養老的本質是財務規劃的問題,合理的養老財務規劃應該通過投資組合來實現,要預估退休後的收入來源有哪些,常用的有國家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銀行利息等。

沒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靠譜嗎?年交200和年交3600哪個更划算?

在 一文中,我們分析了各類理財渠道的優缺點,建議大家:

如果和穩定:可以考慮保險、貨幣基金、國債等低風險投資;但收益不會太高,一般用來保底;

如果追求更高的收益:那就需要考慮風險更高的投資,例如股票、基金等。

對於普通人而言,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分散投資,先通過保險、國債等,保證最基本的養老金,剩餘的資金可以投資一些高收益資產,以小博大。

四、注意這些特殊情況

如果有朋友是農村戶口,或是有父母尚在農村,想必對“新農保”都不陌生。

2014年,它已和城居保兩項制度合併為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這個政策落實後,農村戶口也可以像城鎮居民一樣繳納養老保險,到了60歲,每個月都能領取到一定的養老金。

今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你都知道嗎?

1.增加失地養老保險

近幾年,由於國家對新農村的建設,很多農民的土地被徵收,為了保障這部分人的養老問題,養老保險新增了失地農民專項養老金,符合規定的農民可以申請,具體金額可以諮詢當地有關部門。

2.貸款解決“困難戶”

很多農民伯伯也想參加養老保險,但一時又拿不出那麼多錢來, 就沒有辦法了,但現在依據國家政策,農民可以貸款繳納養老保險。

待退休後,銀行先從養老金中扣除貸款本金和利息,剩餘部分再發給農民養老,貸款本息全部還清後,農民即可拿到全額養老金了。

3.取消一次性繳足15年養老保險金額政策

養老保險以往可以通過一次性補交斷繳缺口,從而實現退休領取養老金,但現在,部分地區這種補交方式已被取消。

比如天津市社保政策規定:年滿45週歲不滿60週歲且未參加繳費的居民,不再允許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

所以,養老一定要趁早!

遠慮君說

養老保險是從國家制度方面,為步入老年的我們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還是建議大家人人都參保。

但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僅靠這份“國家大鍋飯”來養老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想要有一個有質量的養老生活,大家還得通過多掙錢、其他理財等方式為老年生活做好準備。

最後希望大家的老年生活有尊嚴,夠體面!

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