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他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骨子里却很“潮汕范”

“我的父母是柬埔寨第二代华人,我在法国出生,在柬埔寨长大。

你问我是哪里人?我不能说我是中国人,我和中国人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说我是法国人?但其实我除了会说法语,我跟法国人也没什么关系。

柬埔寨人?我真的不像柬埔寨人,柬语也说得不太好。”

他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骨子里却很“潮汕范”

这是我采访陈志荣的开场白。

在金边,我会偶尔遇见质疑自己到底是柬埔寨人还是中国人的新一代柬埔寨华人。

但像陈志荣这种完全说不清自己公民身份的,还是头一回。

我原以为这样一个身份比较“洋气”的“世界公民”会志在四方,满世界到处跑,没想到他骨子里却很传统,甚至甘愿为了家庭放弃爱好、自由。

这不免让我更好奇,陈志荣会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故事?

他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骨子里却很“潮汕范”

长在金边十几年

没交到朋友也没学会柬语

1975年红高棉时期,陈志荣的父母逃亡到法国。

这对年轻夫妇继承了潮汕人的生意经,在法国开起了自己的小饭馆,这一呆就是整整20年。

后来,随着柬埔寨政局的逐步稳定,经济开始复苏。

1995年,陈志荣便跟随父母搬了回来,夫妻二人又在金边开起了餐厅。

“那时我才3岁,被送到金边的法国学校上学。从幼儿园到高中,我的世界就只有学校和家。

在学校我说法语,回到家说潮州话。所以即使待了十几年,我还是不太会说柬语。

并且因为金边不是很太平,父母严格控制我的外出,我几乎交不到什么朋友。

他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骨子里却很“潮汕范”

我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周末全家一起出去游个泳,偶尔自己偷偷跑去游戏厅打个游戏,可以说我是没有童年的孩子。”

柬埔寨特殊的环境让陈志荣的童年少了些乐趣,但百废待兴的金边却给了他父母好的机遇。

短短十几年就在柬埔寨开了四家分店,陈志荣也摇身一变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富二代的留学生涯

一边泡酒吧,一边在餐厅打工

和同学都选择去国外上大学不同,陈志荣有着中国的血脉,他想要学中文。

不知道是不是童年被压抑得太久,一去中国,这个富二代就玩嗨了。

“别看我在法国、柬埔寨都待过,好像挺国际化的。

其实直到2010年我去北京留学,我才真正地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们一起去酒吧喝酒,去夜店跳舞,别提多开心。”

陈志荣就像笼子里的鸟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大学四年,他从北京到广州,换了3所学校,就为了多交朋友,多长见识。

后来陈志荣又去澳洲读工商管理的硕士,可这个“富二代”的生活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奢侈。

父母虽然有钱,可对儿子的教育却是中国传统的“穷养”,甚至连生活费都不给他,就是要锻炼他吃苦。

陈志荣虽说是90后,但对父母的安排却没有异议。

他不仅自己去餐厅打工挣钱,有时还一分钱都不拿去帮朋友顶班。

他说:说来也奇怪,我就是喜欢在餐厅打工。可能潜意识中也是由于自己家是开餐厅的吧。

潮汕人的“家观念”

独自回柬继承家业,用新思想改造餐厅

今年陈志荣从澳洲毕业了,爱旅游、爱自由的他本想继续去新西兰等国家。

可家里三个孩子,哥哥谈了个女朋友必须留在澳洲,妹妹也得在法国继续完成她的学业。

虽说家里并没有要求他回来帮忙,但父母无意间的一句话,还是让他决定回到柬埔寨。

“反正现在生意也不好做,我们年纪也大了,要不把餐厅关了吧。”

陈志荣知道父母是几毛几块地赚,才把餐厅做大的。在柬埔寨只要别人提起他们家,都说那是开什么什么餐厅的,他不想父母一辈子的心血就这样没了。

“反正我也没有必须要做的工作,回来接手餐厅也挺好。”

继承家业看起来挺光鲜的,但对90后的陈志荣来说,还没来得急纠结要是做不好怎么办,他就上纲上线了。

为了管理好餐厅,第一步就是熟悉厨房。他切肉切菜,煎炒蒸焖样样都从头学起。

而为了和员工更好地沟通,他每天还要花上几个小时学柬语。

以前在餐厅他只负责吃,现在从大厨到小妹,他都会一一虚心请教。

“要说一开始我是不忍心看到家人那么累才回来的,那现在我是做出兴趣了。

父母一直在以传统的方式经营餐厅,现在时代变了,要想生存必须转型。

我想把自己学到的管理知识运用上来,做直营店。虽然目前我才接手几个星期,很多都还处于想法阶段,但就像我父母当时开餐厅一样,一步一步来,几毛几块地赚,总能把事情做好。”

陈志荣有着潮汕人的“家观念”,子承父业,这或许就是中国人说的孝顺吧。

他说:我的梦想就是有个家,孩子能说潮州话。一个华人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骨子里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断。

他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骨子里却很“潮汕范”

【延伸阅读】


#柬埔寨印象##柬埔寨##国际情报员##东南亚见闻#

(本文刊登于2017年3月15日)

他生在法国,长在柬埔寨,骨子里却很“潮汕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