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2019年,每一個與流量有關的詞彙都能引起一陣熱搜,下沉市場流量、私域流量,甚至是虛假流量。

巨頭們群雄爭霸的時代,我們悄然來到了互聯網的下半場,運營、深耕存量市場已然成為主旋律。

然而,即便如此,流量依然重要,它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基礎,是所有玩家們必須爭奪的領地。作為互聯網的底層,流量在互聯網的下半場依然是發展的“指揮棒”。

但是下半場的流量爭奪方法論輪番上新,上半場跑馬圈地式的方法已經不再有效,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重新梳理流量爭奪演變的邏輯,從中挖掘價值。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起源:

流量爭奪見證互聯網發展史

1994年,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絡工程接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中國成為世界上第77個擁有國際互聯網的國家。

彼時,國內大多數的人們尚且無法看到這個名為“Internet”的新事物有著怎樣的發展未來,但有一群人例外,那些見證了硅谷傳奇般崛起的海歸派和前沿的技術極客們,張朝陽、李彥宏、丁磊、馬化騰……

他們看到了Internet帶給世界的改變以及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發展潛力,愛特信(搜狐)、網易、新浪、天涯、貓撲、西祠、騰訊、阿里、百度等一大批互聯網公司紛紛出現。

但此時,使用價格高昂的互聯網,仍然是一個使用人數很少的“小眾世界”,創業者們還無法以自身之力推動互聯網的普及,他更多在思考,“Internet”要如何賺錢。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根據CNNIC公佈的數據,全國網民數量由1997的63萬,到2001年增長了近35倍,達到2250萬人,依靠用戶快速的增長下,搜狐、新浪、網易等公司都實現了盈利。

在美國破滅的互聯網泡沫,在中國才剛剛開始,門戶、論壇、IM、電商、網遊……各種商業模式都被搬到了中國,依靠用戶數量的爆發,基本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實現爆發式增長,人們第一次見證了“流量”的魅力。

在百度實現了“拳打雅虎、腳踢谷歌”後,國內的流量入口實現了統一,PC端百度一統天下,市值節節攀升,穩坐BAT三把交椅之一。

但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根本不存在“合久必分”,用“合了就分”反倒比較恰當。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使“流量瓜分戰”重新開啟,首先有微博打頭,新浪、騰訊、搜狐、網易一一加入戰場,隨後由團購引發的“千團大戰”接續,再有微信、支付寶的線下補貼大戰。

站在流量風口上,豬被吹起來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巨頭們的“流量補貼”不僅惠及了無數的網民,也成就了無數的“服務流量”的公司。

燒錢瓜分完的流量,成為一個又一個信息孤島、數據孤島,這顯然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於是巨頭們又重新將開放自身生態提上計劃日程,但是僅僅開放又不夠了,因為國內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已經佔據互聯網人口的95%以上,新增寥寥無幾,守住大本營、保住存量也成為關鍵。

“精細化運營”存量用戶成為行業共識,每個想要自建生態的巨頭都努力關緊流出的閥門,開放入口的大門。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二十多年裡,老牌巨頭BAT和新晉TMD等巨頭壟斷了80%以上的流量,但新進入者仍然眾多,再加上互聯網人口紅利的即將結束,流量已然成為紅海。

但是對於新創公司而言,仍然要生存發展,他們又該如何破局,尋找屬於自己的流量呢?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破局&實踐:

新模式打開新流量藍海

毫無疑問,對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而言,流量是永恆的。流量紅海之中,行業正在摸索新的模式。

近年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拼多多的社交電商模式,依靠社交傳播這種裂變式的用戶增長渠道,拼多多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上市,市值超過百度,直追京東。

拼多多的拼購模式,推動了社交流量轉化路徑的形成,盤活了此前的內容、KOL模式,成了很多電商標配,讓原來夾縫在淘寶、京東體系中的大量玩家獲得新增長點。例如,蘇寧、小紅書、貝店、雲集等等,數據增長都很可觀。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這種模式在“下沉市場”大行其道,但用戶忠誠度不足,進入壁壘同樣不高,大量玩家的湧入很快將這塊市場填滿。

另一個近期較熱的概念則是“私域流量”,所謂私域流量,就是可以自由反覆利用,無需付費,又能隨時觸達,被沉澱在公眾號、微信群、頭條號,抖音等自媒體渠道的用戶。例如微信社群、電商社群等。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私域流量最大的好處是一旦擁有,營銷成本便極其低廉,且用戶忠誠度較高,但難點在於拓展不易,培育時間長,並且一旦受到所在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的打擊,所有流量一朝清零。

同時,薅流量者用“外掛”註冊的批量微信號、微博號催肥了大量的“假流量”,看似流量很大,實則真實者不足萬一。

除了這些模式之外,有一種尚未流傳,但活力十足的模式——C2M模式(客戶直連工廠)。

這種模式是在偶然間發現的一個叫“必要商城”的電商平臺,而順著這個商城,又挖出了必要商城更多有意思的內容,以及破局流量紅海的方法。

必要商城的創始人畢勝曾經是百度的元老級人物,還曾創立過“樂淘網”,之後又在2014年籌建了“必要商城”,不同於淘寶和京東,必要商城以用戶直連工廠的模式,改變了工廠和渠道的利益關係,減掉中間的多級經銷商、零售商,讓這些工廠直接為消費者服務。

但是如何讓用戶信任這種模式呢?

第一步,搭建C2M顧客直連工廠平臺,連接工廠的生產線,對用戶來講,可以花幾百元的價格,買到上萬元品質的大牌製造商直供的商品。

對工廠來講,先有訂單再生產,可以去掉庫存這個頑疾。以此贏得用戶對於商品性價比的信任。同時,必要商城要求入住商家必須是為大牌代工過的,還設定了57條嚴苛的招商標準,目的就是讓用戶買到高品質的商品。

第二步,必要用了三年多的時間,與所有商家一起,開發並運行了7*24小時客服系統,贏得消費者對於必要商城服務的信任。

第三步,必要對合作夥伴進行嚴格定價限制,運營五年來,商品上線即是最優價,從來不打折,贏得消費者對於價格信任。

用戶信任就是口碑,也正是這種用戶的口碑相傳成為了必要商城在流量推廣方面的救命稻草,也是筆者接觸到必要商城的方式。

而這種模式的背後,是必要商城與中國最頂級的200多家工廠合作,以及必要商城背後的供應鏈體系的打造。從去年開始,必要在8個產品上進行試驗,一年多的時間,必要商城新客戶的增長達到了同期的10倍,而成本只有同期的1/3。

而在經過五年的實踐後,必要商城實現了”2000萬用戶,年復購8次,GMV年增長率100%”的超高用戶信任度和增長率。

大量用戶的信任和口碑,讓必要尋找到的屬於其自己的“流量藍海”,也是其成功的關鍵所在。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回顧&總結:

全新方法論——《流量是藍海》

那麼,必要成功的模式是否是偶然呢?是否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或者說是低價下用戶用腳投票的結果呢?

其創始人畢勝在近20年互聯網從而經歷的基礎上,通過對必要商城實踐成功模式的總結,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方法論——信任經濟下的流量模式。

在畢勝所著的《流量是藍海》一書中,講述了在流量是紅海的大背景下,一家新型創業公司如何突破流量困局,並在商業模式、服務、品控、拉新、增長等方面持續創新,通過獲得大量用戶的口碑和信任,找尋到屬於自己的流量藍海。

區別於傳統流量模式,這種流量模式更注重數學之美,將用戶的心理活動以數學邏輯貫穿,做出用戶心理行為分析的數據圖,更好地把握用戶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心理變化,最終達成良好的流量獲取和轉化效果。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必要商城創始人 畢勝

並以必要商城實踐中的應用為例,從“有數”、“有錢”、“有貨”、“有情”、“有趣”五個維度分別講了流量、消費心理、產品策略、情感鏈接和滿足用戶好玩兒的天性。

從實戰角度出發,教會創業者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流量藍海”。

在幾年的創業實踐當中,畢勝帶著團隊用無數次的摸索與實驗,總結出了幾點做電商企業用戶流量必需洞察的用戶心理重要規律:

1.從首頁到商品,不要超過兩頁。因為多一頁,70% 的用戶就走光了。

2.操作儘可能簡單,能不讓用戶點的,千萬不要讓用戶去點;因為多一次點擊,70% 的用戶可能就流失了。

3.能不讓用戶輸入的,千萬不要讓用戶輸入,實在要輸入的,最好用語音轉文字輸入。沒別的,因為打字好麻煩。

4.電商公司,推廣專題千萬不要選品!不要選品!因為很簡單,你根本選不準。其實,我對傳統零售的選品“買手”這個工作的成功率,是有質疑的。(更多精華可見《流量藍海》)



流量之後,“留量”同樣重要

《流量是藍海》中同樣講述瞭如何讓用戶來了之後“捨不得走”,這並非是運營的“手段”或者所謂的“運營技巧”,而是通過大數據計算方式,分析用戶、形成動態的用戶數據庫,提供精準需求讓用戶留下來。


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在對於電商企業增長指標上,作者畢勝同樣提出了新的觀點:電商行業的投資人、從業者,要走出唯GMV大小論的誤區。

那正確的觀念應該入如何呢?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用市場營銷指數來衡量一個公司是否健康,這個市場營銷指數的算法是同期市場費用除以GMV,這個數字逐漸變小,說明這個公司營銷效率在上升,越小越好。

企業管理者,所有投資人,不應該怕流量成本高、營銷花錢多,而應該怕市場營銷指數高。

這本書還有幾個與眾不同的點在於,每一位購買者的名字會寫在書的扉頁上;每一本書都有作者畢勝的簽名;僅在必要商城(APP)有售;在作者微信公眾號留言,還可以獲取開源的必要商城內部產品運營文檔。

結合上必要商城內部產品運營文檔、書中必要商城的實踐案例、以及作者實踐後總結的方法論,相信每一個認真的實踐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流量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