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名利非我取,国学在我心!这些年,在上海,一个叫沈巍的流浪汉成了流浪大师。而这些天,突然扑面而来的网络传播让他成了网红。他衣衫褴褛却博览群书,从《尚书》到《左传》到《战国策》等等,当然也包括《论语》等常人感到生涩难懂的书籍,他却娓娓道来,让听者如浴春风,耳目一新。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对于流浪大师的前生今世,我就不多说了,一搜一大堆。简单概括就是公务员,乞丐,垃圾分类,博学多才等词语的交汇。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沈先生对于名著的解读,观点是很新颖的。虽然有人说,沈巍是个书呆子,读了那么多国学经典,却流浪街头,上不能忧国忧民,下不能独善其身,这书白读了。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我觉得:此言差矣!流浪是因为热爱环保,喜欢垃圾分类,这只是他的一种理念,目前状态下,沈先生完全可以靠他的国学才华和一手过硬的书法开直播,改变人生。毕竟国学和书法都是目前热门的,而他统统具备。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还是言归正传,看看流浪大师是如何解读经典的。第一,比如有人问:如何看待现在某些企业偷工减料,坑蒙拐骗的行为?沈巍引用《左传》里的一句话做了回答: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做企业一定要讲诚信。比如,企业能做大,这就是从国学中得到的启示,从而讲诚信。而这个诚信与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如此,生活中,我们在诚信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们要提倡读经典,用经典。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第二,对于现代很多人爱手机不爱学习,沈巍引用《论语》里的话语重心长地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读经典不能仅仅读懂古言文表面意思“几个好朋友一块出行,这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对于学生和孩子,而不是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向社会学习,还要看到背后传达的内涵:谦虚精神和好学品质。同时成年人也要引申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你们说我知道的多,其实不是我懂得多,而是你们读书太少了。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总之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说的就是沈巍吧。虽然流浪街头,却能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他不是乞丐,因为乞丐是没有这么博学多才的。在沈巍身上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的怀才不遇落魄。生命在于感受,只有他自己如愿,那就是幸福!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需恭行!可是比起一个流浪汉我们自愧不如,读的书实在太少太少了!更别说用经典,口若悬河了。

受教了!“流浪大师”沈巍解读国学观点独特,真实用

其实《尚书》和《左传》以及《战国策》《论语》里经典的句子太多了,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几千来的东西还能给后人以启迪和营养。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个读书的人,读经典,用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观点就是不一般!沈巍解读论语等国学经典,让人拍案叫绝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