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我愿意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但是,却不得不接受着一些人善良中的丑恶。 我从不相信人性本恶,一直用一颗平常的心,感悟着别人口中的恶人散发的善良与美好。 于是,我懂了。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所谓的善恶,只是一些人眼中的印象罢了。 你用善良的心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别人,你看到的就是美好和善良;你用一颗世俗的心去看美好,美好有时也是恶念。在心底阴暗的人那里,你看不到善良,因为,被蒙上功利和世俗的心,看任何人都是功利型的,唯有看他自己,却是高风亮节。在阳光满满的人心里,看谁都是阳光的,哪怕有些瑕疵,总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解读,也总能读懂别人的用心良苦和辛苦。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在善良与丑恶之间,从来都是转身的距离。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到面对着善良永不转身;但是,也可能面对着恶念,迅速转身。一个人的心,从来都是两面性的,你不确定一个人会在什么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之后,突然地转变。你也不确定一个人会用最“真诚”的微笑,还给你一个最虚假的背影。于是,你开始懂得,人性,原本就是这样的善变。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场场利益的驱使,情感的挫败,欲望的膨胀,私心的贪婪。只是,在你懂得之后,你开始理解了人性……

聪明的人,总是动用着脑子,解放着双手,散发着精明的人性;愚蠢的人,总是没有脑子,做着令人不齿的事张扬着粗俗的处事哲学;淡泊的人,总用一颗玲珑心写就优雅的人生;甘于平凡的人,总是用一颗平常心写就琐碎中的不平凡;真正看透的人,用一颗超脱的心,淡然微笑着俯瞰着喧嚣的人生……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在利益面前,最容易看到真实的人性。自私也好,其他也罢,当面对利益的瓜分,有的人淡然处之,有的人蜂拥而至,有的人静观其变,有的人高高地俯瞰,这时可以看到人性。当一个人面对着所有的利益可以无动于衷,或者能够泰然处之,折射出来的是让人仰视的尊重。当面对蝇头小利,一群人趋之若鹜,反映出来的是低俗的人性。 当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贪婪和欲望是人性的大敌。在一些不被重视的暗藏在内心角落里的东西,会在某一个时刻跑出来,张牙舞爪,啃噬着一个人最风光最美好的心灵。也有一些人会在黑暗的角落里,破茧重生。让人性重新展露出光芒。那时,我们就读懂了人性的悲哀和喜悦。 在生命限于最危难的时刻,我们总能看到善良的人性。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总能领悟龌蹉的人性。其实,在很多人心里,都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差。所以,当一个人落难时,你总能体会到善良的人性。但是,当一个人高于自己时,却从内心里无法接受别人的优秀。于是,嫉妒、猜忌、甚至动用其他的手段,来贬低别人,成就自己的好,说到底也是人性的使然。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人性,是做人时最基本的性情;也是为人处世时,表露出来的最本真的心灵。或许,你我的心在人性美好与丑恶的边缘徘徊,或许,平凡的你我从来都是一颗平常心,。那么,就让最真诚、善良的种子种在自己的心田,开出一朵荷的清雅,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我深深懂得:给别人留下尊重和尊严,给别人留下空间和余地,才会给自己留下最美好的东西,还有值得怀念的友谊、亲情和爱情!

做人做事做官“十忌” 做人做事做官有很多不可想不能想、不可为不能为、不可有不能有的“名利事”,倘若想之为之有之则事与愿违,而不想不为不有则愿遂事成。以下这“十忌”,是从一个个教训和一次次失败中汲取总结出来的,它像一块块警示牌,提醒着人生路上该怎么左转右拐,以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和经受考验。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一、霸气、傲气、神气是折戟沉沙的“滑铁卢”   

人应该大气但不可以霸气。大气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气势不张不扬;而霸气则行事张扬霸道、专横跋扈,霸气十足的人让人畏惧。   人应该有傲骨但不可以有傲气。傲气之人往往自命不凡,目中无人,傲慢而狂放,当一个人沾染上了傲气就会飘飘然,就会看起来很嚣张。傲气十足的人让人远离。   人可以得志但不可以得意,得意容易忘形,得意忘形便是一种神气。神气的人往往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人的思想可以高人一筹,但言行切不可以高人一等。霸气、傲气、神气的人无形中高人一等,拒人千里之外。“三气”往往是一个人失败的先兆。

二、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的“绊脚石”   

自私的人整天打的是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来考量取舍,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只扫自家“门前雪”,有时甚至是斤斤计较、锱铢算计。自私的人让人厌恶,自私者没有朋友。为人等于为己,帮人实质帮己。自私者会在一时一事上占到便宜,然而失去的是长远;得到的是“蝇头小利”,失去的是“大局大利”。   自满和自负是孪生兄弟,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自己的盲目认知、错误认知,是轻别人重自己的思维和心理,是自以为是的“两张面孔”和“两副表情”。“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自负和自满的人都这个德行。“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自负自满是“拦路虎”,是做人的“违禁品”,是一个人裹足不前、止步于成功的开始。

三、虚荣、虚伪、虚假是进步前行的“障碍物”

虚荣是一种幻觉,它贪图的是表面上的荣耀,是自尊心的放大和扭曲;爱慕虚荣的人往往希望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甚至不择手段。虚荣是一种面具,很多恶行都因虚荣而生,又为满足虚荣而动。虚荣的人必定会有一些虚伪的表现和虚假的言行,虚假流于表面,而虚伪却深入内心。虚荣、虚伪、虚假都是活在不真实的世界里,共同特点是说假话、办假事、戴假面具。“时穷节乃见”“板荡识诚臣”,假的就是假的,它最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最经不住危难的考验。虚荣、虚伪、虚假的人或许可以一时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它是一个人进步前行的“障碍物”。

四、浮躁、急躁、暴躁是功败垂成的“加速器”

当下社会,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躁,缺乏平和之心、平静之状、平淡之态,“慢一点、静一点”成了一种稀缺。当看到人家成功或者提拔重用时,“羡慕嫉妒恨”之外,焦躁不安、心神不定;当自己遭遇到一些不顺、不公或不利时,沉不住气、静不下心,耐不住寂寞、挡不住诱惑、坐不住冷板凳,“猴子屁股坐不住”。现在很多时候,不缺心中添把火,但缺心中洒点水;不缺干劲,但缺韧劲;不缺激情,但缺沉稳。浅水喧哗,深水沉静,欲成大事,得学会沉稳。急躁、暴躁缺失的是理性、理智和沉稳,带来的是一时冲动,造成一世追悔。很多事情就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把握好自己”而酿成不可收拾的结果,或前功尽弃,倒在了成功前的“一米线”上。

五、斗气、赌气、撒气是英雄气短的“催化剂”   

人要学会争气而不斗气、消气而不赌气、鼓气而不泄气。你争我斗伤的不仅是面子,还有里子,相互拆台往往两败俱伤、共同垮台。人可以红脸但不可以翻脸,斗气就是翻脸。斗气、赌气、撒气,说白了都是在发泄内心郁积的一种不满、不平的情绪,有的拿人出气,有的则拿事说人,指桑骂槐者有之,“撂挑子”“卸担子”者有之。如果说,不敢发脾气是一种懦弱的话,那么把脾气压下去则是一种修养。有时发脾气的那一刻,也许就成了命运转折的那一瞬。   世间只有回不去的,没有过不去的,忍一忍就过去了,让一让就没事了。内心的“气”发出来可能会一时痛快,但带来的也许是对自己深深的伤害。人与人、人与事可以较真,但千万别较劲。斗气是在较劲、“掰手腕”,赌气有时“堵”的恰恰是自己的路,撒气倒霉的恰恰是自己。

六、放肆、放纵、放任是身败名裂的“致命伤”      

不顾场合、不管对象、不分情况,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迟早要出事。一个人,说话要说三种话,即有思考的话、有分寸的话和有选择的话。如果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甚至口出狂言,那么说之前你是话的主人,说之后话是你的主人,覆水难收。   人生最大的懒惰在于放任。任性,就是性子放任,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任性的人迟早要付出代价。人可以放下但不可以放肆,可以放松但不可以放纵,可以放开但不可以放任。现实中,雷人雷语频现,因言惹祸者不少,甚至因此掉入陷阱、落入“圈套”、惨遭“秒杀”,导致身败名裂。

七、无数、无事、无牌是庸碌无为的“安眠药”   

心中无数、脑中无事、手里无牌,这样的人终归干不好事、干不成事。有的人对实际情况不作调查研究、不作分析研判,心中无数主意多,情况不明决心大,习惯于凭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拍胸脯,结果胡乱决策、瞎折腾,工作盲目蛮干;有的则脑中不装事、眼里不见活儿,整天不想事、不记事,空空洞洞地成了一个“思想懒汉”;有的有想法没办法,有思路却找不到出路,特别是面对矛盾、问题和困难时没招没术,无牌可出,结果即使心有余也力不足,无济于事。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八、媚俗、世俗、庸俗是自甘堕落的“迷魂汤”   

人可以随俗但不可以媚俗,媚俗是一种讨好、取悦、迎合和迁就的行为,是尊严的迷失或放弃,媚俗者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随波逐流。有作为的人是追波逐浪而不是随波逐流,懂得示好但绝不一味地讨好。世俗是残留在人身上一些不良、不好的习气,贪财、势利、见利忘义等,都是世俗的表现。在这样一个世俗社会里,要知世故而不世俗,虽不可能超然脱俗,却不可沾染世俗低俗。保持一份清高、一份矜持,这或许是屏蔽风险,防止被“拉下水”、被人“围猎”的一道“防火墙”。

九、门客、门臣、门附是为官从政的“绞索架”   

为官从政,“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臣、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这既是历史教训,又是现实告诫。   门客、门臣、门附是什么?就是封建人身依附那一套,谁是谁提拔的,谁是谁的人,谁是谁的主子,谁是谁的嫡系,等等。甘做“家臣”“走卒”“伙计”和“马仔”,整天削尖脑袋找靠山、攀高枝、抱大腿、进圈子,整天想尽办法拉关系、找门路、拜码头,这都是在政治生态不好、各种“潜规则”盛行情况下走形变样的为官从政行为。   随着各种“潜规则”被打破和政治生态的净化,在靠山很有可能成为“火山”、圈子很容易画“圈”为牢的情况下,再搞门客、门臣、门附那一套不但不行了而且很危险,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不但不灵了而且会出事。为官从政者,就是要横下一条心,让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回归正常、理性和本真,做到干干净净、简简单单、清清爽爽、规规矩矩,团结而不结团,同志而不同伙。

十、不知足、不知耻、不知畏是败走麦城的“通行证”   

做官要知足,“官帽”总是有限的,总会有个“头”。如果不知足就会把当官看得过重,会沉湎于当官路线图的设计,会为每一次的升降去留而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为每一次的不如意不如愿而焦虑、抓狂、耿耿于怀,甚至无法释怀、失落失衡。从现实看,这种失落往往是人生观价值观蜕变滑落的开始。   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耻。无知不可怕,只要加强学习,就会从无知到“有知”;可怕的是无耻,更可怕的是还不知耻,如果无耻还不知耻就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人要懂得害怕,知道敬畏,敬畏百姓、敬畏法律、敬畏舆论、敬畏人生,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知道底线在哪里、边界是什么,明白出界意味着出局、越线等于越轨,也就意味着败走麦城的起步。 总之,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也是暂时的,而做人做事都成功,做“官”则是永远的。以上这“十忌”似苦口良药,虽不中听、不好看,但绝对管用。

「深度好文」人性(值得一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