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用戶關係”理得好,才能通往各種可能性

商業模式中的一個指標要素“用戶關係

”,是指用來給公司和特定用戶細分群體建立關係的類型,它既是產品價值主張的肯定和對渠道的補充,又是影響著核心資源和收入來源的決定因素。

“用戶關係”理得好,才能通往各種可能性


只有當消費者想要做一件事兒,而他能想到的第一個產品是你的時候,你才能輕而易舉的實現變現,用戶關係理得好,產品才能通往無數種可能

商業模式裡梳理用戶關係這個指標要素,暫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和步驟:

第一步:首先需要理清楚的是每個用戶細分群體對應需要和我們保持什麼關係

上一篇交流商業模式中的用戶細分時,講過用戶細分的方式,可以按照多個維度去做分類,其中有一種方式是運營角度經常採取的,按照按照角色分類,分為需求方/供給方 。

比如:去哪兒這款產品,用戶可以細分為 :

(1)供應商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

(2)用戶/出差的商務人士/旅遊需求的人群(白領、學生等)/愛好旅行且經濟寬裕的人士。

再將產品的用戶關係,直接對應到這2類細分的用戶群體上,分別我們需要保持哪種關係。比如:

(1) 我們輔助供應商進行銷售產品。

(2)我們提供全面精準的搜索服務,幫助商旅人士更方便更經濟的找到酒店\\景區門票等預訂。

第二步:需要思考哪些關係我們已經建立了,成本如何?

一個產品用戶關係的建立,是在產品用戶體驗、產品運營、產品品牌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上的

作為產品規劃和定義者,我們最大權限內能實施的就是通過提升產品體驗來推進用戶關係的建立,所以我們時刻需要考量各個功能對體驗的影響。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專注於發現與分享,依託歌單、獨立音樂人、推薦及社交功能,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的音樂產品,從產品功能設計角度,我們可以說它是工具類+社交類+社區類app ,有客戶端/網站的形態。

用戶可以細分為:網易音樂人、核心用戶音樂達人、活躍用戶、普通用戶。

在這裡,我們按照需求方/供給方的方式細分用戶,可以分為: 提供音樂方/收聽音樂方 ;評論方/回覆方 ;創建歌單方/收藏歌單方 ;活動發起方/活動響應方

我們為了建立每一類用戶的良好客戶關係,平衡社區內容生態。我們採取的方式可能會有:

(1)要保證有音樂提供方能讓我平臺有數字音樂版權 ,所以需要購買正版版權或購買正版獨立音樂人的版權 。

(2)要保證創建歌單方的內容數量上升和質量上升的,針對音樂達人我們會邀請、雲音樂會通過精神的獎勵,比如名字加V,音樂達人勳章,音樂達人排行榜,名字將會列入的音樂達人名單被更多的人關注等。

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我們改善和建立用戶關係的方式是很多元的:

比如

內容型產品:可以建立打賞、積分、影響力等機制,完善的體系會刺激用戶產出內容。如鬥魚,直播觀看連續達到多少時長,可以領取魚丸。

比如電商類產品:可以做一些線上、線下的活動。通過短週期的活動,提升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好感 。如滴滴注冊優惠券、摩拜騎行領紅包,餓了麼的滿減、淘寶的雙11大促銷等,這種涉及到交易的產品就做一些促銷活動吸引用戶。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用戶關係的建立往往都是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或金錢成本的,所以避免好不容易建立的良好關係因為蟻穴毀於一旦。

逛知乎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提問的時候往往想獲得某一個大咖人物的高人指點,但這位高人似乎好久不來了,還是有人向他提問,長期來看可能就會影響用戶獲取信息效率。Quora是在個人主頁,用戶參與行為處加入了時間,感覺似乎更友好一些。

“用戶關係”理得好,才能通往各種可能性


第三步:思考如何把這些用戶關係與商業模式的其餘部分進行整合

前不久, “消費升級”這個詞廣為人知、大行其道,不少同仁看的挺透,說消費升級的就是更強調“用戶關係”,筆者覺得挺對的 。

畢竟從過去的“ 用錢買賣換物”的時代,到了如今的“ 花錢體驗服務”的時代,消費者不論是對虛擬還是實體的產品,都特別的強調“用戶體驗”。

比如羅永浩能賣書賣視頻,最終能實現一個可以一天輕鬆籌集800 萬的 “史上最無理的會員召集” ; 並且利用這個社群的用戶,繼續參與產品優化,再次為這些產品買單,並死心塌地參與品牌傳播。

還比如書店賣出一本書後,還有相應的“讀書會”來延展“賣書”的用戶關係;賣運動商品的品牌,賣出跑鞋後,還有相應的移動端社群,指導用戶怎麼跑步。

利用用戶關係,與商業模式的其餘部分整合,會發現帶來的效益和好處,足以讓我們尖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