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客觀認識階梯電價,取消階梯電價,是否意味著電價降低?

客觀認識階梯電價,取消階梯電價,是否意味著電價降低?

◎作者 | 聶光輝

◎來源 | 聶光輝頻道

居民對於電力改革的關注主要來源於對電價調整的期待,目前居民生活用電採用的是階梯電價制度,又稱為多段式電價體系。階梯電價的誕生是因為電網企業、發電企業採取的對居民用電的補貼政策導致的過高負擔後的一種“覺醒”,再通俗一點講,階梯電價是電網企業及發電企業(主要是電網企業)向居民用戶分攤補貼負擔的一種成本轉移。

原本這種交叉補貼的來源實際上是工商業用電附加費用,行政部門不需要承擔財政負擔。由於交叉補貼缺乏透明度,居民電價得到了多少實惠而工商業電價又該多出多少錢並沒有形成標準化的合理的定量核算,而是採取的行政定價完成的這一過程,這也是目前備受詬病的階梯電價為什麼存在弊端的根源。

在居民多段式電價體系當中,峰谷電價是伴隨著階梯電價制度誕生的更深入的電價體系探索,如果說階梯電價是以居民用電量分段設計的收費制度,而峰谷電價則是在階段電價制度基礎上卻又更深層次的針對電網運行特點設計的一種收費制度,以削峰填谷為目標引導居民用電選擇。

峰谷電價是根據電力系統符合曲線變化劃分成多個時段,不同的時段用電採用不同的計價方式,峰值高收入,谷值低收入。這在華東地區的已經得到了實踐驗證,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比單一的實施階梯電價顯得合理,對於居民而言實際上階梯電價融合峰谷電價的模式要比其他地區居民使用同等電量的情況下支付較少的電費。

大部分地區現行的階梯電價政策都不能很好的與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帶來的用電量增加形成良好的互動性,階梯電價分段設計的區間是否合理性直接影響到了居民家庭生活用電量及用電福利的完善程度。階梯電價分段設計的原則應該是逐步提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用電量,減少高收入居民的過度用電需求。這在電力供應緊缺或不足的情況下使得居民用電能夠顯示出公平性很有現實意義,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降低了居民的人均生活用電量。

我們知道,人均生活用電量的提高意味著人們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目前,中國的人均用電量要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從這個角度看,應該提高居民生活用電量。但與之對立的,提高居民用電量就與評估階梯電價三個因素矛盾了,這三個因素分別是對於低收入居民的電價彈性的影響、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以及對於節能減排降耗效果的影響。

在電力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要提高居民用電量就不應該用階梯電價加以限制,而應該採取低價策略取消階梯電價或者階梯電價的低價檔延長分段。

目前的階梯電價的多段設計中缺乏合理性的有一個現象就是針對一些城中村的租戶而言的,房東接入電網時是以房東家庭住戶接入,而不是以多家租戶家庭為單位計算接入,租戶總和用電量就會使得租戶用電量處於較高的分段,因此需要承擔更多的電費,而這樣的不合理現象只不過是階梯電價弊端的冰山一角。

階梯電價的存在與電能替代的發展趨勢相違背。清潔能源替代和電能替代被認為是能源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特徵,能源互聯網被認為是人類應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對於解決能源安全、環境汙染及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都具有較強的探索可能性。既然電能替代是重要趨勢,提高居民用電量也應該是符合這一趨勢的,而階梯電價的多段分檔設計實施上是限制了居民用電量,顯然這一定價策略與電能替代的大方向不是很符合,如果電能替代需要承擔更高的能源消費成本,那電能代替這一發展趨勢就理應遭遇質疑。

階梯電價制度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尤其是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發揮了重要作用,既能保障低收入人群用上低廉的電,又能限制高收入人群的超額用的,同時又能在保障公益性的用電的基礎上,減輕電網企業的補貼負擔,也間接能降低工商業電力用戶承擔的補貼負擔。但伴隨著時代發展它的不合理性逐漸顯現出來,取消階梯電價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也意味著階梯電費的確應該“與時俱進”了。

那麼問題來了,取消階梯電價是否意味著電價降低了?

取消電價的分段計價迴歸到電價統一值,很可能導致新的電價處於中間檔,這對於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響較大,而對於高收入居民用電卻是有利的,這等於是劫貧濟富了,很顯然不符合電力改革也要人人共享發展成果的主旨。

如果假設取消階梯電價後的新的統一電價是位於較低檔的區間內,誰來支付保障這低價用電的補貼就成為了非常現實的問題,在當前電力改革越來越市場化的趨勢下,電網企業及發電企業很顯然不願意同時也沒有能力再去承擔這些補貼,而工商業用電的大趨勢基於當前經濟發展環境及未來可能看是要進一步降低電價,這樣的話為了保障居民用電的低廉,補貼似乎只能有國家財政支出。

針對階梯電價及電力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更合理的做法是優化多段分檔設計,其中第三檔或需要支付更高電費的區間應該取消,而應該相應的增加電價較低的第一檔的區間跨度,有條件的情況可以融合峰谷電價進一步優化,逐步過渡到取消階梯電價的落實。

客观认识阶梯电价,取消阶梯电价,是否意味着电价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