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認為郭德綱常說的“全靠同行們的襯托”,是什麼意思呢?

幸福地帶2


而姜昆是中國曲協黨組書記,主席!而且是全票通過連任!這是姜昆的強強項!而這正是郭德綱的弱項,更是郭德綱軟肋!郭德綱名氣如此之大,影響力如此之高!筒直就世界笫一,中國唯一,卻竟連曲協的門都進不去!北京市曲協換屆郭德綱這麼大的腕竟不到現埸露面真讓人費解!郭德綱這三個字的發音從沒在官方口中聽到過!尤如此人根本就不存在式的被否定!

難道郭德綱沒感覺到什麼,沒什麼感想嗎???

而郭德綱是德雲社班主,並收養了文武雙全的弟子六百多人,商演巡演不斷,在全球知名度大增的同時,金錢象流水一樣嘩嘩地流入郭德綱的德雲社財務部!錢要多少有多少!斂財這是郭德綱的強項!而錢卻是姜昆的弱弱項!

所以姜昆的弱項襯托出了郭德綱的優勢!而郭德綱的弱項同樣也襯托出了姜昆的優秀!其實這是從藝之人不該具備的素質,不要把精力浪費在歪門斜道上,應該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勉力攜手共進才是正道!


公儀閱


舉幾個例子,比如郭德綱愛曬演出現場,其他同行也跟著曬 。郭德綱曬幾千人的的劇場滿坑滿谷,同行曬幾百人的禮堂。郭德綱的曬的觀眾年輕人居多,同行曬的觀眾大爺大媽多 。

再比如,郭德綱搞遊輪演出,世界巡演。同行也不甘寂寞,也舉行遊輪演出,也進行世界巡演。可是國外觀眾舉牌歡迎郭德綱,我國駐外大使親臨現場,國內主流媒體給與相關報道。但是同行們在國外的巡演基本上悄無聲息。

再比如,郭德綱有意舉辦《相聲有新人》(之前叫《中國相聲人》),同行們馬上跟進推出《笑禮相迎》欄目。結果《笑禮相迎》無論是收視率還是口碑,都是慘不忍睹。而郭德綱的《相聲有新人》雖然也未能達到預期,但還是足以碾壓《笑禮相迎》。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同行真得是太差勁。但是郭德綱的相聲水平就真的登峰造極了嗎?顯然不是!實話實說,老郭從2004年底漸漸走紅,到現如今,已經紅十幾年了,雖然一直備受全國的相聲觀眾的追捧,但是老郭的相聲水平一直仍停留在2005年,他也沒進步啊!綱絲們也承認吧?



另外,郭德綱確實在自己的相聲裡經常說“不是郭德綱多優秀,都是同行們的襯托”! 但是同行們就沒說過郭德綱嗎?至少“郭德綱拜誰誰死”已經成為某些“老藝術家”們的保留包袱了!夠惡毒吧? 還有那位“漢語言教授”,不管被誰罵,都把賬算到郭德綱頭上,一生氣就喝,喝完就發微博,發完就刪,都成規律了吧?

一直關注相聲的朋友應該清楚,國內相聲行業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陷入低迷階段。相聲界的藝術家們都漸漸的不說相聲了,已經開始演小品,做主持,拍虛假廣告了。當時的相聲是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這些相聲演員,基本上都是未曾系統的學習過相聲基本功。導致喜愛相聲的觀眾都已經遠離相聲了。是郭德綱德雲社的聲名鵲起,又帶動了相聲演出市場,把已經遠離相聲的觀眾又給拉了回來。這種情況正如某些人評價的那樣,“郭德綱的出現,讓主流相聲想安樂死都那麼難!”


當主流相聲界把相聲作品的格調定的那麼高,高到脫離老百姓的生活,高到完全不接地氣,說到最後變成了說教,變成了煽情的套路,即便郭德綱的相聲總是原地踏步,他們也追不上的!


靖逸軒主


這是郭德綱的一種非常謙虛的說法,他今天的成就全憑自己的努力,只是太多同行的無能與卑鄙更加襯托出了他的優秀。


郭德綱經常說能有今天全是同行的襯托,而且還說自己就是一個說相聲的,與主流相聲界無來往。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謙虛說法,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直到今天成功了,才可以笑著說過去的事。

郭德綱剛去北漂時一心想在相聲事業上發展,可是他沒有名分,沒有地位,多次想拜主流界的幾位所謂表演藝術家為師,可是都被他們拒絕了,那些人根本就看不起郭德綱這個窮小黑胖子。

後來郭德綱有幸認識了侯耀文,侯耀文看郭德綱是個人才便力排眾議收他為徒,給了他一個在相聲界的名分,還邀請他一起上電視臺做節目,助他成名,直到現在郭德綱對侯耀文都充滿了感恩。


以姜昆為首的主流相聲同行一直在打壓郭德綱,那些人不好好說相聲,成天勾心鬥角。而郭德綱勤學苦練,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段子征服了觀眾,越來越受歡迎,德雲社的弟子也多才多藝,隨便挑一個出來,說學逗唱都比姜昆他們強多了。


現在郭德綱和德雲社已經把其它相聲同行遠遠甩在了身後,把相聲說得比演唱會還精彩,場場爆滿,掌聲不斷。還在公海上說相聲,還有世界巡迴演出,這麼大的成就有目共睹,古今第一人,豈是僅僅靠同行的襯托就能得來的!


R娛記


如果相聲界都說屎尿屁三俗內容,德雲社就沒什麼特點。

同行守道德,反三俗,不說三俗內容,襯托出德雲社挺新鮮的。

這個事情可以看二人轉市場。二人轉很三俗,而且是都很三俗,所以沒有哪個二人轉特別紅火。趙本山那麼大名氣,小品裡帶點學殘疾等等的三俗內容,在春晚表演都被老百姓批評過。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很久沒三俗內容了,此時德雲社喂大眾吃了點新鮮的屎尿屁三俗內容。

同行看到三俗相聲的紅火,但是拉不下臉說三俗相聲,所以德雲社一支獨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稱之為,“同行襯托”。

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那就是郭德綱的春晚相聲。當時,請郭德綱上春晚的呼聲很高,可以說那年春晚,我就是等著聽郭德綱相聲的一員。當郭德綱登上春晚表演相聲,觀眾就看明白了,他在春晚的相聲是個什麼玩意。不斷哈哈哈的自我尬笑,要說那場相聲表現,用同行襯托來形容,就是郭德綱的真實水平不過如此。可見同行襯托,核心就是同行守道德反三俗,襯托出德雲社三俗屎尿屁相聲挺新鮮的。

德雲社的相聲,核心就是三俗。

要知道,針砭時弊的諷刺相聲,一直都是主流相聲的路線,只是尺度上受政治約束。比如,宇宙香菸,小偷公司,最差先生,等等春晚相聲,還有拒絕乒乓球之類的小品,它們的諷刺力度和角度,是德雲社相聲望塵莫及的。這些作品提起來就能勾起回憶,除了笑聲,還有對作品內涵的痛快宣洩。可是有多少人還記得郭德綱春晚相聲說了點什麼?春晚相聲是前後多次彩排的,別說什麼郭德綱沒準備,或者演出時間太短之類的可笑藉口,實際就是當時郭德綱水平還沒到那個程度。


nqeebxyooj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覺得郭德綱的相聲確實是有很高相聲造詣的,全靠同行們的襯托,我覺得是比較謙虛的說法。滿招損,謙受益,郭德綱是謙虛,知道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然而,對相聲無比熱愛的郭德綱,對同行的做法也是非常的氣氛。曾經郭德綱在小劇場說相聲,有的同行偷偷的錄音,然後去文化部給郭德綱打小報告,曲解郭德綱的相聲。他們相聲同行的心態,就是我上不了舞臺,拿板磚也要把你xie下來。郭德綱對這種做法肯定是非常氣氛的,所以也經常在臺上拿同行開玩笑。同行不思進取,而我郭德綱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所以郭德綱用這句話調侃同行,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心裡的真實感受。

很多人指責,郭德綱並沒有那麼優秀,他的相聲不如誰誰誰。而郭德綱從來也沒說過自己的相聲天下第一,人家只是說自己是相聲行業的小學生,相聲說的並不好,只是同行的襯托。說人家相聲說的不好,人家承認。郭德綱說自己能力不好,那敢問那些能力、名氣都不及郭德綱的同行,又有什麼臉面說自己是說相聲的呢。

但是說句實在話,一個普通的民間相聲團體,能紅了二十年實屬不易。曲苑雜壇停播都好多年了,更別說一群普通說相聲的民間閒散藝人了。說相聲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能把一個文化娛樂傳播公司完美的運轉起來,那更是需要非常強的能力的。所以說,德雲社這些年來真的是風風雨雨,一路坎坷。但是德雲社不僅僅成功的把自己票賣出去,而且還在主流相聲低俗論的打壓下堅挺的活下去,可以說已經是一個奇蹟了。我敢說,有德雲社的20年裡,德雲社為觀眾奉獻的歡樂的總量是任何一個社團和明星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屬於我們普通人的一種福利吧。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有關屎尿屁的就不在這裡展開討論了!主流相聲和非主流相聲的爭論已經結束,原來的主流吃官飯的相聲演員逐漸變成支流,民間的相聲演員隊伍逐漸變大,有支流慢慢變主流之勢。近年,倒是電視相聲與小劇場相聲之爭論日趨激烈。電視相聲,第一要歌頌國家各項方針好政策,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做貢獻,所以,不能有不雅的語言,針砭時弊,尺寸也要拿捏的恰到好處,否則會斃掉。所以要四平八穩,逗樂不是第一位的。所以郭德綱的相聲風格不適合電視相聲,更不適合春晚這個舞臺。但不能說郭德綱的相聲水平就比上春晚的相聲演員水平低。而小劇場相聲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觀眾掏錢買票 ,所以,更貼近群眾生活一些,語言環境更近百姓生活一些,也就相對俗一些,但不能說民間草根相聲藝人水平就低。如不信,你可以在今年各臺春晚找出10段相聲,到小劇場演出或商演未必賣的出去票。你能說這些相聲演員水平低嗎?所以,說相聲要分場合,討論相聲水平也要分場合。不然是驢唇不對馬嘴,各說各的理。


孫老師963


沒有金剛鑽,別攔瓷器活兒。人家郭德綱就有這個能力和資本,說:不是我如此的優秀,是同行們的襯托。有不服的也可以搞商演試試啊,好幾個同行們說郭德綱是不道德的,把同行們要說的相聲都給說了,把觀眾們都餵飽了,讓我們這些說相聲的以後怎麼演。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這些所謂的同行們,已經山窮水盡,創作相聲比登天還難,只能吃老本了,立不了新功了,靠買個假包包,來滿足生理需求,爭取點親骨肉的家產,以及做假💊廣告來度日。這些所謂的同行們是真正的弱勢群體,因為除相聲外D毛不是。

全是同行們的襯托的意思很明顯——一枝獨秀!當然也可以說成驕傲自大,看各位怎麼理解了。



卞夏


因為21世紀的相聲是由郭德綱帶火的,提起相聲自帶流量,郭德綱及德雲社壟斷了整個相聲商演市場,不是郭德綱和德雲社多突出,更多的是觀眾的喜愛和支持。因為有觀眾喜歡,有觀眾樂意買票聽相聲,所以支撐著德雲社遍地開花,賺的盆滿缽滿的。相對於同行其他相聲團體,還有很多沒有盈利的社團,甚至嚴重虧損,並且沒有人氣沒有知名度的的小劇場或者相聲團體遍地都是。這行成了顯明的對比,於是郭德綱就說了一句:不是郭德綱德雲社多麼優秀,而是同行的襯托。


這句話有調侃玩笑之意,也有郭德綱的嘚瑟之意。郭德綱也是一步一步的熬過來的,爬到相聲的頂峰,看待同行的角度不同。因為觀眾的支持,誰好誰壞,一見高低,高需要低來襯托才顯得高,所以說德雲社的火爆都是同行的襯托。要是有一家和德雲社並駕齊驅的相聲團體,那麼郭德綱肯定不會說這話,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關與遊


我認為郭德綱說這句話的目的並不是貶低同行,而是讓大家知道,說相聲的不止郭德綱和德雲社,還有其他人,同時也勉勵同行,努力為觀眾帶來更多好的作品,做人的風格可以有很多種,面無表情的,騷的,賤的,浪的,倫理哏的,單口的,等等,太多了,只能說同行們一個二個都在吃老本,吃師傅,不挖掘老相聲段子不研究就算了,在現有體質下連個新相聲都寫不出來了,實在是有了工資就可以守著鐵飯碗了,然後還不斷抨擊在行業中做得好的人,導致行業惡性循環,好在觀眾並不眼盲心瞎,知道自己喜歡看什麼,夜晚躺在床上,聽一段相聲入睡,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中舒緩壓力,開懷一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點不假!

最後說一句,你們體制內的業務被體制外的人超越了,別不服,跟不上群眾想要的,註定被淘汰,好好檢討吧。


蝸牛21782199


郭德綱在相聲裡面經常都會提到這樣一句話,“不是我很優秀,全靠同行的襯托”。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郭德綱前面是非常的謙虛的,而後面卻是對於同行有眾多的不愉快。所以,郭德綱說這樣的話很顯然,是有傷害別人的意思在裡面,同時也在彰顯著自己的個性。
喜歡郭德綱的人有許多,瞭解郭德綱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瞭解郭德綱的人卻不是很多。人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我們在新聞裡見到的,或者是通過其他的,新聞媒體及網絡裡面所瞭解到的,而真正能夠進入到他內心深處的人,卻非常的少



郭德綱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因為他經歷了許多別人所沒有經歷過的痛苦,甚至於被同行數打壓,而這些是我們普通人能夠從相聲的段子裡邊所聽到的。而實際上郭德綱的內心恐怕比這些還要寒酸,所以郭德綱有一種對於主流相聲界,有一種仇恨的私慾埋藏在心裡。他覺得自己能夠起來,完全是在重壓之下,奮發圖強而獲得的,而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反而這些人對她還進行了無情的打壓。這是一種仇,一種恨,埋在心裡,而無法將其揮去。

而直到現在,那些人依然還對他說三道四,而沒有對他和相聲這個行業認真的進行探討,還對他的成功也沒有認可,沒有能夠得到承認,而這些都是郭德綱所不滿意的地方。郭德綱自己說相聲,自己賣票掙錢來養活自己,以及養活整個龐大的德雲社幾百口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德雲社是多麼的成功,而郭德綱又是多麼的成功。

相比於這些那些主流相聲們,顯得,就是大巫見小巫了。在這上面無疑郭德綱是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因為他有這樣的成功,這樣的成就在他的眼底,相反是看不起那些拿工資吃飯的。對於那些不能夠自己掙錢吃飯的人,卻還要對他說三道四,這個在誰的心裡都是不好受的。在面對著主流相聲,對他的批評的時候,郭德綱常常是心裡不爽,有能耐自己掙錢去,何必管我怎麼樣呢?所以郭德綱對於主流相聲界,一直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正因為有這些,所以才會有“我並不優秀,都是同行們的襯托”,這樣的話語出來。言下之意可能是這樣的,你們整天說我這不好那不好,那我就承認,我,沒有你們那麼優秀,但是,你們為什麼就沒有我這麼成功呢?如果你們真的有那麼好,為什麼自己不闖出一番天地來呢?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