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二胎生育基金話題引爆網絡,你想要二胎嗎?

二胎生育基金話題引爆網絡,你想要二胎嗎?

2018年10月14日,《新華日報》刊發題為《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署名文章。文章稱,在未來二三年內,我國人口出生率必然面臨斷崖式下跌。“少子化”的後果將十分嚴重。文章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儘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

這一建議在16日引爆網絡,引起全民熱議,建議裡指出: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而這一政策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反對,如果只要一個娃,那生育基金到老了才能取出,按照一般的通貨膨脹規律,這筆錢相當於縮水了一半,只生一個娃難道還犯錯了?

這種態度的網友不佔少數,也側面反應了大眾對於二胎的意願並不強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養育成本太高

目前的生育大軍為80、90後,基本上都接受優生優育的教育理念,從懷孕起,孩子就已經成為全家的焦點,備受萬千呵護和關愛。

尤其是中產階級,他們大多渴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教育成本實在是一個不可預估的投入,在一二線城市,只要有錢,什麼樣的教育環境和水平都能提供,這也是很多父母在別人問要不要二胎的時候,說“沒錢”的原因,這句話真的不是矯情。

另外要二胎也就意味著要放棄更多的自我時間,多養一個孩子的時間絕不僅僅是乘以2的問題,而是更多成倍的時間的喪失,加上爸爸更多時間是缺失的,媽媽的壓力極大,所以生二胎意願空前的低。

2.幫助孩子成家的費用太高

許多人第一胎如果是兒子的話,如果再生二胎,還真的需要好好掂量掂量。畢竟如果二胎還是男孩的話,今後幫助兩個孩子成家立業的那副重擔可不是誰都能挑起來的!

相反那些有女兒的家庭,也會考慮到女兒未來保障問題,為自己的女兒準備房產,這些落到實處全部是真金白銀,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那這樣的壓力就等於乘以2,會成為父母極大的負擔。

3.人們生育思維觀念的改變

從前人們崇尚多子 ,以為多子則多福。自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計劃生育方針的施行後 ,人們生育思維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人們不再執著於多子 ,而更認可於少生優生的觀念。更傾向於將有限的精力傾注於一個孩子身上,然後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

很多二胎媽媽表示,有了二胎以後,自己堅持上班的最後一點信念被瓦解了,只能回家做起全職主婦,除了孩子、家庭,已經完全沒有了自我。

4.社會養老方針的完善

國家養老方針逐步完善,養老基礎設施也逐步完善,不用再憂慮老無所養的問題。哪怕只生了女兒沒生兒子,也不需再憂慮養老的問題,養兒防老的思維也日漸勢微,人們不再為了養老而生許許多多的孩子。在養老能夠得到確保的情況下,人們愈加傾向於少生孩子,使自己的日子水平得到進步。

5、身體不允許了

現在的80後、90後群體對生孩子並不是很熱心,反而70後的家庭,對二胎的熱情仍是很強的。但這群人最初想要孩子的時候國家政策不允許 ,現在儘管政策允許要第二個孩子了 ,但自己的身體和精力卻不允許了。

說白了,二胎遇冷的原因仍是社會壓力增大,生活成本增加所致。在我們的經濟收入還沒有很好的改進前提下,二胎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還只能是一種奢求!

的確,生娃是大事,養娃更費心。如果一味強調“開源”恐怕治標不治本。要煥發人口紅利,必須減輕生育壓力。倘若生活被房子壓倒、成長被教育絆倒,也就談不上“從容而生”。只有化解來自現實的煩惱,才能消除生育的後顧之憂。

更多精彩內容:搜索辣媽幫(ID:lamabang)並關注

或登錄辣媽幫:http://www.lamabang.com/官網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