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安慶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時尚阿媽


安慶別名舒州又名宜城,是安徽長江中下游的重要城市之一,萬里長江此封喉,五楚分疆第一州。安慶在歷史上與長江流域上海,南京,重慶,武漢被稱為長江五虎,可見安慶在古代是經濟繁榮的城市。一六六七年江南省劃江蘇安徽兩省,安慶就是安徽省省會,一九五二年安徽省會從安慶遷入合肥,一度繁華的城市經濟發展滯後了。現在安慶市管轄七縣三區(懷寧,桐城,潛山,太湖,嶽西,宿松,望江,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人口約600萬。全市人民集自身之力建設家園,去年安慶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現在安慶市的城區的陳舊道路正在改建擴寬,棚戶區危舊房屋著手改造,安慶天更朗了水也清了環境更美了。為了更好的宣傳安慶,安慶市成功的舉行了七屆中國安慶市黃梅戲藝術節,今年九月底將舉行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運用文化搭臺戲曲招商提高安慶的知名度,招商引資帶動安慶經濟的發展。安慶在安徽經濟發展屬中等,可知名度在安徽最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五大劇種之一的黃梅戲就是從安慶發展而名揚全國的,五A級景區潛山天柱山也聲譽國內外。安慶長江大橋早已建成通車,成際高鐵大橋跨江而過,安慶的交通四通八達,為安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前不久潛山縣經民政部批准改為縣級市,到目前安慶已有兩個縣級市(桐城市),安慶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不久的將來,它會以美好的容姿展現在人們面前。安慶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一句話說安慶,就是“曾經輝煌照耀,如今衰落潦倒”。安徽省成立不過350年,自安徽布政使司從南京遷回省內後,安慶是持續時間最長的省會城市。安慶也是出了名的美女多的地方。

“安慶”之名,源於南宋,而後一直都是東南政治中心地方的門戶與戰略重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稱為南京的“西大門”。安慶北倚大別山,南臨長江,在過去,這就是典型的易守難攻同時也是交通要塞,自然迅速發展了起來。清代的安慶,與重慶、武漢、南京和上海並稱“長江五虎”。



近代的安慶,更加迅速發展,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直到抗戰時期,安慶被大規模破壞,也從此一蹶不振。

之所以將省會從安慶遷走,主要安慶與平原廣佈的江蘇不同,安慶的地理位置相對閉塞,無法很好的溝通省內其他城市,而地處長江北岸的安慶,因航道經常淤積也無法發展大規模航運,2016年,安慶的港口吞吐量只有2000多萬噸,只有池州的一半多一點,而面積小的可憐的銅陵港甚至超過了一億噸。


安慶的歷史文化悠久昌盛,如果中國像美國那樣,省會不需要成為大城市,也不需要是經濟中心,是單純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那麼安慶可以說是個好省會,然而,很可惜,中國省份,大多省會獨大,而安慶的情況,發展起來的難度,要比合肥大得多。


澹奕


安慶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地處吳頭楚尾,自清朝置江南省至民國晚期,安慶就是安徽省的老省會。自古有著“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戰略地位。相傳東晉詩人、堪輿風水家郭璞曾經登安慶盛唐山觀望長江,留下了“此地宜城”的讚美之語',故安慶城別名“宜城”。安慶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八百里皖江的源頭,臨江近海。安慶港是長江干線上兼有沿海和內陸雙重優勢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也是安徽省境內長江北岸唯一深水良港,是皖西南通江達海的重要港口。



安慶是長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東與安徽池州、銅陵隔江相望,南以長江與江西九江相連,西界湖北黃梅、蘄春、英山三縣,北接安徽六安、合肥。安慶是著名的黃梅戲之鄉,這裡還有“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的天柱山。



安慶是一座歷史悠久、文風鼎盛的城市,是文化之邦。東漢時期,在懷寧縣的小市鎮,縣官焦仲卿與劉蘭芝上演了愛情悲劇,流傳了樂府長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並稱樂府雙壁。東晉初年曆陽守將蘇峻叛亂,江州刺史溫嶠坐鎮防地,按兵不動,不敢越過雷池去京城,雷池就在今天望江縣的泊湖一帶。安慶司空山是中華禪宗第一山,安慶也是禪宗佛教的重要發源地,北周時期慧可禪師來到司空山修建道場廟宇,弘揚佛法,建立二祖寺,三祖僧璨又來到天柱山建立三祖寺。南宋初年朝庭在皖口置德安軍、德慶軍後升為安慶府,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安慶同時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會(皖省省治)所在之地。明清時期,以姚鼎、方苞、戴名世為首的桐城派作家稱雄文壇近百年。安慶的六尺巷流傳著禮讓寬容的故事,清代宰相張廷玉家與鄰居葉家為建房佔地發生了爭執,張老太修書給張廷玉,張廷玉回信:“千里捎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事後張家與葉家各讓三尺,形成了幽深的六尺巷。清朝初年清代中期,安慶宿松與湖北黃梅兩地的採茶調衍生為鏗鏘有力的黃梅戲。四大徽班進京,石牌黃梅戲文化濃厚,形成了無石不成鎮的局面。安慶內軍械所是中國近代第一家軍工企業,安慶馬炮營起義打響了新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槍。潛山薛家崗遺址拉開了新石器文明的序幕。








安慶誕生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安徽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個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在安慶。安慶的皖河與長江交匯,鍾靈毓秀的山水孕育出很多名人。京劇鼻祖程長庚、新文化運動領袖陳獨秀、兩彈元勳鄧稼先、著名作家張恨水、佛教領袖趙樸初、道教領袖陳攖寧、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外交家黃鎮、民主人士章伯鈞、大喬、小喬、清代名臣張廷玉、詩人海子、美學家朱光潛、書法家鄧石如、藝術家嚴鳳英都是安慶人。








安慶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城市,安慶有天柱山、萬里長江第一塔振風塔、桐城文廟、妙道山、司空山、明堂山、菱湖公園、大別山彩虹瀑布、孔雀東南飛影視城、武昌湖、巨石山、龍眠山、大龍山、小孤山、五千年文博園、南國小長城白崖寨等數多處風景名勝,有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鷂落坪、古井園)、一處世界地質公園(天柱山),一處國家溼地公園(潛山潛水河),還有黃梅戲、桐城歌、嶽西高腔、望江挑花、孔雀東南飛傳說、嶽西桑皮紙製作技藝、文南詞等7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柱山,一柱擎天,古稱“南嶽”,為漢武帝南巡封禪之地;別稱皖山,是安徽的發源地。小孤山屹立於宿松以南的長江北岸,陸游曾流連於此。唐宋年間,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中華禪宗開山鼻祖二祖慧可受達摩心法隻身南下司空山,開宗立派,三祖僧璨完成了禪宗的理論體系。至今安慶境內仍留有二祖禪堂、三祖寺和迎江寺等諸多的佛教活動場所。位於嶽西縣的大別山彩虹瀑布飛流而下,與彩虹交相輝映,十分磅礴壯觀。安慶前言後記書店原為民國時期的安徽市政大樓,改造之後充滿了文藝清新的風韻。



安慶是一種湖泊眾多的魚米之鄉。安慶西部為巍巍的大別山,中部為江淮丘陵,東部為湖泊星羅棋佈的平原,東南部為長江洲圩灘地。有龍感湖、泊湖、黃湖、大官湖、武昌湖、破罡湖、三鴉寺湖、嬉子湖、花亭湖、白兔湖等湖泊。安慶還有江毛水餃、雞湯泡炒米、大南門牛肉包子、懷寧貢糕、墨子酥、嶽西茭白、等特色美食,還有黃湖大閘蟹、潛山舒席、天柱劍毫茶等特產。嶽西翠蘭是安慶名茶,形狀舒展,芽葉相連,沖泡時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味道醇厚回甘、鮮爽無比。



安慶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天柱山景色奇絕、峰雄、石奇、洞幽、水秀,煉丹湖碧波盪漾,總關寨晚夕陽靄靄,竹林清爽愜意,神秘谷美不勝收,山谷流泉文化園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寶。前言後記書店充滿著詩意的靈魂,如同流動的音樂一樣典雅秀美,可以讓人感受到書香與愜意,忘記城市裡的紛擾,在書店裡可以一邊品茶吃糕點,一邊閱讀《瓦爾登湖》,樂享大好時光。如果你要逛街,可以去新城吾悅廣場,享受美食飲品與各種商品的饕餮盛宴,感受城市的繁華美好,給心靈放個假。



安慶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也是我的家鄉,承載著我點點滴滴的回憶。皖源禪境,好戲安慶,醉美宜城。歡迎大家到我們安慶旅遊!


龍舒翰墨俠客行


安慶市是個歷史名城。之前的安慶都護府。安慶在長江邊上,有迎江寺,振風塔。安慶的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的桐城派是在安慶市桐城市。近代名人出過陳獨秀,海子,鄧稼先。本來都說安徽省會會是安慶。結果是合肥了。去年樅陽縣也劃到銅陵了。安慶沒有什麼大型企業除了中國石化。環境汙染嚴重。


劍姍佳博喲


土生土長的安慶人,好山好水好地方,是一個宜居城市!但是由於石化企業的影響,空氣汙染嚴重,很多安慶人離開了這裡!這是一個歷史問題,對城區百姓帶來了健康的隱患!我喜歡安慶,是因為它有生活的便利,離不開也舍不斷的情懷!


ddqqyy1


安慶是個有潛力的歷史文化古城,現在大力發展港口,輪船上下貨能拉動當地就業。與安慶有聯繫的經濟區域主要有,湖北的武漢城市圈,江西的環鄱陽湖城市群,安徽的皖江城市帶,更廣的看還包括長三角,珠三角,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成渝經濟圈,海西經濟開發區等。利用“同城”效應,能改變資源配置的力量。


加固鐵路在城市群交通運輸上的比較優勢,北上最捷徑當然是修建安慶到合肥的客運專線,連接上合肥到蚌埠的客運專線,再接上京滬高鐵,直達京津潭和東北三省。 南下最捷徑是當然是修建安慶到九江或景德鎮的客運專線,從目前規劃來看,應該是走九江、南昌南下到廣州,或從南昌到東南沿海福建等地。 西去最捷徑應是修建安慶到武漢的客運專線,經過長沙,到達成渝經濟圈,雲貴等地。 ,東去最捷徑就是修建安慶到杭州的客運專線,到杭州後走滬杭客運專線。這些都意味著將來安慶的發展,再加上國家這兩年的政策對安慶很好。


風雲客棧琵琶女


安慶是安徽省的沿江城市,它與江西省彭澤,湖北省黃梅縣相鄰。管轄七縣三區(懷寧,桐城,潛山,望江,宿松,嶽西,太湖,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人口六百萬。安慶又叫宜城,取安慶是安寧吉慶之意。它是安徽百年省會城市,1667年安徽劃省時省會在安慶,後又遷移徽州,安徽省取兩地首字組成而來。安慶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是著名的皖西南魚米之鄉,古時長江五市,上海,南京,重慶,武漢,安慶被稱為長江五虎,古時的安慶是很繁榮的。振風塔是安慶的象徵,它聳立在安慶的江邊,迎江寺是佛教聖地,寺內鐘聲長鳴。據史料記載:古代康熙皇帝曾來過安慶,(安慶現有康熙河街)。安慶是文化之鄉。安徽黃梅戲就從湖北黃梅縣落戶安慶,由著名黃梅戲藝術家嚴鳳英加工創新用安慶方言演唱而名揚天下。安慶天柱山是國家5A級景區。現在的安慶是全國文明城市,城市面積不斷擴大,市貌也得到改觀,樓房高聳,到處充滿欣欣向榮的景象。有人說安慶經濟發展得不盡人意。我認為安慶發展得很快,它在安徽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優質創作者何主編


在我的印象中,安慶是一個很好的城市。

安慶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國“ 黃梅戲鄉”之稱,國粹京劇的起源地。


長三角城市群主要成員之一, 長江經濟帶通關一體化核心城市, 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重點城市,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 安徽省的第一座大學、發電廠、自來水廠、電報局、飛機場、圖書館、報紙都誕生在這裡; 另外安徽省生產的第一輛商務轎車,第一臺空調、冰箱、洗衣機都產自安慶。



叫醒不過三生


這是個除了黃梅戲就是麻將的地方,並沒多少歷史文化名城的氣息。書店屈指可數,步行街新建的那家書店只有選址、裝修佈局值得稱道,書本內容質量極差。年輕人讀了書考出去回來的不多。尤其是那些每年入讀名校的人。

這個城市沒有多少自主造血能力,眼下還算紅火的房地產是靠周邊縣區、近郊拆遷拉動的。鄉村空巢,向縣城、小城市流動,小城市的一些人去更大的城市流動。這也是正常的。但無人可流動時,拿什麼發展經濟?以文化立城?眼下遠談不上成功的文化產業化,最多是花錢印張名片,弄個不倫不類的五千年文博園,山寨複製,貪大求體量,毫無精緻和深度。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立城?東莞和江浙大批企業公司倒閉的今天就是這座城市的明天,而且還會留下大量的汙染遺存。以特色農業?以石油化工?再看兩年,還是這樣,要死不活,今天罵幾句合。總歸想著靠外力來拉動,總歸在時代大潮中越行越遠,成為書本視頻中的一道剪影。



雲承百匠


安慶是一個很舒服的城市,地形決定他擁山抱湖臨江,沒有平原地區發展優勢,但又獨具城市風貌。當前尤其要規劃好山水資源,保護好皖河三角洲溼地,這是安慶又一寶。中心城市沿江東進北出是方向,通過宜秀區的建設向北遠期考慮設懷寧區,做大城市功能。同時不斷壯大縣域經濟,選擇如望江縣建設副中心。如果還能大膽一點,就是跨江拿下大渡口鎮則為安慶發展提供廣闊空間。(蕪湖跨江北上,安慶跨江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