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胃鏡或者腸鏡檢查?

張芳永


作為消化胃腸鏡醫生,這個問題還是很好回答的。

這個問題應該分成三個問題來回答:1、什麼人需要查一下胃鏡 2、那些人需要常規檢查一下腸鏡 3、哪些人胃腸鏡需要一起檢查一下。

首先我國專家的共識是正常人超過45歲需要常規體檢一次胃腸鏡,如果家裡有胃腸道腫瘤病史的家屬安全第一最好40歲左右就全身體檢一次,包括胃腸鏡檢查。

下圖為胃鏡檢查示意圖,胃鏡從嘴巴進入後可以很認真的講食管、胃、十二指腸都看一遍。

一: 哪些人需要常規檢查胃鏡?

1.胃鏡可以很認真的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腸,所以有懷疑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如食管腫瘤、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胃潰瘍、胃糜爛、胃息肉、胃出血、十二指腸潰瘍、息肉等都可以常規檢查一下胃鏡。

2.消化道出血者需要行胃鏡檢查明確病因。

3.上腹不明原因反覆腹脹、腹痛、反酸、燒心等不適者常規體檢胃鏡明確病因。

4.需要性胃鏡下手術、取異物、切息肉、切早期胃癌等。

二.那些人需要行腸鏡檢查?

下圖是腸鏡示意圖,腸鏡從肛門進去可以將整個結直腸都看過去。

1.腸鏡檢查可以將整個結腸、直腸都看過去,所以有懷疑有結直腸疾病的都建議查一下腸鏡檢查

2.原因不明的拍黑便、血便或便潛血陽性的患者。

3.反覆腹瀉原因不明的人。

4.腹部有腫塊不能排除腸道內病變者。

5.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6.結直腸癌症手術後需要常規復查腸鏡

7.其他檢查發現發現腸道有異常者。

8.需要腸鏡下行手術的患者,如腸道各種息肉的切除,腸鏡下腸道出血止血等。

三:如果上述兩種情況都存在的患者,建議胃腸鏡一起檢查。

目前麻醉技術非常發達,腸道準備做好後可以在麻醉狀態下胃腸鏡一起檢查。


消化內科葉醫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8661fc50bf150101b7f36c9d528dddf\

百科名醫


胃鏡的出現,讓胃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更加的明確。那麼在生活中那些人群需要接受胃鏡檢查呢?

1.幽門螺桿菌感染伴有消化系統症狀的患者:幽門螺桿菌和胃部很多的疾病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幽門螺桿菌是引起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的第一大發病因素。所以當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並有一些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反酸、上腹部飽脹不適、噯氣、口苦、疼痛)的時候,就要接受胃鏡檢查,明確病因,儘早治療。

2.長期抽菸、飲酒的人群:酒精和菸草中的尼古丁對於胃黏膜有損傷作用,而且尼古丁還可以導致幽門括約肌張力降低,使膽汁反流入胃內,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3.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胃癌有一定程度的遺傳傾向,所以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不管有沒有症狀,都應該每年一次胃鏡檢查。

4.有長期不良飲食習慣人群:尤其是小克所處的西北地區,人們愛吃刺激性較大和一些醃製、煙燻的食物,所以這類人群應該積極的接受檢查,但是西北人的觀念較為落後,大多都是有症狀以後才做胃鏡檢查,使得疾病發現已經是晚期,基本沒有治癒的希望。

5.中年人群:早期胃癌的高發人群,所以當到中年以後,要3年行一次胃鏡檢查。

6.胃癌手術切除患者:對於一些胃癌手術的患者,避免癌症復發是一大難題,所以胃癌術後的患者應該1年1次胃鏡檢查,明確有無復發的跡象。

希望以上文字能夠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小克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胃鏡和腸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詞。胃鏡腸鏡檢查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甚至被某些單位的常規體檢列為必查項目。雖然胃鏡腸鏡檢查過程中不適感較高,但對部分人群來說,定期做胃鏡腸鏡檢查還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定期做胃鏡檢查的主要有以下人群:

1、家族中有親屬患有食管癌或胃癌的人群;

2、年齡在40歲以上,時伴有長期上腹部疼痛或噁心、反酸等其他不適症狀的人群;

3、作息、進食不規律,生活習慣不良(吸菸、飲酒、暴飲暴食)的人群;

4、已確診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人群;

5、長期生活環境位於胃癌高發地區的人群。

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的主要有以下人群:

1、家族中有親屬患有腸癌的人群;

2、大腸息肉術後或腸癌術後患者;

3、年齡在50歲以上,時伴有長期便秘、腹瀉、腹痛甚至便血等腸道症狀者。

4、已確診患有腸炎等疾病的人群。


KK健康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在年輕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得胃病和腸道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胃鏡和腸鏡作為一種常規檢查,對於發現早期胃腸道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哪些人群,是胃腸道疾病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做胃鏡或腸鏡檢查呢。

需要定期做胃鏡的人群有;

  1. 有明顯的上消化道症狀,吞嚥困難,上腹部疼痛,不停打嗝,反酸,噯氣,明顯的飽脹感。
  2. 近期出現消化不良,嘔血,黑糞者,需趕緊做胃鏡查原因,並定期複查
  3. 懷疑有上消化道的腫瘤,但X線鋇餐檢查不能確診的人
  4.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胃酸缺乏者
  5. 良性潰瘍但胃酸缺乏者
  6. 胃潰瘍經正規治療2個月無效,X線鋇餐提示胃潰瘍增大者
  7. X線發現胃息肉>2cm者
  8. 高危人群,胃癌家族史者更要注意定期檢查
  9. 建議50歲以上人群,在定期體檢中,一定要加上胃鏡

需要定期做腸鏡的人群有:

  1. 年齡超過40歲,長期抽菸喝酒的群體,會增加腸道腫瘤發生的風險
  2. 有腸道腫瘤家族史的病人,經研究表面,腸道腫瘤存在遺傳的傾向
  3. 調查顯示有不良生活習慣的群體,發生腸道腫瘤的風險遠遠大於正常人,比如缺少運動,酗酒,高鹽、高脂飲食者
  4. 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瀉、便血及下腹疼痛,長期便秘,近期有排便習慣改變的群體


現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我們需要保證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增強抵抗力,保持樂觀態度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定期體檢,遠離疾病!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中科院腫瘤醫院醫學博士團隊!


良醫濟世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胃鏡或腸鏡檢查已經發展的越來越先進及普遍了,有許多人甚至已經將內鏡檢查作為普通體檢必查項目。但是,內鏡檢查會給人帶來一定的痛苦與不適,也有很多人並不願意做這項檢查。一些特定人群需要定期做內鏡檢查來進行一級預防、二級預防或是治療,那麼,都有哪些人群呢?

需要胃鏡檢查的人群:

1、有上消化道症狀,比如反酸、燒心、噁心、嘔吐等,疑有食管、胃或十二指腸等部位的病變,其他輔助檢查如X線鋇餐等不能或不易確診者,需行胃鏡檢查明確病變性質。

2、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需要明確出血原因,甚至急診內鏡下止血者。

3、有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疾病或病變的患者,如潰瘍、萎縮性胃炎,需要定期複查胃鏡判斷病情發展以調整治療方案。

4、判斷治療效果及預後,如三聯、四聯療法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等。

5、需要進行內鏡下微創治療者以及術後定期複查者。

7、高危人群,如老年、有胃癌家族史者或有報警症狀者。

需要腸鏡檢查的人群:

1、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懷疑與消化道疾病相關者。

2、血便或膿血便等大便性狀改變,應行腸鏡檢查,以便排除惡性病變。

3、有下腹不適症狀,無論是否伴有大便改變均可行腸鏡檢查。

4、鋇灌腸或腹部CT等檢查發現結腸可疑病變而不能確診者。

5、患有下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需要長期複查以明確病程發展及治療效果者。

6、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或有腫瘤家族史者。

以上就是需要定期做胃腸鏡檢查的人群,普通人群也可以行胃腸鏡檢查,做好一級預防。

本期答主:高歌,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時代的快節奏、人們對早餐的忽略、暴飲暴食、刺激性食物的過量攝取,導致胃病者眾。

淺表性胃炎、胃痛、胃脹……似乎每個人都能在身邊找出這樣的病例。令人感慨的是,很多人胃不好,依舊不知及時調理,導致病情加重,胃癌成了這些人健康的終極殺手。

因為反酸水,胃脹不適,郭先生來消化內科就診,胃鏡檢查發現他的胃底有小息肉,直徑0.5釐米,查過病理後確診是胃類癌,尚未轉移,微創治療後出院。

像郭先生這樣,通過胃鏡檢查排查、確診腫瘤的人,只是需要做胃鏡人群的一部分。

大家目前對胃鏡的認知度、接受度在逐年提高,普遍認可它是診斷胃腸道疾病的第一選擇,尤其一點是可以對病變定性,對病灶微創治療。

那麼,我們建議這四類人群及時做胃腸鏡檢查,消除健康隱患。

1.一般人群(年齡在50歲以上),這些人在體檢時建議增加一次胃腸鏡檢查為必檢項目,有胃部不適或其他胃病病史的人更應該堅持這一點。這期間,如果家族有食管癌、胃癌、腸癌病史,還有必要把檢查年齡提前至40歲。

2、有吸菸、喝酒、愛吃醃製食品、燒烤、經常生活不規律(熬夜)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並伴有消化道不適症狀的人。

3.有腹痛腹脹、反酸噯氣、噁心嘔吐、腹瀉、便血(黑便或鮮血便)、食慾減退等症狀的人。

4.CEA、CA19-9、CA12-5、CA72-4等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在體檢報告中顯示出升高趨勢和現象的人。

本期名醫:王冬俠

瀋陽市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擅長消化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及危急重症搶救,如急慢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潰瘍、藥物性肝病、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具有多年從事消化胃鏡及結腸鏡的臨床工作經驗。


遼瀋名醫


胃鏡檢查適宜三種情況:

1、出現嘔血黑便、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發燒、嘔吐、吞嚥困難等報警症狀,要馬上到醫院做胃鏡檢查;

2、平時有輕微腹脹、腹痛、反酸、噯氣的症狀,進行藥物治療後不能緩解,也應做胃鏡檢查進一步診斷;

3、沒有胃部不適,但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齡在5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曾有胃潰瘍或曾經切除過胃息肉、胃腺瘤的人;患有胃病,懷疑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的人,均有必要定期做胃鏡篩查癌症。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心衰、心律紊亂、主動脈瘤、嚴重脊柱畸形、嚴重精神情緒異常、胃腸道傳染病、重度高血壓等疾病,應先諮詢醫生是否可做檢查。

腸鏡檢查的對象主要是四類

1.出現便血、半個月以內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數突然減少、肚子摸到包塊、腹瀉不止、莫名消瘦、發燒等報警症狀的人;

2.大便不規則、脹氣、大便幹或稀,經治療無效的人;

3.50歲以上、有腸癌家族史的人;

4.體檢中大便潛血試驗反覆呈陽性的人。


紀修築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ce6000c0c8e27fd41bd\

健康情報局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胃鏡主要是針對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的檢查;腸鏡主要是針對下消化道包括小腸、結腸、直腸的檢查,可以分為結腸鏡和小腸鏡,但臨床上小腸鏡應用較少,因此腸鏡主要就是指結腸鏡。

一、當患者診斷為潰瘍病、萎縮性胃炎、手術後的胃、反流性食管炎以及上消化道疾病藥物治療前後對比觀察等,需要定期做胃鏡檢查隨訪。

二、當患者診斷為結腸炎性疾病、手術後的結腸,息肉摘除術後的結腸,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隨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