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导读

《守弱学》是一部关于强者守弱,使强者恒强、弱者守弱、由弱转强的学问。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西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灭吴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

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明永乐时,诸葛亮配享文庙)。


世分强弱,人分高低,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

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

守弱的奥妙道出“强者守弱,使强者恒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的大道理、大学问:柔弱处上。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敬强篇第一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多看不惯的事,它却活生生存在着,一味地诅咒它绝非明智之举。

承认强弱之分、强弱之别,是正确认识自然、社会的首要前提,这样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根本之法。

相反不顾客观现实、只知咒天骂地的人,只会让更加心浮气躁,无法安心做事,结果使自己变得“更弱”。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强者尊贵,不敬重它就会招来祸殃。

强者是以其雄厚的实力做依托的,这是它傲视他人的本钱,不管人们是否情愿,这一点不能否认。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强者尊贵,弱者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弱者硬要强出头,不肯暂时屈从,只能使自己更加不利了。

承认强者的地位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只有尊重现实,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保存自身,以求将来的发展壮大。

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是人们常犯的大错,由此而导致的后患是十分严重的。特别是弱者,如果盲目自恃,势必要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事来,碰壁的结果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再无出头之日。

弱者并不是耻辱的代名词,只要敢于正视,勇于奋发,便不会永远是弱者。

相反,极力掩饰的弱者身份、爱慕虚荣,不自量力的人,到并没有来只能害了自己。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君子不恐惧死亡,却害怕失去礼节。

君子是最不怕强权的人物,他们总是在正义面前敢于坚持,勇于牺牲。

但君子的作为也不是一味蛮干的,不到最后关头,他们也不会轻易涉险。

强权的人物出于各种目的,对人们多有礼遇,尽管有时未必发自真心,在人看来还是难抵挡的。

人们以礼还礼,一方面不使矛盾激化,有助于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不失去必要的礼节,这也是人们所追求的行为规范。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小人可以欺瞒上天,却躲避实际的灾祸。

看似凶残、无所顾忌的小人,其实是很狡诈的。他们欺弱怕硬,见风使舵,不为别的,只为保全自己,捞取实惠。

人们可以鄙视小人的劣行,但不能不承认:小人能猖獗一时,令人头疼,靠的正是这种“看家本领”。

鸡蛋碰石头的事,还是尽量不做的好;无望的抗争,有时不如默默等待。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迫在眉睫的灾祸消除,将来才能担起更大的责任。

非敬,爱已矣。

并不是真正地敬重强者,而是爱护自己。

强者不一定是人们尊重的对象,用非法手段和非正义方式而致强的,人们只能鄙视他。

严峻的现实总是逼迫强者不得不向强者低头,这不是弱者的本意,强者没有理由为此沾沾自喜。

弱者是最需要自我爱护的,这是不刻不容缓的大事,容不得半点意气用事。

只要把敬强提高到爱护自己的高度,就没有什么忍受不了了,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弱者,总是宠辱不惊,少有雷霆之怒。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智慧不能代替实力,贤明的人不会显露他的智慧。

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人们可以尊敬他,但不一定会畏惧他。特别在势利之人的眼里,他们只认权势,对学问之类的东西从来是不屑一顾的。

社会是复杂世俗的,只有智慧而没有实力同样会一事无成。许多读书人不承认实力的重要而盲目自大,甚至目中无人,这是浅薄无知的表现。和那些大德大贤相比,他们的锋芒毕露是导致他们挫折失败的一大成因。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弱者需要等待时机,明智的人不可遮蔽他的弱小。

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弱者身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冒充强者便要做许多力不从心的事,这也是弱者所难以承受的。

虚荣心人皆有之,但必须理性对待,不能让它将自己淹没。否则,人就会变成一个狂人蠢汉,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由弱致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刘必须的;以弱者的身份诚心对人,更容易打动他人。

抛弃弱者的自卑和不玩弄小聪明,是弱者成功的第一步。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尊奉强者可以损害他,用这个方法能促其自我变乱。

弱者敬强,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弱者制胜图强的需要。对胜者的尊重奉迎,能极大满足强者的虚荣心,令其骄纵智昏渐渐走向荒唐。

无休止的恭维和赞颂,是弱者最好的护身符,能解除随时可能到来的凶险。这种谋略看似无形,实有大效,只要贯彻到底,任何强者都难以相抗。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显现弱小可以愚弄强者,用这个方法能使其自生错误。

弱者要战胜强敌,仅凭自身正确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二者实力悬殊,这就要求弱者要用更多的智慧来削弱强敌,促其自我衰败。

无数的事实证明,弱者表示并不是自暴家丑,它可以让强敌减少戒心,进而在决策上产生错误,埋下隐患。而强敌总有过于自信的心理,他们对此常常是疏于防范。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保愚篇第二

人不知者多矣。

人们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人和自然社会相比,始终是渺小的。在无穷奥妙的宇宙面前,人应该保持一种谦卑态度。实际上,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他所知的也很有限,这就决定了人不能自持聪明傲视一切。

总有人处处显露精明,玩弄手段,他们自以为这才是聪明人的表现,也能得到更多我的实惠。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真正的聪明人是勇于承认自己无知的。

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懂得的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不是坏事,

聪明人以聪明自诩,愚人以愚钝自卑,其实是大可不必如此的。事情有它的两面性,愚钝固然是一种缺憾,但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愚钝不会使人想入非非,也不会被人视为强敌。

以愚人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能减少人们的戒心和敌意,特别在自负多疑的当权者眼中,愚人往往最能得到他们的重用。

历史上许多人遭遇横祸,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愚钝不足。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智者用其智计作为取胜之道,智计有失就会事与愿违。

智计没有万全的,再高明智者也有失算的时候。智者是痛苦的,他们整天盘算,用尽心机,孰不知有些事是人无法测度的。

更可怕的是,智者的自负往往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一旦遭受挫折,他们脆弱的心理便难以承受,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毁灭。

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世界里,一个智者如果心态不正,那他的命运注定是不妙的。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愚人用其愚笨作为胜利之法,愚笨十足就能达到目的。

愚笨的正面作用是人们最易忽视的,有时人们只想巧之又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只要能达到目的,愚笨的东西也就不属于愚笨了。

历史上的许多成功者,他们并不聪明,相反却愚笨十足。正因为其愚笨,他们不也投机取巧,韧劲不懈,十分执著,在许多聪明人看视的畏途上,硬生杀出一条血路。

其实,成功更偏爱愚人,成功最需要一种心无杂念的傻劲。

智或难为,愚则克已,得无人者皆愚乎?

智计有的难以做到的事,愚笨却可以解决它,这恐怕是人们都是愚人的缘故吧。

在大千世界面前,人们所知不多,实不能用聪明来自喻。把人看得愚笨一些,并没有坏处,这可以使人少些狂妄,多些敬畏顺应自然的大道。

过分推崇智计的人,不相信自然的力量,他们崇尚“人治”,膜拜“有为”,干下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把局面搞得更糟。

老实说,在自然面前,没有一个聪明的人是真正聪明的,只有放下“自尊”、虚心好学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当权者不忌惮愚人,而忌惮不忠的人。

人的行为举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不从这方面考虑问题,就会失之片面,流于形式。

从这个角度看人们保愚的初衷,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封建当权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私利,他们并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选贤任能、大公无私,只要对他们效忠,任何人都会位列朝班。

相反,那些有独立见解的贤人反被猜疑,往往成为当权者打压的对象。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地位低的人不容纳奸诈之人,而容纳有诚信的人。

与普通的人交往,老实诚信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眼里,显示聪明、讲究谋划的人是值得提防的,不能轻易相信。

当然,聪明并不等于奸诈,但外表愚厚的人还是更容易让人亲近,便能使所有人信服。

反之,用种种手段和高压措施都无法征服人心,终会徒劳无功的。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上司精明下属愚笨,虽然危险但可以平安脱困。

封建专制社会推崇愚民政策,当权者惟恐百姓聪明起来,不利于他们统治。在对官员的任用上,当权者也不能人尽其才,把愚忠作为第一标准。

在当权者看来,只要自己精明就足够了,下面的人越是愚笨,就越容易控制和摆布,纵是有办事不利之弊,也可根绝犯上作乱的大祸。

由此,为臣者喜欢装聋作哑,只在愚忠上下功夫了。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下属聪明上司昏庸,好运一定会完结。

昏庸无道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弱智,他们有的甚至聪明绝顶,远过常人。这样的人一旦身处高位,自高自大,又豪无约束,他们极易走向反面。

昏庸不是愚笨,它常常是聪明过头的表现,是失去理智的行为,尽管昏庸者从来不肯承认这一点。

服侍这样的“领导者”是凶险的,也是没有前途的,除非人们比他更昏庸。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真正了解社会和懂得人生的人不会以聪明自居,这也是识人的一个重要标准。把聪明挂在嘴边不是智者的行径,这样的人只是纸老虎,不值得人们用心对付他。

而言必称愚笨的人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不以愚笨为耻,其见识就在常人之上了。他们或是大智若愚,城府极深,或是甘为愚笨,不慕浮华,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安贫篇第三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贫穷没有依靠,不争强好胜是最重要的。

贫穷不是过错,但贫穷终是软弱无力的。身陷贫穷的人要安守本分,争强好胜的事不可为之。

但凡争强好胜,终要以实力为后盾,这对贫穷者只会雪上加霜。

贫穷是弱者的特征之一,它决不是争胜的资本;以贫穷为由而到处伸手的人,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凶险。

社会是不利于穷人的,穷人需要百倍的清醒和十足的忍耐。

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困境催生邪念,遏止它才没有祸患。

身陷困境中的弱者孤立无援,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想法。他们处处受制,央告无门,一旦情绪失控,违法乱纪的事便在他们身上发生了。

在困境中不生邪念,不是圣贤难以做到,但压制自己的欲望,不让它泛滥成灾,有理智的人都能为之。

人不能随心所欲,宝贵之人不可,穷楞之人更为不许。

不恶窘者,知天也。

不憎恨窘境,就是通晓自然社会了。

处在窘迫的逆境中,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是衡量一个人见识高低的重要标准。

对窘境的本质认识,如果脱离了对自然社会的内在考究,终是模糊不清的。

天有阴晴雨雪,人有穷富高低,这是很自然的事,也是最真实的状况。

困窘的人们不该为此怨天尤人,满怀激愤。

其实,窘境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它的积极作用应该是逼人奋进,进而走向坦途。

惰以致贫,羞也。

因为懒惰而导致贫穷,是羞愧的。

贫穷有多种原因铸成,其中,最让人无法谅解的是懒惰造成的贫穷。

懒惰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注定要无所收获的。

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天道酬勤,只有奋斗不息者才能位居人上。

不明白这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便会崇尚空谈异想天开,不务实事,其命运也就不得而知了。

这样的人如不及时反省,当是最可悲的。

廉以不富,荣也。

因为清廉而不富足,是荣耀的。

贫穷是酸楚的,不安于贫穷的痛苦会更大、更深,特别对有职有权的官吏而言,他们如果不安于清贫,贪财羡富,那么势必会走上贪赃枉法的邪路,一旦身陷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惩。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为官不贪都是荣耀的,它的长远效益是敌视者无法预见的。

当官决不是个捞钱的职业,明智的人不会被铜臭熏倒。

蹇以无货,嗟也。

因为命运坎坷而穷困潦倒,是令人叹息的。

才能不等于金钱,自古有大才而命运不济、衣食不周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是令人叹息和同情的。

应该看到,富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不免贫困,如果不面对这个现实,人们难以静下心来做事。

对有人才能的人来说,命运的不分虽然残酷,但接受也是无可奈何的;逃避和抗拒也许更无出路,生存都要难以维系了。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富贵之家多有不肖之子孙,贫寒之家常出高官显贵。

穷富是不生根的,宝贵如浮云,贫寒如浮云,贫寒亦可待,人们对此要胀远的眼光。

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出身贫寒的人往往更有作为。

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催生了他们积极向上的雄心,而这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

相反,安逸舒适的生活常常使人失去危机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惯,只会加剧人的惰性和弱弱,这样的人经受不住风雨,更难当大任了。

达无直友,难存管鲍。

得志时没有正直的朋友,落难时却有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是比喻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情谊深厚。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管鲍之交得志之人是得不到的,更是无法体会的。

一方面因为他们高高在上,人们只能仰视,无法真正做到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他们或多或少有自大的毛病,人们的真言他们很难听得入耳。

普通人之间的交往没有那么多顾忌,不掺杂任何功利的朋友才能结成生死之交。

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

不失去仁爱终究会富有,这来自于上天的酬报。

贫穷之人无论如何艰难,仁爱之心是不可失去的。有些人以贫穷为由,大肆作恶,这是人神共愤的事,是不会有善终的。

仁爱是富有的根茎特别在贫困状况下,仁爱更显得弥足珍贵,贫穷之人如果失去它,那么便失去了全部希望。

上天不会亏待有爱心的人,只要人们对此坚信不疑,做到持之以恒,开花结果的日子就不会远了。

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

不诉说苦楚终究会兴盛,这源自于人们的敬爱。

贫苦中的人切忌不耐苦楚,叫苦连天。整日有一肚子苦水倒的人,赢得不了别人的敬重。不以苦为苦、任劳任怨,是人们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只在将之始终,别人才会因敬生爱,助其成事。

把痛苦压在心底,没有自信的人是做不到的;挺直腰杆面对挑战,最需要一种乐观精神。

自强先要自立,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条硬汉。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抑尊篇第四

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

地位高的人不一定是强者,名声和实际不是契合的。

高高在上的人不要盲目以强者自居,一味以强者姿态出现,不肯放下身架,祸患就会潜伏了。

世上有很多名不符实的假象,尊贵的地位便是其一。

如果不顾实际状况、妄自托大,有名无实的他们是不堪一击的。

尊荣不可让人飘飘然,也不可使人无谦卑之心,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行事才能得体而无害。

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

称霸的人也有他的弱点,胜败没有固定的规律。

世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再强的人也不是无懈可击的。站在商端的人倘若以为自己无敌于天下了,这本身就说明他对人与世界缺乏完整的认识。

人都是有弱点的,称王称霸的弱点只是不明显罢了。胜败也不全是由强者操纵的,抓住强者弱点的弱者同样能取得胜利。

正因如此,有远见的强者永远不会高枕无忧,他们的危机感是很强烈的。

弱不称尊,称必害。

弱者不能自称尊贵,自称尊贵一定会受到伤害。

尊贵不是自封的,它虽然荣耀,但也暗藏杀机,没有实力的人不能随意染指它。

人的虚荣心使人目光向上,总有自不量力的人称尊道贵,极力抬高自己,这是很危险的。

尊贵人人欲得,树起了尊贵的大旗,就意味着要接受各方面的挑战,而弱者是经受不住冲刷的,只能沦为他人的祭品。

聪明的人会审时度势,利欲熏心的人才要自取其辱了。

强勿逾礼,逾则寇。

强者不能超越礼法,超越礼法就是贼寇了。

在社会的框架内,任何人都不能无拘无束,强者也不能例外。

凭借实力和地位虽可以一时取胜,但难敌众谴责。礼法是无形的,却是强大的,它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利器,蔑视它的人便会为人们所鄙弃,在为人人喊打的盗贼。

在这方面,向礼法低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挑战礼法的人也不是强悍便能做到,所有人都不可轻易犯险。

不罪于下,祸寡也。

对身份低微的人不轻易谴责,祸患就会减少了。

强者有一种油然生的优越感,这表现在他们往往看不起身份低微的人,一有时机他们毫不客气地对他们大加声讨,滥施淫威。强者常常把这视为威严的象征,其实这是他们自挖坟墓。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强者的盛气凌人常是弱者奋起的拼命的一个直接原因。

弱者也需要尊严和尊重,谁也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

目无贵贱,君子也。

眼里没有贵贱之别,是君子的行为。

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是很庸俗的,也是有偏见的。

人本无贵贱之分,持有这种观念才是对人的本质了解和真正尊重,君子的一切善行正是源于此节,他们拔开世俗的浮云,是人类的大智大勇者,眼里没有贵贱,才能做到位高而不骄,位卑而不耻,这是待人接物进入真诚的必由之路。

没有这种深刻认识和真情体验,人们但无法摆脱庸俗和势利,进入不了君子的行列。

心系名列,小人也。

心中只有名利二字,是小人的行径。

作威作福的人是不会淡泊名利的,他们把名利视为养优处尊的资本,为此他们并不在意别人的痛苦和想法。

为名利而活的人是不会放弃任何机遇的,名利成了他们人生的最高追求,道德自然抛之于后,这是世上小人的共同特点。

如果一个人凡事只讲实惠、只讲利益,那么这个人的发展趋向就危险了,人们应该时刻提防他。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君子身处高位会造福世人,小人有权有势会危害百姓。

官位是不能轻易授人的,这不是个荣辱的事,它关系着千百万民众的切身利益。

为官便会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阶梯,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为官不能计较个人的毁誉,在乎自己得失的人是不能为百姓造福的,这也是检验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

至善无迹,然惠存也。

最大的善行是没有痕迹的,但它的恩惠却是实实在在的。

地位高的人偏爱为自己树碑立传,如果抱着这一目的做些善事,他们是很难如愿的。善是发乎内心的,夹杂功利的行善不会打动人心,也不可能持久。

人们是不可愚弄的,崇高的名望金钱换取不来。倘若一个人因行善而抱怨没有回报,他就注定是个急功好利的人了,并不值得人们对他感恩戴德。

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最高贵的人没有威仪,但他能让人心悦诚服。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试图凭借威仪吓人的都是小鬼之类,他们的实质是空虚的。

装腔作势、派头十足往往是小人得志时的模样,正人君子是不屑为之的。

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式,不但抬高不了自己,而且只会暴露出小人面孔令人生厌。

人们永远喜欢接近平易随和的领导者,领导者的朴实无华最能征服人心,赢得声望。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守卑篇第五

人卑莫僭 ,羸马勿驰

地位低的人不要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号行事,瘦弱的马不要拼命奔跑。

总有人喜欢牛大旗做虎皮,作为向上爬的台阶,他们都是不甘寂寞的卑微者。

上进心不能用作贱自己来体现,也不能靠虚张声势来支撑,如果自不量力地拔高自己,那么正如瘦马狂奔一样,终会倒毙的。

一个人不能自己讨厌自己,即使地位再低,也不能失去自信和自我欣赏,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美处,换个角度看问题,答案就大不相同了。

草木同衰,咸存其荣。

草木同时衰败,它们都有茂盛的时候。

常言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尊卑贵贱,人生都是极短暂的。

所有的生命都是美丽的,只要珍惜所有,每个生命的价值都不可替代。

和生命的意义相比,人们实在不该为自己的卑微而类恼,小人物同样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抛弃自卑则是成功者的首要前提。

君不正臣谲,君之过也。

君子不公正致使臣子欺诈他,这是君主的过错。

封建喜专制的时代君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不容许有任何的侵犯和不敬,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做臣子的只能对君主绝对服从,否则便是一条死路。

面对残忍不正的君主,做臣子的为了迎合他,不搞些欺诈恐怕是难以做到的,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保身立命的手段。

道德的力量在君臣之间是脆弱的,过度相信它的臣子都难逃厄运。

上无私下谠,上之功也。

上司没有私心才能使下属对他直言,这是上司的功德。

存有私心的领导者是无法让下属信服的,他们任人惟亲,赏罚不明,一旦沦为孤家寡人,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怪罪下属。

相反,正直无私的领导者和下属患难与共,下属便会把他视为知已,全心为领导者着想,直言也就不在话下了。

能使下属忠诚敢言的领导者才是最成功的,他们让下属发挥出他们的全部聪明与才智,事业兴旺便有了根本保障。

功过由人,尊卑守序。

功过是由人来决定的,尊卑是靠秩序来维护的。

专制集权的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个人的命运掌握在统治者手中,他们可以信口雌黄,随意加人功过;封建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卑微者纵是忠心为国,也不能对尊者有所侵犯,否则便会受到口诛笔伐,严惩不贷。

如此情势,身居下位的人有太多的无奈,他们的选择是有限的。

和仁人志士相比,大多数的人沧为平庸,他们的心境应该得到人们的谅解,而过多地指责他们也是失之公允的。

卑不弄权,轻焉。

卑微的人不要玩弄权力,因为人们轻视他。

历史上有很多窃取权力的人,他们不在其位而握其权,这些人尽管光一时,但结局多是惨淡的。

权力需要正当的名义来执掌,超越了正常途径,即使抓住了权力,也会为人轻视,终会失去。

在这一点上,卑微的人要经得住诱惑,纵然权力就在眼前,也不能轻易捞取,否则,等待他的只是一场富贵梦而已,早晚要破灭的。

宠不树敌,绝焉。

受宠信的人不要树立强敌,因为这是一条绝路。

强敌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与一个人的作为密不可分。

受宠信的人极易恃宠而骄,他们行为放纵,不经意间便会得罪不起作用,惹人忌恨。这样的敌人多了,危机四伏,任何人都不可能幸运到底了。

人不能被一时的受宠遮掩了视线,谨守谦卑仍是十分必要的,最值得信任的不是某个人的喜爱,而是自己的不为人憎。

陋不论道,暴焉。

浅陋的人不要谈论大道,因为这会显露自己的无知。

粗俗的人忌讳附庸风雅。不懂装懂,没有真才实学而言说无忌者只能招惹是非,更被人蔑视。

真正的学问绝不靠卖弄,也容不得半点虚假,在这方面如果不够厚道,那么终生都要贻识了。

无知并不可怕,无知且自以为是就令人恐惧了,他们是盲人骑马,深渊就在眼前。

堪亲者非贵,远之不辱也。

可以亲近的不是达官贵人,远离他们能免遭羞辱。

社会下层的人少不了渴望交上上层人士,依靠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实现的机率并不高,因为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尊卑从来是有区别的,人也是时刻在变化的,一条鸿沟横亘其中,卑微者实在难以跨越,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智之举,把别人想像得无比良善更是幼稚行为,这是卑微者坚决要摒弃的。

毋失者乃节,恃之必成矣。

不能失去的是气节,依靠它一定会有所在就。

俗话说“穷要有穷志气”,只要气节不失,便不是最贫贱者,前程也不会满是绝望。

卑微者坚守气节不易,生活的压力和处境的窘迫都能使他们改变立场,屈从妥协。

正因如此,坚守气节的卑微者才是最可敬的,也是最有骨气的,他们经受住了风雨的考验,不屈不挠,任何难题也不会难倒他们。

这样,成功选择他们,也就毫不费解了。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示缺篇第六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上天是最善良的,人没有最完美的。

有缺陷是世界的本相,这就决定了追求完美不仅不智,而且不会成功。

人们在为自己的缺点而忧心忡忡之时,不可避免地要极力掩饰了,所以很多弄巧成拙的事便会发生,这更是一种失败。

不以不完美为憾,才能流露出真性情,它真实而感人,人活得才有滋味。

处处追求完美,无异于珈锁缠身,人是难得自由的,生命也会随随便便之枯萎了。

不理之璞,其真乃存。

没有加工过的玉石,它的本性才会存在。

渴望出人头地地人惟恐不能充分展现自己,他们为了迎合某种需求,常把自己的搞得面目全非。

世俗一世并不为过,但失去自我便会适得其反,令人无法真正相信他。

时刻都想展现自己的最完美的一面是最累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想法越强烈,他的动机就越可疑,人们只会防范他。

一个人以本色面目出现即可,有缺陷的其实人们并不排斥。

求人休言吾能。

求助他人不要说自己很有才能。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能自己解决,向他人求助并不丢脸。

在这一点上,死要面子不智,不说真话不通,最忌遮遮掩掩。

把自己的难摆明,真心向你求助,人们是很难拒绝的,也最能引发他们的同情心。

若不如此,向人求助尚且趾高气扬,不肯示弱,这样的人只地人见人憎,他们是讨不到半点好处的。

悦上故彰已丑。

使上司高兴要故意显示自己的丑陋。

封建时代的上下级关系极其复杂,他们互相利用,互不信任,有着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掺杂其中,绝非外人可以想象得到的。

上司不允许自己下属的才能超过自己,更难以忍受下属有太高的声望。以他们私心看来,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大的威胁,是必须及时设防的。

把自己丑陋的一面呈现出来,自损声名,这能解除上司的戒心,得还是大于失的。

治下不夺其功。

管理下属不能夺取他们的功劳。

贪占下属功劳的上司是没有远见的,他们极力美化自身,损人利己,实际上是自我的大暴露,人人都可见其虚伪与无情。有能力的上司不一定让人信服,而有缺陷的但真心关爱部属的上司一定会深得人心。

上司的最大成就是把人心都凝聚起来,有见识的上司是不求独美的。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

君子一言显现他和短处,不显现他的长处。

世上的君子之所以稀少,只因世俗而肤浅的人太多了。

人们多是极力表现自己的长处的,因为这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为自己分。

而在君子看来,讨好和迎合别人是虚伪的,显现短处才能活得真实自,这更是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修养。

他们不怕出丑揭短,清新自然,又无掩盖短往上的种种疲惫,他们反是抛掉了最沉重包袱,上陈征战更易得胜。

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

小人使用他的聪慧,不使用他的笨拙。

小人相信聪慧万能,他们玩弄权谋,勾心斗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败对手,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凡是小人,都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笨拙的,使用它更是不也为之。

小人视拙如虎,是怕笨拙坏了他们的好事,不占先机,其实这恰恰反映出了他们的心虚和实质的软弱。

大智慧都是笨拙的,也是最实用的,看似无心,其实无坚不摧。

不测之人,高士也。

深不可测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人都有他的缺憾之处,问题是人们能否摆脱它的阴影,不为其所左右。

缺憾与优点同存,人们厌弃它的同时,只会增加自己的劣势,减少自己的深度。

高人名士并不是缺处少的人,而是所缺处看得最淡的人。他们对自身的优缺点一视同仁,淡然对之,令外人无法据此探知他们的内心,这是保身立命的最高境界。

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

对内不回避害处,害处便会在内部得到解决了。

一个团队只有内部纯洁、团结一心,才能具有战斗力。要做到这一点,一团和气、回避问题必须禁绝。

把问题指出来,让害处曝光,这有利于及时消除隐患。

否则只能助长祸患的滋生,以至无可救了。掩盖“家丑”是愚蠢的,使危机消化在内部才有惊无险,不蔓延成灾,在这方面,不能顾及情面,心慈手软,也不能得过且过,犹豫拖延。

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对外不接近祸乱,祸乱就会被阻挡在外面了。

耀武扬威是惹祸的根苗,灾难袭来总有自身的因素使然。

一些人一旦有了一点实力,便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的力量,轻易扎进矛盾的旋涡,热衷趁乱打动,结果引祸上门了。

任何时候,锋芒都不能随意显露,而老成持重却可静观其变,不入险地。把困难想得多些,把自己压低一点,不仅有助于成事,更可减少败事。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忍辱篇第七

至辱非辱,乃自害也。

最大的耻辱不是受人侮辱,而是自我伤害。

世俗社会的不平与不公只在存在一天,人们便难免受到各种侮辱,受害者不要自责太切。

个人的力量不能操控社会,却可以掌握自己,如果悲观厌世、自我伤害,这才是最耻辱的。

受人侮辱不是自己的错,自己也不疼爱自己,人的尊严便荡然无存了,这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事。

至忍非忍,乃自谅也。

最大的忍让不是容忍他人,而是原谅自己。

许多人的堕落是从自轻自贱开始的。他们不能原谅自己的卑微无能,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喜欢盲目攀比,结果把自己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拔高自己有害,看贬自己更是残忍的事,平庸的人必须容忍自己的平庸,否则他就难以存活了。

人不会个个都是圣贤,做快乐的普通人也是好的选择。

君子不怨小人,怨天也。

君子不怨恨小人,怨恨上天的不公。

君子难为,要想做个君子,必须承受小人的种种侮辱,君子受侮辱的程度是人群中最高的。

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如果社会大环境对小人有利,不容君子,最应该谴责的是自然是滋生小人的土壤了。

君子正是因为看破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针对性的对象冻是具体的某个小人,他们试图改变的是扭曲了的社会。

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

小人不害怕君子,害怕人们惩罚。

不能忍受屈辱的人,见识是短浅的,性格是浮躁的,最容易沦为小人,小人是一触即跳的,他们只想占便宜,吃不得一点小亏,一受刺激便要发作。

在君子的礼让谦和面前,小人不会为此感动、改过,征服他们只能靠无情的惩罚和侮辱。

小人不敬他人,却幻想让他人尊敬,这是小人的最可笑之处。亦是小人的最薄弱之处。

君子小人,辱之可鉴焉。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羞辱他可以鉴别出来。

对人的判定是很困难的,人有多种多样的伪装,小人更是此中高手,稍有不慎,人们便会被蒙蔽欺骗。

君子和小人对羞辱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他们内心本质的集中反映,只要据此察验,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便可看清了。

不为羞辱击剑的人才是坚强的人,也是可以托付大任的人,他们不会为一时的荣辱改变信仰,也不会因牢骚满腹而走向堕落,正可谓能忍者方能负重。

强而无仁,天辱之。

强者没有仁爱,上天会侮辱他。

没有人可以免遭侮辱,强者看似无人可制,其实公理人心还是强过他的,只要他们不讲仁爱,违背天理,报应是很快的。有侮辱在侧,并不绝对是件坏事,它可警醒强不可胡作非为,鱼肉百姓。

如果强者对“上天”示警不理不睬,那么只能说明他愚昧无知,大祸将至。

弱而不振,人辱也。

弱者不能振作,人们会侮辱他。

毫无疑问,弱者所受的侮辱是最多的,尽管这是不公平的体现,弱者还是要随和面对的。

弱者需要的不是哀怨,振作图强才是正确的出路。忍受侮辱是摆脱侮辱的第一步,这样可以给弱者赢得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由弱变强。

向侮辱说不,虽勇气可嘉,但并不值得提倡,如果过早的显露出自己的反抗意图,所承受的压力便要加重了。

辱不灭人,灭于纵怒。

侮辱不能毁灭人,毁灭人的是放纵愤怒。

面对侮辱,人们是不能随便发泄愤怒的。怒火打击不了别人,只会燃烧自己,把自己葬送。

历史上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制怒的,他们不让愤怒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这就使他们时刻都能保持住理智,做出正确的抉择。

侮辱虽然伤人,但它并不致命,人们不该把它看得太重。人生的每一步,清醒都必不可少,而愤怒只会带来冲动和蛮干。

大辱加于智者,寡焉。

有智慧的人常常要承受大的侮辱,因为能理解他们的人很少。

世界充满无奈,智者是孤独的,他们超越常人的卓见往往不为人们所接受,反成了人们嘲笑打击的对象。

一个人要想有所突破,就不要幻想没有障碍地前进,在多数人的反对声中,也许只有自己正确的。

央求别人的理解是可怜的,认准目标而义无反顾地追求,才是探求真理的有效途径。

大难止于忍者,息焉。

忍受屈辱的人往往能躲过大的灾难,因为他们使敌手停止了进攻。

大的灾难源于敌手的不断进攻,忍受不了小的屈辱,敌手的进攻便会加剧了。

不要挑逗和刺激敌手的进攻欲望,做无谓的抗争有时要付出百倍的代价。

忍辱是弱者的生存谋略,它可以瓦解敌手的攻击意志,减轻敌手的打击力度,进而使自己受到的伤害减为最低,避免毁灭的命运。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恕人篇第八

天威贵德,非罚也。

上天的威严以仁德为贵,而不是惩罚。

威严不能建立在惩罚之上,因为惩罚并不能使人真正敬服,而表面顺从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握有权力的人一定要慎用惩罚,惩罚多了只能说明他在仁德上是无能的,而只有依靠权力这一魔杖了。

魔杖随时都会失去,无所凭借的他们只好自吞苦果,这是残暴的掌权者共有的下场。

人望贵量,非显也。

人的声望以器量为贵,而不是名声显赫。

人的器量不是天生的,如果没有一颗怜爱宽恕之心,他的器量就会十分狭小,容人便分外有限,他是难以出众的。

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喜欢在沽名的钓誉上下功夫,也许他们有得逞之时,但那终是虚假的,是一桶就破的,名声再大也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好处。

大器量不仅是爱自己的亲朋,更是宽恕自己的敌人,完全与功利无关了。

恕人恕已,愈蹙愈为。

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形势越是困难越是要这样做。

宽恕他人是不能讲条件的,如果抱着功利思想为之,那么就违背了宽恕之要旨了。

人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换来他人的将心比心;对他人的真正理解,不能停在口头上。

身处困境不应成为不能恕人理由,此时学会仁恕,尤能助人摆脱困境,获得意外的惊喜。

君子可恕,其心善焉。

君子可以宽恕,因为他们心地善良。

君子也有犯错的时候,尽管这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完美无缺,而是因为他们的有一颗善良的心。

和他们的仁德善良相比,君子有君子的难处,这是人们首先要体谅的,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过于挑剔,否则就是扼杀了。

小人可恕,其情殆焉。

小人可以宽恕,因为他们的危险。

俗话说“大人不计小人过”,小人尽管令人讨厌,人们也没有必要和他们纠缠到底,不依不饶。小人做尽了坏事,他们的处境凶险四伏,随时都有可能深入谷底。

探究他们堕落的原因,有许多并不是他们个的责任,他们仍有令人同情的一面。

站在人性的高度上,对小人的宽恕不是纵恶,而是扬善。

不恕者惟事也。

不能宽恕的只是具体事情。

对事不对人,是恕道的核心内容,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而人却是有望变化的,只要给他一次机会,也许便是他重生的开始。

用发展的眼光看人,人就不是不可宽恕的,在持定的情境下,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思想,至少有一总分是扭曲的,把人与事区分开来,分别对待,人们才能从仇恨中解脱出来,不失人性的至宝宽容。

富而怜贫,莫损其富。

富人怜惜穷人,不会损害他们的富有。

为富不仁者大有人在,他们的仁恕之心淡漠了,对穷人表现出的是可憎的苛刻与绝情。

站在穷人的对立面是富人的误区,他们的冷酷加深了穷人对富人的仇视,实际上是自毁根茎,增加隐患。

怜惜穷人是富人应尽的义务,这不是对穷人的施舍,而是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必要保护。

历史上的为富不仁者终归覆没,便是很好的佐证了。

贫而助人,堪脱其贫。

穷人帮助他人,可使他摆脱贫穷。

穷人更应体谅他人的难处,伸出友爱之手。艰难的日子需要爱心支撑,相同之处的困境有助于增加对他人的理解,穷帮穷是最真诚的,也是最感人的。

摆脱贫穷不是靠极端自私便能做到的,六亲不认、无情无义只能使穷人走向绝路。

穷人的每一次付出尽管艰难,但它终是穷人的最闪光一面,能照亮自己,更能征服世人。

人不恕吾,非人过也。

他人不宽恕自己,不是他人的过错。

向他人乞求宽恕不是宽恕的真义,宽恕不能硬索强要,也不可视为依赖。

有些人总是指责他人的严苛,而从不反省自己的态度,其实,他们把宽恕作为一种交易了。

这势必使自己心态不正。让自己真正宽恕起来,是一种自我历练和高层次修养,决不能因为他人的原因而动摇自己的信念,相反,在他人不宽容的时候才是最磨练人的时节,人的修养在此高低立判。

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自己不宽恕他人,是自己的罪过。

在仁恕的问题上,严以律己大有益处,这能使自己变得更真诚友善起来,剔除世俗的虚伪和功利,赢得人们的真正敬重。

每个人都应首先从自我做起,而不该一味抱怨环境的恶劣;如果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善待他人,环境便会随之改变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信奉仁恕之道的人不仅能感染人,更能改变人。


成大事者必读的处世奇文,在力量不足时如何以弱胜强,成就功业

  • 弱胜篇第九

名弱者,实大用也。

被人称为弱处的东西,实际上是有大的用处的。

多数人对弱处的排斥行为,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正确的。而少数大智慧者对弱处的推崇,决不是故弄玄虚,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和重视。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对“弱”的看法不是世俗的,他对“弱”的认识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只要人们“弱”不自卑,善用其“弱”,“弱“的威力便显现了。

致胜者,未必优也。

能导致胜利的东西,不一定是人们所说的优势。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事例屡见不鲜,它揭示了在胜利面前,强弱是平等的,胜利并不会拒绝弱者。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能够致胜的“弱”,人们对它一定要刮目相看。

许多人对胜利没有信心,正是因为他们在致胜的要素上认识不清,他们迷信强大与优势,不信“弱”和“劣”的作用。

不改变这种偏见,弱者是永远也站立不起来的。

弱而人怜,怜则助。

弱者令人同情,同情就是强大的助力。

人们的同情心是偏向弱者的,这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弱者尽管会受到一些的冷眼,但好人还是居多的,他们同情弱者、关爱弱者,所以说弱者并不孤立。

弱者不要怕展示自己,在人前显弱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唤醒人们的同情心。

当人们共同关注一个弱者时,这个弱就不会悲观绝望,也不会孤立无援,他汲取的力量是无穷的。

劣而人恕,恕则孝。

处于劣势者人们会宽恕他,宽恕就是难得的幸运。

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完全处于劣势,那么人们是不会和他真正计较的,宽恕他也不是件难事了。

劣势明显的人很难刺激起人们的攻击欲望,胜之也不值得夸耀,这就为他们赢得了免遭重创的有利局面。

他们失败了无人指责,他们出错了少人嘲笑,他们的压力是最小的,而这一切都是对成功极为有利的。

庸人纳,纳则遇。

平庸者人们会接纳他,接纳就是难逢的机遇。

人们苦苦追寻的机遇,很多的时候却被平庸者轻易得到了。

平庸者缺少野心,为人低调,对人构不成威胁,这都是人们容易接受他们的原因,而才能卓著者要被人接受却是很困难的,他们的才智反让人望而生畏,疑虑难消。

平庸有时是制胜的关键,在能者核战争相害时,没人在意的平庸者往往幸存下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以贱为耻,其人方奋。

把地位低下视为耻辱,人们才能奋发有为。

地位低下是有志者难以接受的,他们不满现状,这样才能增长强烈的向上欲望,向高层次迈进。

身处下层的人深知下层的辛酸,此中滋味是养尊处优者无法体会的,这也决定了下层人士的上进心更强、更坚定,由此铸成了他们比养尊处优者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更大的业绩。

这是对上天对下层人士的无形“褒奖”,人们应该用心领会。

以绌为憾,其人乃进。

把自己的不足视为遗憾,人们才能不断进取。

人生在世,不能自陶醉,在比较之中,人们才会看到差距,找出不足。

弱者和强者的差距是明显的,不足很大的,弱者只有正视这些,不满于此,才能上进心切,加倍努力。

强烈的反差往往是最有力的推进器,它也是最有效的清醒剂,它督促人们不要顾影自怜,更不能停下脚步。

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

没有依靠的人会自我图强,这是形势逼迫的结果。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需要不停地开发和挖掘。有些人能做到主动,而有些人要挤压他才行。

在山穷水尽之时,弱者的潜力最易激发出来,因为他们断绝了一切依靠,只能自我拯救了。

身陷困地常常是一个人的转折点,这是弱者求胜的一个重要契机,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此时刻,人们才能真正做到放手一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