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榜樣|李喜平:駐守在貧困村的高校幹部

榜樣|李喜平:駐守在貧困村的高校幹部

李喜平是西北師範大學選派到禮縣雷壩鎮蒲陳村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到崗以來,李喜平積極配合村“兩委”班子和包村幹部工作,團結帶領蒲陳村駐村工作隊全體隊員,全力以赴為群眾排憂解難,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

榜样|李喜平:驻守在贫困村的高校干部

在到達蒲陳村的半個月後,李喜平就摸清了蒲能組、陳坪組、老莊組等3個村民小組185戶850人的基本情況和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逐年脫貧進展情況,詳細瞭解每戶家庭情況、家庭成員健康狀況、產業發展情況、下一步打算,收集了對目前精準幫扶工作的意見建議、幫扶的項目,並通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制訂了《雷壩鎮蒲陳村精準脫貧幫扶工作實施方案》。

榜样|李喜平:驻守在贫困村的高校干部

幫扶期間,李喜平不僅在村裡住得慣,還呆得住,平均每月駐村25天,更值得稱道的是,他打一進村子就心繫群眾,及時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在得知蒲陳村老莊組有一處懸坑,雨水沖刷嚴重,造成安全隱患時,李喜平積極爭取專項資金50萬元,改道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春節前夕,李喜平從西北師大動員組織有書畫特長的職工到村上為群眾書寫中堂、送春聯、送溫暖活動,積極從西北師範大學為村上的特困戶申請過年補助金2900元,同時,自費1600元給特困戶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並把自己使用的淨水機讓給有病的貧困戶。

榜样|李喜平:驻守在贫困村的高校干部

李喜平始終認為,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村上就沒有發展的動能,就沒有增收的渠道。針對蒲陳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實際情況,李喜平積極幫助村支書蒲旭東創辦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的禮縣雷壩鎮蒲陳村綜合股份制合作社,帶領貧困戶以土地、山林、草地、勞動力等資源入股,已吸收貧困戶20多戶。他還同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一起,帶領村上群眾完成了河壩地20個蔬菜大棚的試點工作,全面推開200個蔬菜大棚的規模種植,推平整治200畝後壩河灘荒地,規模種植經濟林,確保蒲陳村集體經濟增收,穩定摘除貧困村的帽子。

榜样|李喜平:驻守在贫困村的高校干部

針對雷壩鎮的教育特點和需求,李喜平積極爭取,協調西北師大附屬中小學和雷壩中小學結對幫扶,全面提升雷壩基礎教育教學質量。送派村幹部赴湖南、江西、浙江等地考察學習,親身感受十八洞等村的巨大變化,開闊視野,同時在村上還舉辦了致富能人與貧困戶見面會,用致富能人的創業事例鼓舞貧困戶增強自覺脫貧的信心,激發脫貧內生動力;選派致富帶頭人赴西北師大參加全國“三區”人才農業技能免費培訓班。他還積極爭取村上幼兒園建設項目經費45萬元,目前項目正在建設中,計劃於2018年8月正式開班。

榜样|李喜平:驻守在贫困村的高校干部

駐村期間,李喜平力爭把每一項工作做到細處,把每一件事做到群眾的“心坎上”,用真情實意,開展幫扶工作,贏得了群眾的認同,村民經常說:“李書記就是土生土長的咱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