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宋朝為何將都城定在無險可守的汴梁,而放棄了有山河之險的長安洛陽?

吃貨歷史觀


汴梁之所以被北宋定都,是因為它是當時北方唯一像都城的城市。眾所周知,唐朝的都城在長安,但是在唐朝昭宗皇帝時期,大軍閥朱溫控制了皇帝,強迫皇帝遷都到自己的轄區,並且把長安城拆了個遍,如此一來,長安城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恢復。



而汴梁,在後梁,後唐,後晉,後周等政權的的建設下,已經具備了作為都城的規模,雖然中途遼國皇帝耶律德光曾經因為滅後晉的緣故攻入汴梁,但由於耶律德光一心想做中原的皇帝,所以並沒有對汴梁造成太大規模的破壞。

北宋,作為後周的繼承者,自然會繼承其國都,事實上這也是當時北方城市中唯一完好且繁華的城市。況且,北宋尚未完成統一,如果貿然遷都,則會產生大量的花費,這對於統一大業是不利的。所以,從北宋建國開始,就繼承了五代的都城汴梁作為國都。


然而,汴梁的地勢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但凡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突破邊境,那麼其鐵騎就會一路暢通無阻地到達汴梁城下,到時候北宋政權將會岌岌可危。作為職業軍人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並不是沒有看到這一點。

所以,在天下大概平定(吳越國已經對北宋稱臣,毫無威脅,而北方的北漢只剩下太原等幾座孤城,且被北宋打得元氣重傷,已然是冢中枯骨),宋太祖就有了遷都的意向。

帝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始議西幸,起居郎李符陳八難,帝不從。既畢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諫。

最初趙匡胤是想遷都洛陽,一來因為洛陽的破壞程度並不是很嚴重,二來離開封比較近,花費小,同時其地勢要比開封安全。

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乘間言曰:“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帝亦弗從。晉王又從容言遷都非便

資料摘自《資治通鑑》,當時李懷忠就是以汴梁航運便利,方便從江南運輸糧食等理由,而且汴梁作為國都的時間很久了,再遷都害怕動搖了國家的根本。但趙匡胤看得比較長遠,因為糧食問題,隋煬帝修運河就是為了解決南糧北調,雖然長安相比汴梁,運糧食的確不是很方便,但也沒有太困難。



而最後一句則是重點,晉王也勸趙匡胤不要遷都。晉王,就是趙光義,後來的宋太宗,當時他被封為晉王兼領開封府尹。這就好理解了,他作為首都開封的府尹,在開封已經有了很深的根基,而他本人又是一個野心十足之人,如果遷都,他在京城經營的一切就不復存在,所以當然要勸阻。

在趙光義發言後,趙匡胤的回覆,史書如是記載:帝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

這說明,趙匡胤已經看得夠遠,遷都洛陽只是權宜之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還要遷都長安,這樣才能保持大宋江山的長久。

接著,趙光義接著建議不要遷都,趙匡胤詳細陳述了他遷都的理由,非常有道理

話王叩頭切諫,帝曰:“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

趙匡胤的意思是,依據地形,不進可以固守,而且可以減少兵力的投入,進一步的意思就是既可以保平安,也可以減少無謂的開支,兩全其美,周朝,漢朝就是這樣取得長久的安定的。

然而趙光義的回覆很耐人尋味,“在德不在險”,守住天下,不能靠險峻的地勢,而要靠君主的德行。趙匡胤聽了之後,就沉默了。

王出,帝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在趙光義離開後,宋太祖對身邊的群臣說,趙光義的話有道理,但如果不遷都,一百年後,天下就完蛋了。遷都之事就此作罷。

從趙光義敢當面說“在德不在險”,以及趙光義離開後趙匡胤才說出自己的顧慮,可以看出,首先趙匡胤對自己的兄弟是很尊重的,而另一方面,則可以看得出,趙光義在當時的勢力已經很大,趙匡胤已經不太容易約束他了。

於是乎,目光長遠的宋太祖最終沒有完成遷都,但是他為了保證江山社稷的長久,做出了他的努力,他將城牆設計的凹凸不平,由此加強城防,但後來又被蔡京改了回去,改成了四四方方的佈局,最終,沒有遷都的北宋,終於應了宋太祖的預言,金軍鐵騎輕而易舉來到開封城下,滅掉了北宋。

趙光義的子孫,嚐到了自己祖先短視的苦果。


庭州行者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引用下古代人是怎麼記述這個事情的。

在王禹偁《建隆遺事》當中,有這麼一段話:

言太祖問遷都之事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而晉王以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在德不在險”。

其實我們後人看這段話有很多細節可以琢磨。



第一點:當時的晉王是誰?

晉王其實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此時的趙光義是開封府尹。而開封也就是汴梁。趙光義之所以反對遷都洛陽,是有很深的政治意味的。因為當時的汴梁已經存在數以十萬計的禁軍。趙光義也曾以遷都洛陽後,難以轉運糧草供應禁軍作為反對遷都的理由。比如下面這段:

京師屯兵百萬,全籍卞渠漕運東南之物贍養之。若遷都洛,恐水運艱難。

但是要注意,趙光義這番話實際上是本末倒置的。因為之所以要在汴梁屯兵十萬,就是因為汴梁沒有山河之險,不得不大量聚集軍隊以拱衛首都。而大量聚集軍隊,參照當時的運輸條件,也確實只有靠水運解決糧食運輸問題。但是,如果遷都洛陽後,也就不再需要這麼多拱衛首都的軍隊了啊!沒有這麼多吃飯的人口,何必還要計較漕運呢?

第二點:宋太祖趙匡胤是在什麼時候說的這句話。

現在可以考據出來的是趙匡胤是在去了一趟洛陽後,再回來說的這一番話。而在洛陽時,趙匡胤還曾大力誇獎了焦繼勳。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上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召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面獎之,加彰德節度使。繼勳女為皇子德芳夫人,再授旄鉞,亦以德芳故也。

那這個焦繼勳是誰?又為啥說是以德芳故呢?這德芳又是誰呢?

咱們百度下趙德芳就會知道,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四子。但是呢,趙德芳比他的三個兄長活的都長。雖然他也只活了23歲。。。

而趙德芳的妻子就是焦氏,也就是焦繼勳的女兒。

再看上面的引文,焦繼勳的官是啥?為啥趙匡胤看洛陽宮室壯麗要當面獎勵他?

因為焦繼勳就是知河南府啊!洛陽他說了算啊!

假設趙匡胤真遷都到了洛陽,那可以說在焦繼勳的保護下,或者說擁護下,趙德芳那是鐵定要當皇帝的。他趙光義再牛,說話也只是在汴梁頂事而已,一旦遷都洛陽,趙光義沒辦法再利用位置優勢把控禁軍,哪裡還有啥金匱之盟啊!

那這樣一來還有趙光義屁事啊!



第三:在德不在險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大家都知道,說的就是老一套的要講道德。可是大家可曾考證過這話從哪裡來的,典故是啥?

據考證,最早出現在德不在險是在史記當中。典故是殺妻證道第一人、吮癰大神級人物吳起先生和魏武侯的對話: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看上面這段話,再反向思考一下趙光義這個在德不在險的意思。你就會發現,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啊!意思就是:

趙匡胤你說的道理我趙光義都懂,可是我現在先拿隱晦的話告訴你,你要想遷都,老子就要鬧事。所謂禹滅之,湯放之,武王殺之。老子暫時做不到,可是最直接的威脅你趙匡胤總能感受到吧!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所謂舟中之人,古代一個小船能有多大,這也就是個比喻,寓意周圍的人要造你趙匡胤的反。

那周圍的人是誰?

當然是他趙光義咯!




因此,為啥宋朝放棄定都洛陽,其實遷都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不過是被趙匡胤的猶豫不決,趙光義的私心叵測,以及後來的宋朝皇帝們給耽誤了罷了!

話說到最後,其實大家學高中歷史都知道,宋朝完蛋在了兩個地方:

第一:冗官、冗兵、冗費

第二:歲幣。

要說直接原因,是被金兵一把衝鋒突到了汴梁城下。

可是這時候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呢?

一場數百年的悲劇。。。


王斌兔斯基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長安洛陽破敗

唐朝末年,朱溫強迫昭宗東遷洛陽,把長安拆得七零八落。

洛陽經歷後梁後唐兩朝,看似修得不錯,可是石敬瑭滅後唐時,末帝李從珂一把火燒了洛陽,自焚了。洛陽也就此破敗。


二汴梁多年經營,已經有了都城的規模。

石敬瑭建立後晉,定都洛陽,此後,後漢後周兩都都建都在洛陽,尤其是後周世宗曾下令對汴梁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使汴梁城完全能行使一個都城的職責。

宋朝是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的,太祖建國後,基本對周圍小割據政權處於大優勢,太祖日夜想統一全國。定都汴梁,方便軍隊行進和糧草的運輸,有利於國家快速統一。

還有一點,長安洛陽事實上在那個時候已經不適合作為都城了,唐宋時期,人口爆漲的,定都長安洛陽雖然可以依靠山川為險,削減大量軍隊,恢復民力。但是當時一個首都光人口就有數百萬,再加上駐守都城的常備軍,問題的關鍵已經變成了,如何能保證這幾百萬人不捱餓。長安依靠關中平原供給。
幾十萬人沒問題,上百萬人就得歇菜,洛陽也是如此。所以,綜合比較下,也就是漕運陸運發達,佔據天下交通樞紐的汴梁最適合當首都了。


守仁讀仁


長安太靠西北遠離中原內地 和東部經濟繁榮地區,中國歷史中期外敵都在西面犬戎 匈奴 突厥 等 ,所以長安為國都主要做為軍事震懾的存在 ,長安在唐朝中期的時候做為國都其實就已經不太適合了,城市很大人口百萬又不能自給自足,交通又不便那麼多人吃飯就成了問題,經常斷糧餓肚子。甚至皇帝百官吃飯都成了問題。所以很長時間其實皇帝百官是在東都洛陽辦公的,唐末長安洛陽城市都被嚴重破壞,到宋時外敵方向已經在北方,但宋朝沒有養馬地北方戰略地區也被少數民族霸佔無法收復,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都建在長安完全失去意義,洛陽這時經濟和開封比還很破敗,交通也沒有開封發達。開封做為國都是最好的選擇。國家安定再德不在險,宋朝經濟文化都是封建時代的頂峰,國家內部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起義,但是周圍的外敵卻不像之前朝代,之前外敵主要是部落聯盟式的存在,戰鬥力強但後勁不足。而到宋朝周邊外敵已經是國家形式存在,個個強大凶悍蒙元更是把遠在歐洲的國家滅了大半,所以不論國都選擇在哪個城市其實都是擋不住的。


相約已陌路


時勢造就而已。

中國人口經濟重心東移,特別是江南地區的經濟崛起,西北地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持續惡化,經濟衰敗,人口減少,各種內亂和外患持續襲擊西北地區,例如吐蕃回紇的多次攻破長安洛陽,刮地三尺,造成衣冠南渡,長安洛陽衰敗,直至今日仍未恢復。

汴梁控制黃河和運河交通要道,便於江南物資運輸,而地理優勢更佳的幽州在契丹人控制之下,定都汴梁也不是北宋首創,北宋只是承襲五代而已,如果不是北方屏障幽雲十六州控制於契丹人手中,汴梁倒不是特別危險。


軍都弩


1.宋朝重視海上貿易,開封水運發達,貫通南北;

2.洛陽、長安水運淤塞不通,因戰亂破壞;

3.經濟中心東移,便於控制;

4.距離首義之地商丘較近;

5.趙光義言“在德不再險”,實則因任開封府尹的建設經營,與太祖皇子爭權後老巢在此,便於穩固統治(類似朱棣定都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