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2018年刚开篇,西安教育部门将接受一场电视问政“大考”成为大家生活里的大事件因为这场大考事关年幼求学的孩子压力满负荷的家长千千万万的家庭以及无法冷眼旁观教育问题的每个人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西安教育问题,50名西安市中小学校长参与8道“同题问答”,为西安教育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最终有22名校长接受问答。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现场接受问政的嘉宾1、 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春平2、 市教育局副局长:闫秀斌3、 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瑞4、 市教育局教育督导室总督学:王小虎5、 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张斌6、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崔玲7、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刘红8、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三处副处长:左茹9、 新城区教育局局长:王纲10、碑林区教育局局长:何文11、莲湖区教育局局长:胡兴前12、雁塔区教育局局长:常成成13、未央区教育局局长:程军安14、灞桥区教育局局长:郑伟15、蓝田县教育局局长:胡长熊16、周至县教育局局长:张武祥17、高陵区教育局局长:吴重伟18、临潼区教育局局长:张树军19、鄠邑区教育局局长:靳林林20、阎良区教育局局长:马辉21、长安区教育局局长:李鹏程22、高新区教育局:李晓岚23、经开区公共事务局:张恒24、曲江新区教育卫生局:郭军25、浐灞生态区社会事业局:杨振宇26、沣东新城教育局:王晓谊16所学校代表此外,西安市16所学校代表也将现场参加问政:高新一中西工大附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铁一中西安市83中(市属)西安市一中(市属)西安市三中(碑林)建国路小学(碑林)后宰门小学(新城)爱知中学(新城)回族中学(莲湖)远东一中(莲湖)大雁塔小学(雁塔)未央区幼儿园(未央)东城第一小学(灞桥) 22位校长中,17位校长分析了西安教育的困境,其中13位校长认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平等机制导致择校热,民办学校挖教师抢生源,公办学校用人机制死板,教师“吃大锅饭”、缺乏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公办和民办教育的差距,这些问题是西安教育发展出现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共有20位校长参与了“上学难”问题问答,11位校长认为,所谓的“上学难”其实是上好学校难,只要不择校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也有校长坦言,家长追求名校的焦虑,让西安显现出上学难的假象。3位校长认为,上学难主要是指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4位校长认为确实存在上学难,无论好学校还是一般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   针对补课和课外培训班的问题,20位校长参与了问答。其中13人明确反对补课,认为补课是输血,自主学习才是造血,而且长时间的补课伤害了学生、娇惯了老师,得实惠的是培训机构。但是大环境使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如果不补会导致落后。这是公办教育欠的账,也暴露了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7人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场,高考录取方式客观造成补课必须性。   校长们建议,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合理、执行性强的政策。补课不应是全民性补课,应该是选择性补差。有需求就有市场,应遵循需求的基本原则,但不应成为某些学校招生的绿色通道。   19位校长参与了上名校“潜规则”的问答,其中13人认为这种“潜规则”普遍存在,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潜规则出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名校通过奥数招生,二是教育资源稀缺,导致权力寻租和资源变现。打破这种潜规则是当下教育部门立即该做的事。1位校长认为,择校费属于违规,中间人的“打点费”属于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西安市教育局主管培训的副局长闫秀斌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第一单元:关于课外补习班的问题现场投票满意率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第二单元:教育不公 公办和民办问题现场投票满意率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第三单元:西安市“小升初”摇号已成定局现场投票满意率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瑞在电视问政上表示,西安市小升初摇号具体方案已制定完成,近日将向社会公布。张局长表示:我们把整个招生的计划结果请社会参与监督,请大家及时的监督和举报,这样的话,保证资源配置更合理,义务教育发展更平衡。问题1:当前西安教育的困境问题出在哪儿?  校长1: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城北好点的学校比较少。好学校集中在高新区、雁塔区、新城区、莲湖区,这种不公平的资源分配,造成了城北的孩子往南跑的现象比较严重。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校长2:首先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高与当前优质教育较少的矛盾,即供需失衡。二是,民办学校扩张较快、独霸教育市场,形成对优质生源的垄断。三是,公办学校因生源质量下滑,高考中考升学率徘徊不前。四是民办学校特权较多,在办学中甚至不按规矩办事。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校长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想追求匹配自身物质条件的教育资源分配。因此,我认为,我们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人们对教育资源自由选择的需要与地域分配计划型教育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正在愈演愈烈。   校长4:首先是近年来民办学校无序扩张,招生规模迅速增长,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其次民办学校收费核算不公开,办学成本不清,动辄8000、9000元一学期学费是否合理?   校长5:第一,管理体系比较错综复杂,西安基础教育体系的混乱在全国都不多见,有的学校是省管的,有的是市管的,有的是区管的,有的是开发区办的,有的是私企办的。第二,西安目前的教育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规划。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权责交叉着,“管理、办学、评价”并未有效分离。   校长13:学校唯利是图,盲目扩张,不断开办分校,这样一来,恶性循环。名校为了名和利,到处挖老师、抢学生、掐尖子生;家长为了上名校到处托关系找门路、花大价钱;各种补习班依附在学校周边,有的老师不思三尺讲台,到补习学校走穴赚钱;为了在学生身上打主意,房地产开发商也参与进行,学区房、学位房,炒房卖房;有些专门办理名校上学者,竟然公开在网上叫卖指标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   校长14: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孩子一般都在上西安好的学校,一般工薪阶层只能上一般的学校,而进城务工者的孩子到条件比较差的学校都很难。如今,西安的教育环境,好的资源成为有钱、有权者的集中地,没权无钱的人只能“按原则办事”,严重的不公平。   校长15:一方面老师流动性太大,走留比较随意,往往学校下大力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但被名校挖走。更可气的是,好老师被挖走后,又想办法将好学生带走,每次考试的时候,都有一些学习特别好的学生被名校掐尖。班里的学习尖子转学,对整个班里的学习氛围打击比较大。   校长19: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家长挤破头想上名校;由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体制上、政策上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学校差距越来越大;由于有需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或在外办班或在培训机构代课问题。   校长20:公办学校与名校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而公办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又缺乏灵活性,缺乏竞争性和积极性,整体质量很难有实质性提升。   校长22:主要问题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政府应考虑多建新学校,目前新建学校的增长与人口的膨胀不相称,直接建成公办学校最好。其次,是教师编制配置不足。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结构性缺编。 问题2:怎么看待上名校“潜规则”?   校长1: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我的朋友想上名校都托关系,走门路,花很多钱才能进入。   校长3:不是有没有“潜规则”的问题,而是你站在哪个角度看的问题。从里往外看感觉像“潜规则”,如果从外向里看,可能还是名校应走向市场,目前半遮半掩,市场化不够。   校长4:老百姓渴望享受优质教育是合情合理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少性,老百姓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享受相对好的教学资源只能托关系、找熟人,于是造成一些社会乱象和所谓的“潜规则”。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大力扶植公办学校,实现优资教育资源公平化。   校长5:什么是潜规则?是指择校费吗?还是中间人收取费用安排学生进入某校收取的巨额收益吗?中间人所谓的“打点费”,我认为那是犯罪行为,是诈骗,如果发现了,公安机关就应该介入。   校长6:择校还是因为想享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年西安民办小升初改革,能迈出这一步,释放的信号就是实现教育相对公平。新政策不会一下子改变太多,一步一步,慢慢为择校热降温。   校长7:上名校的潜规则,我认为主要是指两方面,第一,一些学校通过点考、校考、考奥数的方法选拔学生,当学生生源供不应求的时候,只能选择用成绩来选拔学生。普通数学难度系数太低,所以就选择了一种高难度的智力游戏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这一恶性循环就是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第二,当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候,社会上必然出现“掮客”,不可避免地出现权力寻租和资源变现,甚至形成灰色利益链条。   校长8:占尽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名校,凭什么“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是教育腐败,必须割掉“潜规则”这颗毒瘤,还社会一个健康的教育秩序。民办学校要偏重于公益、微利,教育和经济利益扯到一起是注定搞不好的。   校长9: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   校长10:不仅上名校有“潜规则”,上好一些的公办学校也需要托人。   校长12:这是西安人都知道的秘密,没有潜规则,根本无法进入名校。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校长13: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   校长15:名校有潜规则,一些好一点的公办学校也有潜规则,打破这种所谓的潜规则,还教学一个好的环境,这才是当下教育部门立即着手办的事。   校长21:这是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家长有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家长被推着走,不跟着走没办法。优质教育资源太少,人才观没有改变,都认为只有上名校才能有出息。   校长22:我认为,义务教育段就不应该存在民办学校。但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是政府投入不够,政府投入不够就会把经济负担转嫁给家长。大家都想上好学校,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投入。问题3:您如何看待补课和校外培训班?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校长1: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反对补课,但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讲,不补实在不行,其他学校和学生都在补,学校不补家长肯定不答应。   校长2:首先,补课,最多可以看做输血;自主学习,才是造血。人的健康成长是不能仅靠输血的,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造血功能。所以,靠拼命补课得来的分数最终是靠不住的,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但是,孩子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同学有部分学科跟不上学习节奏,可以进行规范有序的补课。   校长3:补课不应是全民性补课,应该是选择性补差。校外机构不应该成为某些学校招生的绿色通道。   校长4:补课是客观需要,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一个班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一定有好坏之分,所以课余时间补课也就是“刚需”,何况中高考录取方式在没有大的改变前,家长对升学率的追求就不会改变,这也客观上造成补课的必然性。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直面这个问题,出台一个合理、操作性强的政策。一味地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不能解决问题。校外培训只要是合法、合规的,就有存在的客观合理性。   校长8:关于补课班,如果以“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出发点,开办的补课班、培训班,也是有益的,但如果为应试和升学服务,这样的补课班、培训班应该坚决取缔。   校长10:长时间的补课伤害了学生,娇惯了老师,得实惠的是大量的培训机构。   校长11:西安存在这么多的补习班,在很大层面上暴露出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   校长12:无论校内补还是校外补,已成为西安所有学生的一个习惯,我们学校曾提出不补课,但面对补课的大风,学校这堵小墙根本无法挡住。   校长17:补课是家长和学生选择对学业状态进行再补充的方式,是否需要补课,自主权在学生和家长手里。校外培训是对学校教学的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当中的不足。政府应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   校长20:课上不讲、课后讲的老师少之又少,哪个老师站在讲台上都是使出浑身解数的;不准学校补课,公办学校怎样与其他学校竞争?作为公办学校的老师希望学生利用周末来补课,参加良心培训班,起码在学习时间上与民校少些差距。   校长21:现有的应试教育下,不补不行,全民补课,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很多都去外面补课,参加一轮又一轮的点招考试,孩子也很辛苦,主要还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太少。   校长22:不能简单地把责任都推到辅导班上,是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太在意了,这是一种自发的、市场的需求,辅导班也是应运而生的。但是,培训班也有哄抬物价的嫌疑,收费太高了。 问题4:校长最大的困惑和压力有哪些?   校长1:最大的压力是,好的老师调不进学校,有关系的教学水平差的老师又被塞进来。老师去还是留,校长说了不算。   校长3:最大的困惑和压力是自己的管理经常会出现碎片化状态。这主要是过多的行政干预和检查,整体思路经常被打断。我想说的是我们校长是教育局的校长,更是学生的校长。   校长4:首先是政府投入力度不够大,和民办学校比起来常有“人穷志短”之感,校园改造、设备更新、教师培训经费常有捉襟见肘之困;其次是公办学校人事管理制度落后,部分教师敬业程度极度欠缺,教学敷衍了事,有些老师评完职称就不愿代课,校长还没办法管理。   校长5:无限小的权力,无限大的责任。作为公办学校的校长,没有财权,没有用人权,没有招生权,没有制定课表权。教师工资是固定的,没有激励机制,老师们缺乏激情。明知道个别教师不好好干,却不能把人家咋样。面对有能力的人才,自己却不能用,因为无法解决人才的编制。另外,每天就忙于处理老师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矛盾这些琐事,别的事情,想管也没权管。   校长6:最大的压力是社会对老师的不公平,一件小事就会发酵很大。   校长7:近年来西安市教育局对于公办学校的资金投入、硬件投入不断加大。但公办学校由于受人事管理体质制约,依然节节败退。   校长8:校长的工作是“生产思想并实现这个思想”,这个办不到简直是痛苦和悲伤,何止困惑和压力。   校长10:校长不仅要带好队伍,还要讨好上级领导,同时还要想着学校如何创收。   校长11:平衡教育部门、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校长14:学校按名气排位,校长之间按学校名气排位。   校长15:好老师被挖走了,培养新的老师压力大。   校长16:一是安全压力大;二是有限的学位无法满足增大的需求(如:大量户口转入)。   校长17:一是师资不足,学科教师配备不到位。二是经费紧张,生均每年800元,对于中心城市的小学所需缺口较大,学校已经连续多年借用经费运转。   校长19:公办学校现行的制度、考核的标准等触动不了一些教师,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比较严重,不敬业、不爱岗,无敬畏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较普遍。另外,行政任务太多,冲淡了业务和管理。   校长20:各种检查、评估、活动太多,疲于应付;最大的压力来自学生的安全问题,只要学生有事,学校总处于弱势,领导出于舆情息事宁人,更使学校处于被动,正常活动不敢开展,对学生违纪处理缩手缩脚。问题5:您认为在西安上学真的难吗?   校长1:在西安上好学校难,但二流的学校,只要符合政策,上学还是比较容易的。   校长2:“无学可上”:公办学校规划、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造成学校数量少,学位不足,适龄儿童入学难,甚至无学可上的现象。   “有学不上”:目前,西安市公办学校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因此很多家长为了子女上好学舍近求远,宁愿选择离家较远、质量较好的民办学校,也不愿选择家门口的公办学校。   “上不起学”:一些房地产企业与一些名校利益捆绑,推出高价学区房、学位房,加剧了义务教育市场化、公共产品商品化趋势,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很多家庭无力承担,让大家直呼上不起学。   校长3:上学不难,上好学校难。我们对自身学校的好与不好,又没有一个全社会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样使得整个择校环境“难上加乱”。   校长5:不难。如果说,家长都能严格按照学区划分,让孩子在就近的学校上学,我认为所有的孩子上学都不难。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家长都不满足孩子所上的适合自己孩子水平的学校。学习成绩在第二阶梯的,想去第一阶梯;成绩在第三阶梯的,也想去第一阶梯,不行了也要去第二阶梯。   校长6:上学不难,是上名校难,公办学校可以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但是想上好学校确实难。   校长7:对于西安市民来说让孩子接受公办义务教育并不难,难的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校长9:西安户口的孩子符合政策上学还是比较容易的,进城务工者的孩子如果上学,真的是很难。   校长10:上学受学区、户口等各种外界因素干扰太大,造成了上学难。   校长11:很多学校人为制造上学难的紧张空气,这样造成了家长到处乱跑,花了很多冤枉钱。   校长12:在西安有个怪现象,无论哪个学校,学生进入都很难,包括我们学校在内。   校长13:真的是很难。   校长14:西安户口的孩子符合政策上学还是比较容易的。   校长15:难,真的很难!作为校长每年暑假的时候,很长的时间都不敢开手机。   校长17:所谓“上学难”,应该有存在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是家长把“上好学校难”和“上学难”混为一谈。择校是全世界家长都在考虑的问题,非中国独有。   校长18:上名校难。公办学校以我校为例,就不存在入学难,进城务工子女家长带齐“四证”来校登记,基本都能安排入学。   校长20:上高质量的民校难,如果只是上学一点不难,而且义务段还享受“两免一补”,也没有经济负担。   校长21:上学不难,主要是择校难。有时候孩子被分流到其他小学,家长不愿意上。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校长22:真正的上学难,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一是学校少,二是他们中好多人不知道该走什么渠道让孩子在西安上学。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主要是上好学难。问题6:公办学校应如何缩短和民校之间的差距?   校长2: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民办管理机制,建立奖勤罚懒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制定名师培养计划,以名师引领学校发展。二是培养名生,善于发现学生特长,不拘一格,实现用名师培养名生。三是学校创造品牌创设特色,成为有特点的学校。   校长4: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给校长放权,加快学校建设,深化公办学校改革,使校长能落实自己的办学理念。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校长5:答案很简单,把高新区民办学校的模式照搬过来就行,赋予公办学校的校长和民办一样的权限,既然有好的模式,我们学习就行了。   校长6: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距在于师资和生源选择。应该允许公办学校进行良性运作,给校长适当放开人事权和财权,给予好的激励机制。学区划分要严格执行,不能想上哪个学校上哪个。   校长7:西安市公办教育弱的主要原因,不能归责于民办教育强,是西安公办教育机制存在严重问题,集中表现为人事管理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单纯的行政手段、师德师风教育手段,企图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常识。   校长8:做任何事情人的因素是首要的,公办教育管理体制解决不了管理人的问题,说再多的话也是白说。   校长10:其实好的公办学校与民校之间基本没有差距,要说差距很大程度是一些所谓的民校夸大其词。   校长11:严格来讲,西安许多民校不属于民办性质,但他们却收着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希望教育部门出手制止。   校长12:有的公办学校历史上还是有名的学校,为什么比不过一些民校?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好老师留住。只有改善了老师生存的环境,好老师才不会被抢走。   校长15:留住好老师好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民校之间的差距。   校长16:一是提升师资水平,促使老师成育人能手;二是办好家长学校,教家长做合格“家长”。  校长17:民校机制不同,投资不同,管理不同,教师待遇不同,收费不同……在这么多的不同之下,如何缩小所谓的差距?目前,广大公办学校成了所谓的“差”学校,认为公办学校不如民校,试问不如在哪里?   校长18:不仅仅是优质的生源,也不仅仅是先进的办学条件,而是精细化的管理及强有力的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全体师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样去做。   校长19: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在学校管理机制上更宽泛一些,自主一些。   校长21:主要还是看校长的教育理念、行政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现在的名校+教育联合体虽然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名校的模式并不容易复制,不同学校本身有不同的模式。   校长22: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们小学已被纳入新城区某小学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该小学是新城区最好的小学,性质是民办的。现在我们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进行管理,他们的执行校长任我们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们的副校长在我们学校任教导主任,每周到我们学校工作不少于两天。像这样的集团化办学,新城区教育局已经推出了10个。我们是用民办学校来支援公办学校,打破了体制、机制的界线。 问题7:如何看待教育局和学校之间的关系?   校长1:教育部门作为直管部门,什么都想管,又什么都管不到点子上,希望以后要改正。   校长4: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是服务于学校的,要有店小二精神。出台任何一项政策都要多听取基层意见,政策要有可执行性和合理性。尊重学校的办学权,少些行政干预,切忌瞎折腾。   校长5: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管理,制定政策,监督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不要插手学校的管理。学校就负责把学办好,把决定办学质量的用人权、招生权、课表权等权限赋予校长就行了。   校长6:主管部门对学校安排的非教育事务性的太多,例如检查非常多。   校长7:资金投入、机制体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问题,早已超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范围。大家把希望寄托于对教育局的电视问政,其实也只是找到了一个出气筒、受气包。要想真的解决西安市的教育问题,必须要“达康书记”、“沙瑞金书记”层面的领导痛下决心,从机制体制创新上釜底抽薪。   校长8:管理部门不宜手把手地管,整天处理不完的安排、文件、通知……校长要聘、聘来就要放心用,党的教育方针当校长的都能读得懂,校长办学得有点自主权吧。   校长9:教育事关上百万学生,出现外行指挥内行,教育就会偏离教育根本的轨道。很多校长还要忙于学校创收,而没有把心思放在教学上。   校长12:对外上下级关系,对内下达指令,但教育行政部门真正的懂教育的人很少。   校长14:教育部门看学校名气“下菜”,名校,教育部门都礼让三分,像她们这样的三流学校,更需要教育部门指导和帮助。   校长16: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直接上级和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决策、管理、指导、监督机构,学校主要是落实决策,实施具体管理,抓教书育人和学校发展的机构。学校应该在政策和决策的引领和指导下开展工作,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应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学管理,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点都是围绕办好教育,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争得工作上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学校发展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校长17:行政管理应该本着服务基层与学校的宗旨,组织开展工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监督与评价学校发展状况,引导、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   校长18:学校校长必须要处理好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内部管理的关系,主观上应该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应该在尊重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上级教育行政管理的工作要求。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客观的理由”而不作为,或乱作为,进而造成管理工作中的不和谐和低效率。   校长22: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把握好大方向,其次在人力、物力上应大力支持学校。 问题8:西安教育改革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校长1:统计分配学校资源,对学校建设、教学能力、师资配备等内容,列入政府考核体系当中。公开、公正选拔教育局长、各学校的校长,将任命制变成公开招聘制。   校长2:最直接的就是规范招生制度和办学行为。严控人数,防止垄断。最重要的是加大公办教育投入,优化公办学校办学条件。   校长4: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民办学校招生规模,杜绝无序扩张,加强各类分校的审批。另一方面加强对公办学校的扶植,从人事管理、财物管理等方面给公办中学更大的自主权。   校长6:公办学校在留住老师和好生源两方面被民校挤占了空间。民校扩招,空挂学籍,对公办影响很大。   校长8:校长很重要,而要实现校长的意志更为重要,一个校长可以没有“财权”,但绝不能没有“人权”,否则如何能实现校长的办学思想。学校要办好,校长要聘,教师要聘,要真聘。   校长10:加大特色教育、实用教育,把课本搬到实践当中。这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同时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轮训。   校长11: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对入学制定标准不能太多。入学松,出校严,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更多培养孩子成才。   校长13:教育制度、考试标准、收费标准应是一把尺子,不能成为万花筒。西安一所学校,学生报名时手里有不同颜色的纸条,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入学的价位。还有一所公办学校,学生入学时,占有的名额分爷爷辈、父辈或无关系,收费都不一样。西安的小升初比高考还难,比如,培训机构提前考试、学校选送考试等等。为了掐尖子生,拿出钱来奖,跑到乡下抢,对于没有达到分数的,差一分掏多少钱都是明码标价,教育成了个生意,考试成了市场。   校长15:加大管制名校扩张,制止名校挖好老师,掐好学生。   校长16:从教育源头改起,不应社会问题教育治(教育问题的根源在社会、在用人制度、在招聘制度)。   校长17:西安教育改革应加强不同体制学校的政策管理和监督,完善不同体制办学的模式,加强舆论正向引导。   校长18:好的公办学校带几个一般的公办学校,老师按比例定期在各学校之间交流,所有老师在一个学校设最长任教时间,提高公办整体水平。   校长20:落实公办学校教师聘任制,落实待遇,调动积极性:健全义务阶段尤其是小学质量评估体系,深化大学区改革,加大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力度;加大农村和偏远地区政策帮扶力度。   校长21:小学老师非常紧缺,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不一样,可能数学语文都要代,而升职称的机会不多。希望能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让公办学校能招到更好的老师。现场精彩提问:问:显而易见的挂学籍问题,教育局一年十来次检查,从来没发现吗!问:近一个月关停所有补课班,之前这些年干嘛去了?答:工作还不扎实 不到位,继续努力。20:43问:公办民办 错位的主角和配角 答:回答被打断,每年……21:00问:公参民,89中和汇知中学目前的教育模式,是否合规?答:不合规,承诺连夜开会整改。21:02问:公办学校的老师 跑到民办学校,有何对策?答:制定双迁计划,提高教师待遇。21:04局长回答老师每月补助增加情况时,现场观众哄笑,媒体齐亮黄牌。21:24问:在公办学校空挂学籍,在民办学校违规借读,学校收钱属于腐败,教育局管不住,就属于渎职。答:现象存在,决心整改。21:28问:学前教育普惠性不足,未央区最为典型,提问未央区教育局局长答:未央欠账比较多,目前学前教育普惠性的比例,2017年大概是25%,今年要通过努力,提高到55%,要让辖区所有孩子,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有学上,有幼儿园上。网友在线提问:悟道:课外辅导班太乱,是安排就业吗?教育部门不会不知道吧!学生家长看别的孩子补课,也怕自己的孩子输到起跑线后,从众心理。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公办教育太差,学校教的东西完全不够应付考试,教的和考的完全是两码事,只能在外面补课!才有了辅导班乱象!无欲则刚:辅导班乱像根源在教育指挥棒,这是全国性问题。希望西安教育局能规范辅导班准入条件,对扰民和黑作坊培训机构要取缔清除。希望教育局更加合理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让西安人民有幸福感,才能留住和吸引人!才能在追赶中有劲头奋斗!摄影小师爱摄影:家门口的学校不给上,学区划到10公里以外。苏-秦-糯:早就该被问了,关键是问政后要解决问题,让人们看到希望。慕白小巫:幼儿园100米距离,就是没资格上,买房交税你们收,上学就没资格。朱朱:能否参考其他城市的举措,延迟中小学生早上入学时间?让孩子有一个充足的睡眠,要知道,一个良好的体魄才是根本啊。明日晨光 : 1请问如何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有的学校招不上学生,有的学校挤破头。2校内安全隐患问题较多,如何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3孩子的作业由家长批改合理吗?4家访制度还有吗?本期节目围绕西安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乱收费、乡村教育发展滞后…等问题造成的“入学难”现状展开,深度解析西安市教育工作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力求通过节目唤起各方呼应,持续向教育部门传导压力,纾解市民对教育公平过度关切引发的社会焦虑,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共担责任、协同努力,让适龄孩子享受到“公平、均衡、优质”的教育。本期节目涉及“曝光问题”和“政策探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短片曝光揭露西安市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挖出“病根”,倒逼“疗效”;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市民与我市教育部门的直接对话,详解招生政策,纾解择校压力,探讨教育公平,为教育发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西安各大自媒体有话说:贞观:相比于纯粹民营资本投入的民办学校,它能得到更有力的资源支撑,而相比于政府公办学校,它又拥有部分“自主招生”的优势,遴选优秀生源。最终,相对的竞争优势,造就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空前集中。至于集中到何种程度,在过去几年名校们近乎于垄断并热烈宣传的“高考状元”是一个简单缩影。我总觉得,名校之荣背后,是西安的整个教育界之耻,当绝大多数状元垄断于极少数机构,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本义。益读社:教育的问题远比大家目前所看到的复杂,既有社会问题在教育中的普遍性呈现,也有西安突然加快发展节奏之后“跟不上”的窘迫。上学,不是道德问题,不是简单的是非问题,而是社会利益的博弈和平衡,怎样在当下的有限条件之下,尽可能保障效率和利益的平衡,这才是一个有头脑的政府展现能力的时候。是把有限的资源用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还是去实现让有想法的家庭把孩子送进心仪学校的梦想?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该好好想想,如何作答?黑白记:“ 教育者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教育是植根培土的事业,即便当作“商品”,也是期货,不是现货,唯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出效果。事实上,如刘道玉先生所言:‘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基本上不决定于名师名校,而是决定于自己。’七见客有话说教育如此这般是不是钱的问题?列位家长都心知肚明,上学要花钱,而管理上学也需要花钱,因而对教育的投入除了情感与姿态,更直指无法回避的真金白银。这些真金白银的手笔不在问政,而在执政。在前不久发布的2017年副省级城市GDP排行榜中,深圳位列第一,西安排名第九;去年深圳公共财政收入8624亿,足足是西安的6倍有余,而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去年预算支出是30亿出头,西安市教育局公布的预算支出28亿多。几倍的财政收入,相同量级的教育开销,却产生出不是一个量级的家长积怨,这其中西安有多少钱是在填补历史欠账?又有多少钱没有花在刀刃上?五大名校究竟是罪魁祸首还是背锅侠?如今在西安,对教育不满的人似乎有了一种共同的情绪,就是攻击五大名校。名校太难进!名额这么少,他们愿意扩招吗?愿意。但为什么不呢?曾经有一位名校向管理部门申请增班扩招,但申请被驳回,理由是现在要限制民办教育,不减员已经不错了,想扩招就是天方夜谭。这些零散的现实尴尬,其实都在指向西安教育顶层设计的缺失。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西安目前执行的是“区县治教”,这样的权力下放更能照顾到不同区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形成的局面迥异,但没有更高层面的谋篇布局,西安教育就成了16个棋手合下一盘围棋的局面,也正是这样一种管理困境,让培训机构找到了空子。西安的培训市场几乎是与学生无关的产业非著名小学惦记着如何另辟蹊径,找到特色办学的一座险峰;家长们在找补自己人生缺失掉的那部分可能性。所有的这一场围绕着学生的热热闹闹,似乎离孩子的发展需要也是最远的。 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直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西安教育被问政!“潜规则”普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