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艳遇,在古人的描述中有多浪漫?

艳遇,在古人的描述中有多浪漫?

艳遇通俗解释,艳是美丽,遇是遇到,也就是遇到美丽,流动的水、开放的花、沿途的风景、偶然邂逅的美女,都是美丽的存在,都可能演化成一场美好的艳遇。

如今,信息在指尖跳跃传达,我们不是秀才,不出门也能尽知天下事,方便快捷的交通设施,更是让说走就走、想去哪去哪成为了可能。

不像古代,玄奘跑到印度取经,风餐露宿地用了十七年,徐霞客把中国二十一个省游历完,用了三十多年,因为条件所限,大部分古代人只能规规矩矩地在故乡周围转悠,在这样的小范围,加之礼教束缚,想要来一段艳遇很难。

美好的东西都不是轻易能得来的,“摇一摇”、“附近的人”让艳遇看似变得很简单,却远远没有“尺素传书”、“鹊桥相会”来得浪漫,而所谓的去某个城市寻找艳遇,远不及人面桃花的惊鸿一蹩。

你看辛弃疾写的那个头上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艳遇,在古人的描述中有多浪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引用做学问固然精妙,如果人生真有这样的艳遇时刻,真是美得让人失语。

古代有很多艳遇故事,比如《诗经》里的《郑风·野有蔓草》写到: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草蔓蔓、露珠闪闪,有位走在路上的美女眉清目秀、眼波流盼,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能够与她幽会该有多欢畅。

良辰美景,邂逅丽人,遂一见钟情,这种艳遇给人的感觉干净纯粹。

如今,我们形容两人心意相通,经常引用李商隐的一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宋朝有个词人叫宋祁也用过,而且里面还有个浪漫的艳遇故事,宋祁在做翰林学士的时候,有一天走在京城的大道上,适逢皇家后宫的车仗回宫,其中有一辆车上坐着的宫女,恰巧掀开车帘看见宋祁,惊喜地叫了一声:“啊,那是小宋”!

所谓“小宋”,指的是宋祁,他有个兄弟叫宋庠,时人将二人称为“大宋”、“小宋”。

宋祁听到了宫女的声音,未及答话,车仗已走远,回到家中,心潮起伏、难以平复,写下了一首词: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栊,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据说,此词后来传入宫廷,宋仁宗读后,很是赞赏,便召见宋祁,并且将喊小宋的那个宫女赐给了他,可谓皆大欢喜。

艳遇,在古人的描述中有多浪漫?

张实的《流红记》记载了一个更浪漫的艳遇故事:有一位儒生叫于祐,一天见御沟中漂着一片红叶,无意中拾起一看,叶子上题有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看后感慨良多,遂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随后便将叶子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

后于祐寄食于贵人韩泳门下,韩泳待于祐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祐为妻。

婚后韩夫人偶然在于祐的箱中发现了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她后来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祐所题。

二人红叶为媒的一场艳遇,一时被传为佳话。

艳遇,在古人的描述中有多浪漫?

还有很多我们所熟知的:相如文君千里私奔,白娘子许仙断桥相遇,还有月下西厢、红拂夜奔,都很浪漫。

传说中的艳遇是旅途中不期而遇的一次美丽的邂逅,诗意点讲要把自己想象成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人家的波心,如果再能荡起点波澜,那就成了。

世界惯于幻想,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把一些想象中的美好寄托在别处、未来和旅途上,但命运不可能在路途设置那么多一见钟情,能够来份浪漫的艳遇,更是微乎其微,想象中的艳遇可能会变成厌遇。

所以与其去臆想,不如咂摸咂摸咂古人笔下艳遇的这种感觉,然后好好怜取眼前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