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比利時隊這次能走多遠?內訌文化是他們的足球“原罪”

比利時隊贏了,但是外界對他們懸著的心,始終放不下。

這似乎是一支有著原罪的球隊,無論他們有多少巨星,無論他們的身價多高,在任何風吹草動背後,只寫著兩個字——內訌。

在本屆世界盃開始前,比利時隊的備戰信息被這樣一個鏡頭遮蔽:

在一次訓練中,徳布勞內邊路直腿飛鏟賈努扎伊,然後看著倒地痛苦打滾的隊友,徳布勞內直接走開了,一次都沒有回頭……

這次訓練中的激烈衝撞令人們擔心比利時的內訌傳統,是否會在這屆盃賽上延續。

內訌這顆30多年來始終影響著比利時隊的定時炸彈,是否會在球隊陷入逆境的時候引爆,實在是未知之數。

當年徳布勞內和庫爾圖瓦之間的比利時版“友妻門”事件,以及上屆世界盃前,替補門將米尼奧萊對庫爾圖瓦霸佔主力門將位置心生不服,早就已經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比利時隊的內訌傳統,很大程度上,源自於這個國家本身的割裂性。

熟悉這個國家的人們都知道,比利時一共有三個地區——弗拉芒地區、瓦隆地區以及首都地區(即布魯塞爾)。弗拉芒地區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瓦隆地區通用法語,首都地區則是雙語區。

這樣的劃分,也令比利時這個國家,在內部社群上也產生了諸多的間隙,這種間隙,自然而然地體現到了球場上。

老一輩球迷或許對1980年代那支戰鬥力極為堅韌的“歐洲紅魔”印象深刻,從1976年開始執教球隊,率領球隊三度征戰世界盃的傳奇教練蒂斯,無疑是那支隊伍的締造者。

不過出生在安特衛普的蒂斯,在為比利時隊選擇球員時,永遠都優先考慮弗拉芒人。

因為在他看來,瓦隆人儘管創造力豐富,卻像法國人那樣生性散漫,沒法恪守他所要求的戰術紀律,不像弗拉芒人那麼嚴謹。

蒂斯為比利時打造成了一支“鐵軍”,那支球隊的絕大部分核心球員,從門將普法夫,到後防線上的格雷茨以及範德埃爾斯特兄弟,直至前場的高中鋒瑟勒芒斯,都是清一色的弗拉芒人。

唯一的例外,是前腰恩佐·希福,他是球隊主力陣容裡唯一的一位瓦隆人,因為蒂斯並不想放棄球隊裡最有創造力的球員。

這也令“歐洲紅魔”的凝聚力一度非常優秀,球隊也曾經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打進了最終的四強。

然而蒂斯這種“弗拉芒優先”的執教理念,也必然隨著他的離任而消失,比利時隊也始終需要面對這個國家所無法避免的社群割裂問題。

從1990年代開始,比利時隊便逐漸走向了衰落,1994年美國世界盃止步16強,1998年法國世界盃則小組三連平出局,隨後的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則再度止步16強。

甚至在此後,他們連續缺席了2006和2010兩屆世界盃,一度被主流足球世界所遺忘。

雖然比利時足協痛定思痛,依靠著如今這批天賦異稟的青訓球員,重新具備了競爭力,然而在球場上,他們各自為戰的情形,卻並沒有太大的改觀。

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歐洲盃上,威爾莫茨掛帥的隊伍,在進攻端從來都是各自為戰,沒有很強的計劃性,前場的大牌球星們,只能完成一些最簡易的進攻套路。甚至還有德布勞內和阿扎爾互相從不傳球的技術統計……

比利时队这次能走多远?内讧文化是他们的足球“原罪”

比利時隊內訓時,德布勞內飛鏟賈努扎伊。

於是,這支球隊也只能連續止步大賽8強。

比利时队这次能走多远?内讧文化是他们的足球“原罪”

比利時隊球迷慶祝勝利。新華社 圖

當然,在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首輪中,比利時隊展現出的精神面貌相當不錯,而球隊主帥馬丁內斯和助教亨利,也會極力打破比利時隊的天生壁壘。

就像一群比利時球迷說的那樣,他們不是瓦隆人,也不是弗拉芒人,我們都是比利時人。

比利时队这次能走多远?内讧文化是他们的足球“原罪”

比利時隊球員在賽後向球迷致意。新華社 圖即使奪冠對於他們而言難度太大,但像前輩們那樣來到世界盃四強,阿扎爾、德布勞內們的天賦,應該可以兌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