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農業農村部:全國13萬個村組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2018-06-19 15:23 | 中新網

农业农村部:全国13万个村组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農業農村部

在農業農村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中央農辦副主任韓俊介紹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展情況: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以“擴面、提速、集成”作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行動指南,全面動員部署,廣泛宣傳培訓,有序推進改革。總的看,改革進展平穩,成效顯著。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3萬個村組完成改革,確認集體成員超過1億人。

韓俊介紹,2016年12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指導新時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共有36項任務、涉及31個部門。近年來,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意見》精神,聚焦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兩大重點任務,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取得良好開局。

韓俊表示,清產核資摸清家底,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第一場硬仗。按照中央提出的“到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清產核資”要求,去年我們會同財政部等8個部門制定了清產核資政策文件和統計報表,全面啟動這項工作。今年3月,國務院在河北正定縣專門召開清產核資工作推進會。目前,各地正按照中央部署,全面推進清產核資各項工作。截至5月底,省、地市、縣三級共印發清產核資實施文件2743個,成立清產核資領導機構1988個,召開部署會議或專題培訓6504次,參加會議培訓人員累計77萬人次。今年,中央財政已安排清產核資專項資金3億元,省、地市、縣三級財政累計安排工作經費9.4億元,為清產核資提供了有力保障。

韓俊指出,量化資產搞股份合作,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頭戲。為率先探索路徑、積累改革經驗,早在2015年,中央即部署在29個縣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經過3年試點探索,各項試點任務已經全部完成,取得了預期成果。29個試點縣共清查核實集體資產1125.6億元,確認集體成員918.8萬人;共有13905個村組完成改革,量化集體資產879億元,累計股金分紅183.9億元,改革給集體和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去年,我們又選擇在100個縣擴大改革試點,目前各縣均成立由縣級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改革領導機構,對改革試點作出全面部署。

韓俊表示,按照中央有關“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決策部署,今年我們繼續擴大改革試點覆蓋面,已發文確定吉林、江蘇、山東3個省開展整省試點,河北石家莊市等50個地市開展整市試點,天津市武清區等150個縣開展整縣試點,目前中央試點單位共涉及1000個縣左右,約佔全國總數的1/3。同時,我們也鼓勵地方在抓好中央試點的基礎上,自主安排地方試點,結合實際擴大試點面,全國已有18個省份自主確定了266個省級試點縣。

韓俊指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將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確保改革積極穩妥有序推進,按期圓滿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全國13萬個村組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編輯郭奕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