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琅琊榜:长林风骨延续不在血脉,萧庭生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

琅琊榜:长林风骨延续不在血脉,萧庭生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

相比而言,琅琊榜2的格局比琅琊榜1更大一些,其中的家国情怀也更重。

在琅琊榜1的结尾,萧景琰为新军赐名,取梅长苏、林殊各一字,命曰“长林军”,赤焰之后,是长林。

长林军主帅萧庭生,琅琊榜1尚是个小少年,在五十年后的时空里,已经成为戎马一生赫赫威名的长林王。

之前很多观众担忧萧庭生会在《风起长林》中黑化复仇,夺回皇位,大家委实被电视剧的传统套路吓怕了。

可是,我们的长林老王爷有着祁王心系苍生的血脉传统,秉持的是梅长苏当年谆谆教导,又经萧景琰严加管教抚养成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为大梁安邦定国。

他一生都记得长林风骨的延续不仅仅在血脉之间;他一生都记得长林之重,重在护国安民;年少读书写字时,苏先生让他挺直了,于是他一辈子都没有弯下过腰。

琅琊榜:长林风骨延续不在血脉,萧庭生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

“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那些故人们若知道他们努力保下的、教导的孩子成长为一代贤王名将,一生都秉怀赤子之心,没有被权位迷住双眼,应当感到欣慰吧!

萧庭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长林风骨的延续不仅仅在血脉之间。

萧平章是他的养子,荀飞盏虽出身蒙氏门下但终归是荀家人,至于后来出场的岳银川更是远在东境出身寒微,与长林王府没有半分关系,但他们很多地方是相同的,这大概就是蒙挚说过的“忠义在于心不在于名”。

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赤子之心和忠义风骨,大多数人看来,无论你多么持身端正、忠君爱国,终究是功高震主、怀璧其罪。

有人说,《风起长林》是在用续集的方式讲述榜一的前传。

的确,从护佑北境却被无端猜忌,从撤销番号到千里勤王,长林军和萧氏父子身上多少都有过去赤焰军与林氏的影子。如果不是萧歆无条件相信兄长,如果不是萧平旌懂得适时抽身而退,历史无非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往复。

琅琊榜:长林风骨延续不在血脉,萧庭生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

就像荀首辅这个人你不能说他是坏人,他和以前的谢玉夏江之流不同,他深爱国土,深爱黎民,京城瘟疫时他对萧平章那深深一拜足以表明他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一己私欲。

只不过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政客,他深谙权衡,却不能理解这些“武夫”所秉持的精神,不能理解当年先帝的“军人铁血,战场狼烟”,更不能理解长林风骨。

人心复杂,他不肯相信长林,即便他相信萧庭生父子的忠义,也无法相信长林可以世代忠义,长林之罪,罪在将来,一个政治家是不会做那样冒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