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獲知移植患者病情復發 房山陳元鋒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獲知移植患者病情復發 房山陳元鋒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5 月 7 日,本區第 5 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元鋒在北京空軍總醫院第二次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將再次給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陳元鋒是霞雲嶺鄉銀水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村級管水員。2013 年 11 月,已經四十多歲的他,在霞雲嶺鄉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招募活動中,成為了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由於他是罕見的 RH 陰性血,配對成功的幾率非常小,家裡人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但沒想到的是,陳元鋒後來竟然真的配型成功。2016 年8 月,經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檢索,其 HLA 初配型與河南一名 5 歲的血液病患兒相合,2017 年 3 月份完成第一次捐獻。時隔一年,那名患兒病情惡化,需要二次捐獻。得知這一消息,陳元鋒當即答應了再次捐獻,並表示,既然幫助過人家一次,這次更不能拒絕, “我願意再一次救他。我希望志願者能替我告訴那個孩子,讓他一定要勇敢,要堅強!”5 月 3 日,陳元鋒入住空軍總醫院,經過連續四天皮下注射動員劑,5 月7 日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

截至目前,本區已有區法院法官厲莉、燕山羊耳峪社區居民高國慶、農行房山琉璃河支行青年員工劉圩、不願透露姓名居住在房山的小夥子和大石窩人劉大哥,以及霞雲嶺鄉銀水村水務管水員陳元鋒共計 6 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其中,厲莉和陳元鋒均進行了二次捐獻。

據北京市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介紹,目前,全國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者不足 5 例。陳元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善舉書寫了助人為樂的善美樂章,用溫暖驅趕絕望,弘揚了社會正能量,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管理中心授予他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北京市紅十字會授予他北京市紅十字博愛獎狀。

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造血幹細胞捐獻採用外周血採集方法,即運用科學手段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採集共約10 克的造血幹細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 50 至 100 毫升,比一次獻全血的血量還少。整個採集過程是在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所以是極為安全的。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很快消失,且人體內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1 至 2 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就可以恢復到原有水平。

為加大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招募力度,區紅十字會於 2008 年在全市紅十字系統中率先建立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北京管理中心房山工作站,深入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上門服務,招募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目前已累計招募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5000 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