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有人問:

古人說,筋長一寸,壽長三年。我們瑜伽練習中那些開肩開胯的練習,真的有長壽的作用嗎?

我們知道骨盆是脊柱的根基,肩膀是頭頸的根基。所以瑜伽體式中有很多開肩開胯的姿勢,這些姿勢也是拉筋的練習。那麼我分享一下,拉筋對身體起到的作用。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古人說過:筋長一寸,壽長三年。健康的筋脈應是有彈性,伸展力足,彈性好,是內在氣血豐盈的狀態。在練習和日常活動時,筋脈能夠拉伸開,又能很好地收縮,固定身體各個骨骼關節組織。如果骨骼之間的肌肉韌帶只有柔軟,而缺乏支撐穩定性,在負重或者劇烈活動中,就容易發生關節位置錯位,或者脫臼。

另外由於平時習慣性坐姿站姿等不良習慣,引起脊柱傾斜變形,固定脊柱骨兩側的肌肉韌帶左右兩側不對稱,出現一側過度伸展一側緊張的現象,同時骨骼關節面受力不均勻,椎骨表面易出現磨損,或者由於壓力不均勻引起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所以我們練習時不能只顧柔性練習,卻忽視了韌性練習。

而建立筋脈韌性的練習方法就是:骨骼關節正位+深柔呼吸+肌肉靜力拉伸+肌肉韌帶力量穩定。

下盤實,力量穩,根基牢,方能帶動伸展練習。

我們骨盆周圍韌性好,能夠穩定骨盆,骨盆是脊柱的根基,骨盆正,脊柱正。而脊柱椎骨周圍圍繞著神經,神經系統功能平衡,相對應的臟器功能良好,肢體靈活。

比如骨盆不正,就會引起腰椎生理曲度發生變化,繼而引起胸椎,頸椎曲度發生變化。所以一般腰椎不好的人,也會出現頸椎不適,呼吸短淺,腸胃消化功能差等現象。

有很多人肩頸不適,不單純是頸椎和肩膀肌肉發生的問題,或許是因為脊柱傾斜引起。而頸椎不好,會出現手臂麻木,舉臂不靈活,頭暈,耳鳴,易困,精力不集中等問題。這些問題繼而引起心情不好,情緒差,睡眠不好,易焦慮。

呵呵,一連串的反應陸續出現了!

身體出現不適,要往深處看,往整體看。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舉例講解骨盆韌帶組織的伸展練習:比如蹲式用於骨盆前傾的調整方法

現在很多女性都會出現骨盆前傾的現象,骨盆前傾最明顯的一種症狀就是出現臀部後凸的現象。如果長時間的骨盆前傾,不僅對整體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危害。會造成肩頸痠痛,便秘,痛經的現象,特別是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會出現不適的現象。

骨盆前傾的人,骨盆前後韌帶力量不均衡,引起骨盆向前移位。脊柱則會順著骨盆的前傾向前移位。而脊柱具有身體平衡功能,於是肩頸處會向後移位,來平衡身體的整體重心。於是肩頸處會出現“富貴包",而腰椎處則會過度前屈,形成"塌腰";進而使腰椎周圍備受壓力。

我們在練習瑜伽體式時,在考慮穩定腰腹和大腿支撐穩定力量練習的同時,還要考慮把骨盆和脊柱之間聯接的曲度恢復到正常的位置。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蹲式體式分析

第一:雙腳打開約兩個肩膀或者一個半肩膀的寬度,要以個人大腿內側伸展性為準,儘量保持骨盆,脊柱,大腿後側在一個伸展平面上。若開得太寬,大腿內側穩定性差,開得太窄,大腿內側伸展性不夠。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第二:雙腳向兩側打開,試著指向外側。如果自覺雙腳重心不穩定,試著把腳向內回收一點,在一個穩定而且安全的位置中保持。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第三:緩慢吸氣,肛門上提,尾骨內卷(好像你把尾骨處那條小尾巴夾在雙腿中間的感覺)小腹內收,拉向脊背;緩慢呼氣,坐骨下沉,大腿向兩側試著分開,身體重心垂直下沉,小腿垂直地面,膝蓋朝向腳尖,並且不超過腳尖位置,避免膝蓋受到過多壓力。讓骨盆和脊柱穩定聯接,在一個整體的伸展面上拉長。

尤其觀察一下,在你站立的時候,腰椎處不要下塌,臀部不要向後翹起。坐骨向下沉,恥骨上提,肩膀遠離耳根,手臂要放鬆下沉。這樣才能把身體的力量沉向腰背和大腿中間,而不讓肩膀代償用力(若感覺肩頸周圍易緊張痠痛,可能就是肩膀習慣性收緊,而沒有放鬆下沉)。如果你背後有面牆,你應該讓你的臀部,脊背和雙肩肩胛處均勻地貼在牆面上。由此來擺正骨盆,避免和改善股骨關節向前移位。

瑜伽拉筋的好處原來這麼多,加油!爭取照單全收!

第四:保持如上姿勢,進行三到五組深柔呼吸,注意呼吸運用----在呼吸的過程中,專注大腿內側,骨盆,脊柱的伸展。

若髖部內側緊張,影響雙腿向兩側伸展。在吸氣時,大腿內側收緊,會陰上提,肛門上提,尾骨內卷,骨盆和脊柱保持聯接,整體向上延展,骨盆向前推,坐骨向下拉;同時大腿肌肉向外旋轉,兩側小腿穩定地垂直於地面,膝蓋朝向腳尖的方向,腳底根基和大地之間穩定聯接,略懸息保持一下。隨著呼氣,沉髖向下,骨盆內側伸展,懸息保持一下。

第五:三到五組呼吸後,身體緩慢收回,調整好呼吸,反覆進行三到五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