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岷縣:從茅草屋到小洋樓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岷縣:從茅草屋到小洋樓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岷縣:從茅草屋到小洋樓

從茅草屋到小洋樓

——岷縣農村人居環境四十年巨大變遷採訪見聞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岷县:从茅草屋到小洋楼

岷縣清水鄉劉家村

“改革開放春風來,綠化群山顯真情;危房改造困難戶,扶貧資金來補助;買電器、拉網線,自來水送到家裡面;精準扶貧家家樂,黨心民心心相連;基礎設施大發展,村社巷道水泥路,田間修起開車路;交通發達出行便,過往車輛不間斷;水泥路兒新嶄嶄,油門只需輕輕點;從此告別坎坷路,遊子歸來笑開顏。”在岷縣十里鎮齊家村文化廣場上,一首動聽的“花兒”唱出了岷縣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曾幾何時,這兒“山大溝深石頭多,無樹缺草沒水喝;人窮落後文化淺,科學技術不願學。土院土牆土坯屋,年久失修不能住;大山深溝邊遠戶,交通不便難致富”。

改革開放,讓這個“十年十災”、災貧疊加的國扶貧困縣蝶變重生。截至2017年底,岷縣共有2.43萬戶10.92萬人實現穩定脫貧,貧困人口下降到1.95萬戶7.3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56%。“美麗鄉村”建設遍地開花,群眾人居環境發生質的飛躍。

昔日“爛泥灣” 今日“桃花源”

岷縣麻子川鄉吳納村是該縣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提起曾經的吳納村,村黨支部書記王海龍頗有感慨:“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小的時候這裡的窮困外面人是無法想象的,有的家裡連吃飯的碗都沒有,在睡覺的土炕角上鑿個坑,用來盛飯吃。”

王海龍告訴記者,那時候村裡全是茅草屋,只要下雨肯定會漏,晚上根本睡不了覺,床褥全是潮溼的。

吳納村地處迭藏河源頭,屬典型的二陰山區,年降雨量大,常年四季泥濘不堪。特別是一到雨季,沒有河堤的吳納河水就帶著泥漿漫進村裡,村道泥坑遍佈,村裡人出行困難,車輛更是無法進村。到了晚上,村裡只有稀稀點點的煤油燈的亮光。“我們小的時候寫作業必須趕時間,煤油燈也不是時時刻刻可以亮著的。”在王海龍眼裡,曾經的吳納村是真正的一窮二白。

徐改新,40歲,吳納村二社村民,鄰里親切地稱讚她為村上的“形象大使”。因為她家的變化正是吳納村由“爛泥灣”變成“桃花源”的生動縮影。

和煦的陽光下,坐在寬敞整潔的院落裡,徐改新跟記者聊起了這幾年吳納村的變化。“以前我們吳納村經濟發展滯後,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大,1997年村裡才通電,2000年全村群眾才徹底告別了茅草屋。這幾年藉助災後恢復重建,我們村的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村社坑窪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以前破破爛爛的舊房子,變成了規劃整齊、寬敞明亮的磚混結構小洋樓,還新建了文化廣場和蔬菜大棚。”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為了讓吳納村的老百姓早日脫貧致富,鄉上鼓勵群眾開展中藥材產業標準化種植,建成了1000畝當歸育苗基地和500畝當歸標準化種植基地。縣上扶貧、畜牧等部門投放項目扶持資金150多萬元,並將引進的600只羊投放給貧困戶,帶動全村發展畜牧產業。還採取“一個工匠至少帶一名本村群眾為學徒”的辦法,培訓瓦工、鋼筋工等建築專業技術人員50多人。

徐改新高興地說:“我們村還成立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小組,形成‘周檢查、月評比、季表彰’機制,並通過光榮榜、警示榜對檢查評比結果進行公佈,激勵群眾形成‘家家講衛生,戶戶比干淨’的濃厚氛圍。”

據瞭解,2016年吳納村被甘肅省文明辦等五部門授予“絢麗甘肅·十大美麗鄉村”榮譽稱號,2017年入選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越來越漂亮了,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善了,好多人到我們這裡休閒旅遊,村裡幾家農家樂的生意可紅火了。”徐改新自豪地說。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岷县:从茅草屋到小洋楼

西寨鎮田家堡村新居

邁進新時代 樂享新生活

日前,記者來到岷縣申都鄉新民村文化廣場,看到一群老年人正在這裡或吹拉彈唱,或揮毫潑墨,或凝神對弈。“有了文化陣地,我們活動有了場地,玩樂有了去處,生活面貌跟幾年前大變樣。”現年73歲的李貴生老人高興地說。

進入新民村綜合文化站,閱覽室、電腦室、培訓室、健身房一應俱全。“過去農閒沒地方去,我們只能看電視、打麻將;如今有了文化站,可以聚到一起下棋上網,還可以跳舞健身。”村民趙悅勝說。

日前,記者走進海拔2700多米的岷縣梅川鎮永星村。5年前,岷縣“7·22”震後滿目瘡痍的村莊褪去了傷痕累累的軀殼,集中重建點上一座座漂亮新居整齊劃一、佈局合理、規劃科學,白色的外牆、青一色的琉璃瓦、坡屋面式的頂簷……村莊街道乾淨靚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拉路”是個藏語地名,藏語譯音就是“山頂上的村莊”。2013年7月22日,岷縣漳縣6.6級地震使該村民居幾乎全部摧毀。經過三年時間的恢復重建,昔日滿目瘡痍的廢墟上林立起了青磚白牆的鋼筋混凝土二層樓房,院落圍牆上飾有好看花紋圖案,白牆青瓦坡屋頂上的雕花獸脊盡顯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

董茂平,47歲,岷縣禾馱鄉拉路村村民。他家的二層新居依山向陽坐落在山坳裡,門前的杏樹上綴滿了含苞待放的花蕾。董茂平家裡裝上了液晶電視和組合沙發、茶几等新式傢俱,客廳裡掛上了字畫,客廳角落裡擺了幾盆迎春花燦爛綻放。老董興沖沖地向記者介紹他家裝修時安裝的高科技電控地暖和炕暖,“不僅可以自由定溫,而且取暖成本要比煤炭節省不少。”

岷縣禾馱鎮隨固村地處溝區,當時雖然絕大多數村民在災後重建中蓋起了新房,但是出行難、吃水難一直以來是全村群眾的“難心病”,大夥兒一直盼著能夠改變這種現狀。為此,岷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召開現場辦公會,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除了駐村幫扶工作隊,縣財政、扶貧等部門抽調專人吃住在村裡,一線解決各種困難。硬化村內道路和活動廣場,修建便民橋和防洪河堤,實施自來水入戶工程和美化亮化工程,為貧困戶修建衛生廁所……通過一段時期,一件件關乎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也為村裡帶來了更多的活力。

如今走進禾馱鎮隨固村五保家園,嶄新的設施、寬敞的房間,住進來的幾位五保老人正在悠閒地在院子裡活動。五保老人潘麻女感激地說:“在這吃得好、住得好,還給我們安裝了碳纖維電地暖,冬天都不用自己燒火了。”同時,縣上還為村裡新建了120平方米的互助老人幸福院,形成了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日間照料為支撐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扶貧攻堅小康在即。如今的岷縣兒女前進的腳步敲擊著時代的大門,正積蓄著奮鬥與夢想的綿延之力,大踏步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牛小棟 張新建 後斌傑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岷县:从茅草屋到小洋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