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拜耳計劃於6月7日完成收購孟山都

拜耳計劃於6月7日完成收購孟山都

  • 拜耳史上最大收購案,農業業務增倍
  • 2017年研發總投資估算達24億歐元,引領農業創新
  • 該交易有望創造巨大價值
  • 拜耳加強對於可持續發展和利益相關者參與度的承諾
  • 拜耳仍將繼續作為公司名稱

勒沃庫森,2018年6月4日——在獲得所有必需的監管批准後,拜耳計劃於6月7日完成收購孟山都。拜耳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保曼(Werner Baumann)表示:“收購孟山都是一個戰略里程碑,將加強我們在健康與營養領域領先的業務組合。我們農業業務規模將增倍,打造引領農業創新的引擎,幫助我們更好地服務客戶,挖掘農業的增長潛力。”

2016年5月,拜耳宣佈收購孟山都,並於2016年9月與這家美國公司以每股128美元的價格簽訂了協議。包括截止至2018年2月28日孟山都的待償還債務在內,目前的收購金額約為630億美元。作為監管批准的一部分,拜耳同意以76億歐元的總價剝離部分業務,相關業務 2017年銷售額總計22億歐元。加上孟山都並減去將要剝離的業務,2017年拜耳在健康與農業領域的業務規模旗鼓相當,總銷售額估算約450億歐元,其中合併後的作物科學銷售額約為200億歐元。2017年,除去將要剝離的業務所涉的員工,兩家公司的員工總人數約為115,000人。

該交易有望創造巨大價值。拜耳預計從2019年開始,將對每股核心盈利產生積極貢獻。從2021年開始,每股核心盈利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並且,業務剝離調整後,拜耳預計從2022年開始,所產生的協同效應將為每年的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貢獻12億美元。

為完成孟山都收購工作,拜耳已獲得了首期570億美元的過橋融資。如2016年9月所宣佈,這筆過橋融資將通過股權和債權並用的方式進行再融資,其中部分再融資工作已經完成。最終確定的股權再融資方式為發行認股權,已經於昨日宣佈。

6月7日,拜耳將成為孟山都的唯一股東。根據美國司法部批准所附條件的要求,在拜耳完成向巴斯夫剝離業務後,拜耳與孟山都的運營整合將立即啟動,預計時間約在2個月後。保曼說:“在過去2年裡,我們為即將開始的整合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我們以往整合其他大型公司的豐富經驗足以證明我們一定會順利完成整合。”

拜耳仍將繼續作為公司名稱。孟山都不再作為公司名稱而使用。收購的產品將保留其品牌名稱,併成為拜耳產品組合的一部分。

全面的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

拜耳管理委員會成員兼作物科學總裁康德表示:“對於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為不斷增長的人口生產更健康、安全和可負擔的食品而言,創新技術至關重要。這兩家公司的結合將使我們能夠更快地提供更多的創新技術,並根據全球種植戶的需求而定製解決方案。展望未來,在我們應對農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時,我們的實驗室和一線團隊將能夠更全面地推動創新。”

加上孟山都並減去將要剝離的業務,拜耳在2017年的總研發投資估算約57億歐元。其中,估算約24億歐元投入於合併後的農業業務。

加強可持續與企業責任承諾

拜耳充分意識到農業領導地位所帶來的更多責任。拜耳將繼續加強其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承諾。作為領導者,拜耳以最高的道德和責任準則作為標準,努力推動健康和營養的可及性,同時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我們將嚴格履行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正如實現我們的財務目標那樣,” 保曼解釋說。

拜耳還致力於進一步提升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度。保曼說:“我們的目標是與社會開展更深入的對話。我們會傾聽批評的意見,並在共識中尋求合作。農業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允許意識形態的差異導致農業停滯不前。我們必須開展對話。我們需要傾聽對方。這是搭建橋樑的唯一途徑。”

關於拜耳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醫藥保健和農業。公司產品和服務致力於造福人民,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拜耳還通過科技創新、業務增長和高效的盈利模式來創造價值。拜耳集團致力於可持續發展,認可並接受其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在2017財年,拜耳的員工人數約為99,800名,銷售額為350億歐元,資本支出為24億歐元,研究開發投入為45億歐元。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欲瞭解更多信息,請查閱網站:www.news.bayer.com。

本通訊稿中包含的某些聲明可能構成了“前瞻性聲明”。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中的這些預計或預測存在重大差異。可能造成實際結果存在重大差異的因素包括以下:交易時間的不確定;存在合併後在預期的時間內雙方無法實現預期的協同效應和運營效率的可能,或者孟山都運營根本無法成功地整合到拜耳運營中;此類整合可能比預料的更加艱難、耗時或耗資;交易後的收入可能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交易後的運營成本、客戶流失和業務中斷(包括但不限於難以維繫員工、客戶、顧客或供應商關係)可能超出預期;保留孟山都某些核心員工;由於交易的進行管理層的重心沒有放在持續性業務運營上帶來的相關風險;交易完成條件可能沒有滿足,或者在預期的條件或預期時間內可能沒有獲得交易所需的監管審批;雙方滿足合併時間限制、完成和會計及稅務處理的能力;拜耳承擔的交易相關債務的影響以及拜耳債務評級的潛在影響;拜耳和孟山都的業務合併效應,包括合併後公司的未來財務狀況、運營結果、戰略和計劃;孟山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截止2017年8月31日財年的10-K表年度報告以及孟山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其它文件中詳細說明的其它因素,可登錄http://www.sec.gov 和孟山都網站 www.monsanto.com 獲取;以及拜耳公開報告中談及的其它因素,可登錄拜耳網站 www.bayer.com 獲取。拜耳與孟山都對於本通訊稿信息更新均不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另行規定。溫馨提示讀者,切勿過分依賴這些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僅代表本通訊稿發表之日前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