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炒股獲得財務自由的嗎?

知道份子


真有悟空嗎?沒有,只是個神話而已。真有炒股獲得財務自由的嗎?坤鵬論可以明確告訴你,沒有!

儘管有許多人在下邊回答都說有。又在股市摸爬滾打多年,又交了許多學費的,又股神巴菲特的。這些人都達到財務自由了嗎?首先你得知道財務自由是什麼?



坤鵬論在多個問題的回答中提到過對財務自由的理解,有多少錢算財務自由?一個億還是十個億?這些都不是,是一種狀態。首先你的被動收入得高於或等於你的開銷。你每個月就花三千元錢,而且非常滿足,而你被動收入可以達到三千元錢,這樣就算財務自由了。

記住,是被動收入,你上班的工資是不算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投資房產獲得的租金、別人租用你的專利或科技轉化成果。其實所謂的財務自由更是一種狀態,就是你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喜歡上班了,在家喝喝茶、上上網,可以不用為錢發愁,操心。

但事實上是,炒股的人每天能夠象我上邊所述的那樣輕閒的生活嗎,炒股者自己心裡應該明白,哪一天不是提心吊膽,充滿著或刺激、或沮喪、或興奮、或悲哀著生活著。天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可能天沒亮就想著所持股票是否會有新的變化。



所以說財務自由並不是你擁有了多少錢,馬雲、馬化騰、王健林在財力上都滿足財務自由的標準,將錢存銀行唄,每月利息錢頂普通人一輩子去掙,可事實呢?他們天天起來得比誰都早,得趕飛機去見美國總統啊,得趕年會去唱敖包相會啊。唉,只能說人是貪得無厭的,靠炒股獲得財務自由,坤鵬論再一次告訴你,沒有!


坤鵬論


炒股當然有可能獲得財務自由。根據2017年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胡潤財富報告》顯示,在中國的千萬富翁當中,有10%是從事股票、期貨等金融投資的職業股民。在億萬富翁之中,也有15%是職業股民。


根據榜單調查數據顯示,炒股越成功的職業股民擁有的股票佔個人財富的比例越高。千萬級別職業股民的股票市值佔個人財富的50%以下,而億萬級別職業股民的股票市值佔個人財富的70%以上。顯然,炒股越成功的職業股民更喜歡長期持有股票。


在小編身邊的朋友當中,也有兩個職業股民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巧合的是,他們也是喜歡長期持股的職業股民。其中一個朋友在2012年正式成為職業股民,炒股本金是100萬元,在炒股的幾年過程中,由於家庭條件較好,所以本金和投資利潤一直不需要被挪作他用,至今賬戶累積資金高達600多萬元。雖然還達不到千萬富翁的標準,但是在小編居住的這座小城裡,也算是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個朋友善於通過發現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和發展規律,尋找行業成長前景巨大的優秀上市公司。在買入股票後長期持有,就算股價遭遇大起大落,也很少中途賣出,堅持通過長期持股賺取更多的投資收益。


在此說說他買入愛爾眼科股票的趣聞。在2015年初,朋友帶他的小孩去眼科中心檢查近視眼,並佩戴近視眼鏡,在為小孩選配近視眼鏡的過程中,碰到許多同樣是陪同小孩檢查近視眼的家長,在交流中許多家長都感嘆小孩子近視眼的問題越來越多,觸發了他的感同身受。




在和小孩配眼鏡回來後不久,朋友就買入愛爾眼科股票作為長期投資。不到半年時間,愛爾眼科上漲了一倍以上,但很快有下跌一半回到朋友買入的成本價位。雖然利潤大幅回吐,但是並沒有動搖朋友堅決看好眼科行業前景的信念,選擇堅持捂股至今,已經漲了200%以上。


朋友的其它操作也大都是如此,看似簡單,但是其他朋友模仿類似操作後的成功率卻不高。所以雖然炒股有可能獲得財務自由,但股市“七虧二平一賺”的客觀規律註定了只有少數股民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白馬華菲特


有還不少,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我自己也算是吧,談不上自由,因為每個人對財富自由的概念不同,有些人覺得100萬,200萬,500萬就財富自由了。而在我的理念裡,可能我有1000萬都不會覺得財富自由了。

先給你說個真實的故事,2014年的時候在一次車友會的聚餐上,我認識了一個小私募,那時候他開著寶馬X5,手裡大概有資金200多萬吧。我們聊的很投機,也說了各自的炒股理念,我是長期價值投資者,而他則是一個趨勢投資者。吃飯的時候記得他和我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牛市來了他一定要槓桿搏一把!

後來2016年我們再次聊天的時候,我才知道在2015年的牛市裡他通過配資把自己的200萬槓桿到了2000萬,然後和他幾個私募小夥伴一起玩了把銀之傑!在2015年年頭的時候他個人賺了一個億,之後就不幹辭職了!以後我們基本不怎麼聯絡了,只是聽車友會的朋友提到過他,聽說買了一輛法拉利和一套幾千萬的豪宅。現在只是用一點錢在小打小鬧的玩。

是不是驚呆了,我也確實驚呆了他是我從炒股至今唯一一個通過槓桿致富的人。但是我是非常不贊同的,因為我見過許許多多的人通過融資槓桿進入股市,但是卻沒有見過一個活著把錢帶出來的,除了他!

在我的投資生涯裡,覺得股票已經成為幫我改善生活,提供我主要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了。經過多年的摸打滾爬,我不在相信短線能致富的神話,我更傾向於長期價值投資,很多時候在別人笑呵呵的賺著每天差價的時候,我基本都是在煎熬著,當別人頻繁操作換熱門板塊和個股的時候,我還是拿著我持有的個股等待著。這種滋味是非常難受的,可能做短線投資的你們是不會了解到的,但是當我等待的主升浪行情開始的時候,通過我的盈利就是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那種!由於嘗過了這種甜頭,也習慣了這種交易模式,使得我已經很難改變!

在我的印象裡,每次熊市和暴跌帶給我的總是喜悅,是機會!又一個讓我能發財的機遇來了,我會毫不猶豫地抓住並堅持持有,雖然中間的過程會十分的慘痛和難受,甚至有時候要面臨賬面上虧損帶來的心理壓力。但是那麼多年過去了,我早已習慣了這種感覺!

我只想告訴大家,股市是可以致富的地方,前提條件是, 你得熬得住這份耐心!最後獻上我最敬佩的大神,股市裡唯一的股神,真正從股票致富達到財務自由的男人,巴菲特先生!


琅琊榜首張大仙


當然有!而且很多。

每個行業都會有出眾的人物,你做不到,並不代表別人也做不到。

足球能夠踢上職業聯賽的人很少,但能踢上職業聯賽的,待遇就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而球星就是那類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巨星則是影響這個世界的人。

唱歌和寫作門檻很低,靠唱歌和寫作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有嗎?

一大把作家和歌手撈錢實現了財務自由,有的甚至成了富翁。

炒股的門檻很低,炒股大部分人是虧損較多,所以很多人都沒見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

那是因為炒股是一個特殊的行為,它甚至從來就沒有被認可為是一項“工作”。

即使你賺再多錢,你也未必能得到“尊重”,人們最多隻是覺得厲害,

然後就是,羨慕嫉妒恨的都有,唯獨尊重的少。

很人感覺炒股的都是不務正業的,對社會沒有貢獻的,是真正的“不勞而獲”的。

因此炒股,即使賺了錢,你也不能“高調”。

一般賺了大錢的,都會選擇低調,要知道當你資金量越大的時候,

你稍微一個拉昇,一個封板,也會影響到市場上某隻股,

多次這樣操作後,會有一類人能“收拾”你。

所以高調的最後都沒好下場。比如那些被罰的知名遊資,一旦在某隻股上太過高調,

最後都會被請去“喝茶”。

一般來說,能夠從小資金成長為遊資了,我覺得他就是實現財務自由了。

因為你所掌握的方法,足夠讓股市成為“提款機”。

這聽起來有些誇張,實際上有些人真的有這能力。

別不信,別以為這些只是道聽途說。

那是因為你沒見過。

其實以前我也是不信的,但是我真真切切,看到有人短短一個月翻五倍的神一般的操作,

一年16倍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完全可行。

有人會想,這會不會是洗腦?

你不會走鋼絲,難道就不相信這世界上沒人能高空走鋼絲嗎?

你做不到的事,難道就認為這世上其它人也做不到?

任何一個行業的都不可能每個人都出彩,尤其是炒股這行,有一半的人註定只能是匆匆過客。

能夠堅持下來的,有一半也還是“平”的邊緣。

最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實現小賺。

十分之一的人實現賺錢。

百分之一的人實現大賺。

千分之一的人實現財務自由。

要想成為一方遊資,其實比考清華還要難,但不表沒有人能做到。

我以前是不相信有股神的,但現在信,很信。

不想舉例某某某是股神,沒有必要去證明給誰看,別人永遠是別人。

在還沒有悟道之前,我還只是一顆小韭菜。

還是經常被人收割,但因為相信,所以堅持!

即使長夜漫漫痛哭流悌,也要奮不顧身勇敢堅持!

只為夢想,一直前行。

--寫給相信並堅持炒股的人們。


星星股經


有的,但是,只有萬分之一。

財務自由,有3個晉升的階段: 1,從0到100萬,這一階段主要靠精準擇業、勤勉敬業; 2,從100~300萬,這一階段職務上升、工資性收入提高,同時也逐步參與股市、樓市的投資,但整體上,這一階段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 3,從300~3000萬,這一階段伴隨著資本的積累,財產性收入逐步大於工資性收入,包括股票、房產等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對於個體或家庭而言,已經上升到絕對高度。

3000萬人民幣(約合470萬美元左右)差不多是財務自由的門檻了,無論你是在一線、還是二線城市置業,也無論你是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

炒股能否實現財務自由? 這其實是財務自由晉升的第3步,而在第3步之前,你先得問一下自己,你能成功實現前2步嗎?: 一一勤勉工作積累100萬,職務上升+財產性收入晉升到300萬。

如果你連前兩步都走不好,又何談邁入第3步3000萬的財務自由門檻呢?

空想者只看到成功者的瞬間截面,而忽視了成功者的積累和客觀條件,亦如我們看到一個天才的球星,你關注的或許僅是精彩射門的瞬間,但是在瞬間射門的背後,是多年如一日的速度、力量和反應能力的訓練一一沒有這些基礎的積累,你光練射門,註定是一點用也沒有的。

運動如此,投資亦如此。年輕人,你先不要去空想炒股實現財務自由了,你首先要做的是,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怎樣才能做得優秀,能夠儘快讓你實現人生的第一個百萬。

走好了第一步,才有可能邁向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二步、第三步。


楊國英觀察


對於這個問題天閱商業評論(評論員:puppy)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

我身邊就有幾位前輩通過炒股基本獲得了財務自由,而且他們在股市操作上的風格也是完全不同,最大的相同點就是他們都經歷了兩次牛市和兩次熊市,交了大量學費並且都在熊市的衝擊下倖存了下來。

前輩W在金融行業默默工作了十幾年,在公司給他升任部門總經理時突然宣佈辭職,自己開公司做小私募去了;他就說自己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不想再在國企裡受制於人了;財務自由我們是相信的,因為工資收入是不可能讓他擁有三套以上房產(他雖然投資房產,但是沒有炒房)並且有足夠的底氣去做私募的,而他也就是通過炒股獲得財務自由,他是屬於經歷過股市沉浮的,一直在研究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而他自己也是堅持長期投資,他常說看一個行業要看到未來的十年,真正的股票投資應該是看好一個行業從它起步就開始投資,而在這個行業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是你的投資價值實現的時候了。

前輩Z與前輩W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他喜歡做短線掙快錢,每次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掙到錢就退出來,稍有虧損就立刻止損退出,有點下賭注的感覺,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比較難實現財務自由的;但現在看來他也基本實現了,但是他這種操作是需要對自己操作的股票有足夠的瞭解,每次下手也都是快很準,在出現先虧損時也退的利索。

總結來看,兩個人都在股市裡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並且都帶著股市虐我千百次我待股市如初戀的熱情;兩人操作風格雖不同,但是都有著長期研究的經驗;最後就是好的心態,沒有好的心態受不了股市的大起大落!


首席投資官


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你必須明確什麼叫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它有不同的標準。但如果說財務達到自由,最基本的特點應該是你的資產能夠滿足你的自由消費和生活需求。綜合起來看,我認為財務自由的標準應該是:在一線城市有一個比較不錯的住房,有必備的車輛等生活必需品,而且要有2000萬以上的存款。如果達到這個標準,我認為基本上能夠實現財富自由。



如果對標這個標準的話,我認為股市投資是實現財務自由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很多人都是通過股票交易,而達到了自己資產的積累。比如我的一個朋友通過股票投資,三年時間,在杭州買了三套房。還有一位朋友,只用了五年時間,把3000萬的資產打到了8000萬。這都是說基礎資產比較大的。還有小資產的例子。一個朋友在最初的時候,賬戶只有30萬,兩年時間,賬戶最高峰的時候是700萬。所以說從這一點來說,只要你交易得當,股市是一個能夠實現你財富夢想的地方。

就我個人來說,也是因為接觸股市,才經得起三起三落,最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如果我是投資於其他行當,可能一個起落,就讓我這輩子無法翻身。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我們知道股市能賺錢,但我們不知道股市怎麼去賺錢?這個問題是一個很現實也很寬泛的問題,沒別的捷徑可以選擇,要不你通過學習,你比所有人都強;要不你能夠控制自己,經歷多了,你也就成長了;要不你就是命運好、運氣好,雖然這種命運和運氣在股市中鳳毛麟角。

反正不管怎麼說,從我身邊的例子和自己的經歷都告訴我,股市是一個能夠實現財富自由的通道,至於這個通道,你能不能夠走得通,那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如果對您有幫助,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支持。


小散李大鵬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在國內很多隱形的富翁,他們的資產會隱藏在各個領域。而作為風險度適中的股票市場裡,有很多這樣人物。

股票市場是“三年吃一次,一次玩數年”。可見,抓到一次大牛市,帶來的財富效應是極其客觀的。往往這樣的人物,是不公開的。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交易,賺自己的錢,豈不是悠哉。

但是這樣的人都是身懷絕技的。

所以,在資本市場,做好了,就可以財務自由,做不好的,各大媒體都會的結果。


海木先生談股票投機



炒股實現財富自由的有很多,這是肯定的答案,但是你題主這話題有點跳躍性,一、炒股獲得財富自由,是否還在堅持炒股,二、還是早先炒股,現在賣名氣就能賺錢?下面說說賺錢人的分類

1、普通小散

2、股評專家

3、證券老師

4、設計股票軟件的


炒股有大多數人前期賺到錢了,當然很低調,現在賺錢的也有很多,而大多數人都是賺錢了,就出來買賣名氣了,小散除外,有部分人士就是早些年賺了錢,現在就買賣當初賺錢的名氣,出書,開直播,買賣課程,講課,或有些人買賣軟件,更有甚者幫土豪操盤賺錢,這些是可持續收入,也就是財務自由,而不是不炒了就沒有收入了。有很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道悟金銀趙志國


炒股並非是要帶你去賭博,市場中為了業績宣傳高收益的太多了,甚至一些執牌機構,近期證監會就查出了幾家投顧公司,這種浮躁的心理已經脫離了分析師的基本準側(客觀公正),而穩收益才是最重要的,穩需要用低收益來降低風險,所以炒股真正財務自由的人本身可能已經自由了,而對於光大的散戶而言,白手起家到自由不現實,至少我沒見到過一個,而聽到的也就是推廣軟文罷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