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頸椎病一定要做核磁共振,才能確定治療方案嗎?

陳晶100


核磁共振和頸椎病的治療方案不存在必然關係。不是每個頸椎病患者都必須做核磁,如果能通過查體診斷的,例如頸型頸椎病是不必做核磁的,頸椎間盤突出也可以通過CT來輔助檢查等。

我們正常對應頸椎病的處理方案制定都是一步步進行的。

問診

詢問這個人的症狀,有什麼不舒服,例如頭痛、頭暈、手麻、眼花、耳鳴、頸部、肩部、背部疼痛、上肢痛麻、頭昏昏沉沉、走路不穩有踩棉花的感覺等。

查體

然後根據症狀去查體,例如頭部上方外側的偏頭痛,如果是頸椎病導致的,我們在按壓枕下肌群的激痛點的時候就會有這個症狀出現;背部疼痛,按壓背部疼痛部位肌肉有沒有壓痛點;上肢痛麻,做壓頂試驗的時候會不會加重等。

輔助檢查

最後考慮是什麼問題做對應的檢查即可,例如考慮有沒有生理曲度改變可以做X線;上肢痛麻考慮頸椎間盤突出,可以做頸椎間盤CT或者頸部核磁共振;走路不穩踩棉花這是脊髓受壓的表現,最好能夠直接做核磁共振,避免做CT後再做進一步檢查等。

方案制訂

我個人覺得方案的制訂一定是為解決問題而做出的還要根據患者症狀的變化進一步細節調整,例如頸部、肩部、背部肌肉的緊張壓痛,我們就可以通過手法放鬆肌肉、鬆解粘連、解除疼痛症狀自然就消失;頸椎間盤突出可在肌肉放鬆後進行牽引處理;頸椎小關節紊亂,在放鬆肌肉後,採取拉頭轉頸法讓紊亂的小關節歸位,這樣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