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岳飛死後宋廷是如何對待他妻兒的?

女214260211


岳飛深陷牢獄後,韓世忠為岳飛“求情”,秦檜一個“莫須有”對答,之後再也無人過問。岳飛、岳雲、張憲被“疑罪”處死,如此謀反的大罪其家人究竟如何?



岳飛有兩個妻子,第一任妻子早就改嫁,暫且不去考慮她。第二任妻子李娃堪稱是賢內助,內可處理家務,外可協助軍務。岳飛死後,李娃被流放嶺南。一人照顧著全家老小,時刻被人監視。受了多年的苦,最後才被平反。

岳飛長子岳雲和岳飛一起被殺,不再多加贅述。二兒子嶽雷,在岳飛入獄後非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洗脫”了嫌疑,可以每天都給岳飛、岳雲送飯。後來被流放嶺南地區,岳飛被平反後被封侯。

Δ岳飛孩子劇照



剩餘的三個兒子嶽霖、嶽震、嶽霆當時都還年幼,與母親一起被流放。平反後嶽震、嶽霆入朝為官。而嶽霖與兒子開始蒐集岳飛的歷史資料,兩人編纂成書,成為後人研究岳飛的主要史料。

岳飛還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嶽安娘歷史記載不詳,只知道出嫁比較早。岳飛出事的時候,二女兒嶽銀瓶才13歲。因替父申冤未果,遂抱著一枚銀瓶投井自殺。

Δ劇照

在這個過程中,秦檜到底有沒有使手段?肯定想過,但是最後還是放棄。趙構將岳飛一家流放嶺南,還增加了一條命令:全國範圍內不準受理岳飛相關的案件,嶺南地區官員每年上報岳飛一家情況。

秦檜肯定想斬草除根,但是岳飛含冤而死的事情,把自己置於風口浪尖,全天下人都恨不得自己死。如果這個時候岳飛一家出事,被懷疑的第一個就是秦檜。再者趙構的目的已經達到,岳飛之死已經“甩鍋”給秦檜了,處死家人的事情,秦檜不背自己就要背,實再划不來。



如果拋開岳飛蒙冤的事實,宋廷對於岳飛一家的處置,其實也還算符合宋朝的法令。像造反這種事情一般要被誅九族,然而岳飛一家是被流放。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趙構知道岳飛到底有沒有謀反,殺他是因為威脅到了自己,這才讓岳飛含冤而死。


史之策


岳飛雕塑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在南宋北伐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宋高宗趙構抓住機會與金國進行和談,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當時南宋並沒有足夠的能力與金國進行決戰,而金國也沒有能力再度大規模南下。但是為了促成這次議和,宋朝卻選擇了屈辱的方式,其中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岳飛、岳雲等人的被殺了。在獲得優勢的情況下,自毀長城,相當於放棄了公平談判的最後的籌碼。那麼,趙構為什麼這麼恨岳飛,岳飛死後他的妻兒又有什麼樣的結局呢?

岳飛之死

岳飛、岳雲之墓

為了履行《紹興和議》的條款,宋高宗趙構將正在取得北伐勝利的岳飛召回,並且將他以及韓世忠、劉錡等人的兵權解除,幾個月之後岳飛、岳雲張憲被殺。關於岳飛被殺的原因,相信諸君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秦檜等人的陷害、岳飛權利過大、岳飛干預立儲還曾經在關鍵時刻撂挑子退隱等等,國史君(國史通論)在此不再贅述,那麼南宋政府又是怎麼對待他的妻兒的呢?

岳飛之子

岳飛書法

岳飛共有五個兒子,長子岳雲早在十二歲之時就進入了張憲的隊伍,雖然張憲是岳飛的嫡系部隊,但岳雲並沒有走捷徑,他是從普通的步卒開始,逐漸成為軍事將領的。在他十六歲的時候首次跟隨父親出征,二十三歲那年與父親一起被殺。

岳飛手書《出師表》

嶽雷是岳飛的次子,岳飛入獄期間,他不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被證實他與岳飛“謀反”之罪無關。岳飛和岳雲在獄中的穿衣飲食都是由他負責。但岳飛罪名已定之後,他也與母親、弟弟一起被髮配惠州(在今廣東省),後來他見證了岳飛的平反,並被封為忠訓郎、閣門祗侯,在78歲時病逝。

《金佗稡編》書影

岳飛三子嶽霖、四子嶽震、五子嶽霆在父親被殺時都還非常年幼(嶽霆當年才三歲),他們都跟隨母親以及二哥一起到了惠州,一家人擠在一個僅能容身的寺廟中,遭到了長期的軟禁。宋孝宗即位三個月之後就給岳飛平反,並且將他們兄弟幾人全都封侯,但嶽霖雖然身為名將之後,卻終身再未從戎,而是與兒子岳珂一起蒐集父親遺事,一起整理了《鄂國金佗粹編》。書中詳細記載了岳飛生前接到的聖旨,上奏的戰報等等,成為研究岳飛生平的重要史料。

岳飛之女

風波亭

岳飛共有兩個女兒,分別是長女嶽安娘和次女嶽銀瓶。但是史書中對嶽安孃的記載非常少,《金佗稡編》中說她嫁給了低級軍官高祚。而嶽銀瓶的記載以及傳聞都比較多,但可靠性比較差。《說岳全傳》以及《癸辛雜識》中都說她曾經在岳飛入獄期間奔走號呼,為父兄喊冤,但她的行為根本無法逆轉岳飛必死的事實,於是她懷抱銀瓶投井自殺,現在杭州風波亭旁邊還有一口“孝女井”,就是為了紀念嶽銀瓶而特地修建的。


國史通論


岳飛作為民族英雄,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之一,本來應該是受到無上的榮耀的,但是最後卻被秦檜,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如果沒有岳飛,南宋初年又怎麼會如此的安定,趙構這個皇帝又怎麼會當得如此安穩。岳飛被殺,秦檜在岳飛墓前也是一直跪著。岳飛被殺之後當時整個宋廷盡然沒有人為他鳴不平。那麼岳飛被殺之後他的家人後來怎麼樣了呢?

岳飛一生有兩個老婆,一開始岳飛在參軍之前就有一個老婆的,但是後來改嫁了,之後岳飛就取了李娃。岳飛被殺之後李娃也是被流放嶺南二十年。在這二十年之內,都是李娃一個人支持者岳家。

岳飛的長子一直就是跟著岳飛一起抗金的,所以岳雲當時就一起被殺害了。當時也是因為岳雲一直跟隨岳飛,深得岳家軍上下的擁戴,如果岳飛被殺,岳雲說不定就會造反,所以秦檜只能斬草除根。岳飛的其他幾個兒子卻得以倖免了。嶽雷,嶽霖,嶽震,嶽霆都是被流放嶺南。

二十年後,岳飛的妻兒被詔回京城,為岳飛平反。嶽雷還未等到父親平反就已經客死他鄉,含恨而終了。之後岳飛的幾個兒子基本上都是委以重任了,大大小小的也算當上官了,很多也都是被封侯了。只可惜岳飛已經被殺害了二十多年了。想想這其中嶽家所受到的屈辱。後來岳飛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中國歷史研究所


朝廷提供再好的措施,也是源於宰相秦檜的積極推動,至少沒有阻攔,沒有擱置。


所以,自稱嶽門後代的人,也應捫心自問:既然要陷害,為何不斬草除根?既然跪了幾百年,是否應該讓人家站起來,休息休息?你們不敢指責皇帝,是怕玷汙了自己祖上忠君的美名。但如此對待讓岳家血脈綿延至今的恩人,你們的覺就可以睡得安穩?

總有後悔的一天。


新文化街男孩


皇帝自然無顏見岳飛後人 第一選擇愧疚 放過岳飛妻兒並善待 第二選擇流放表示皇帝在逃避 自然不會趕盡殺絕岳飛後人至今還在 秦檜只是動刀的 趙狗是始作俑者 建議秦檜站起來 封建時代秦檜沒有什麼錯 為臣者遵三綱五常 該跪下去的是趙狗為一己私利棄國家不過 棄江山社稷不顧 棄北國人民不顧 實為中國漢賊之首 如果岳飛攻破汴梁 收復燕京 蒙古就算奪取北亞西亞國國力依然不如宋朝 無論人口 財力 統統不如宋朝 宋亡後漢族精英被毀 中國倒退幾百年 社會制度從封建走向原始的奴隸制 這跟趙狗脫不了干係


迷茫135674558


最近寫岳飛的越來越多了,有的文章說岳飛被處死為啥部下10萬精兵沒有一個人去救他,有的說岳飛,,,,,。我們的公知母知們又開始黑英雄了,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等等英雄都被他們黑過來了。現在開始又黑古代英雄了。國家怎麼也不治一治這些胡謅八扯的東西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得有個度啊!


大地藏i金


岳飛真是可惜了,文武雙全的民族英雄,只是政治上太不成熟,雖然一心為國,但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心為國就能有好結果的。不過無妨,有的人死了但他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美名留千古,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風輕揚194917111


八千里路雲和月,歷史幽幽一片明鏡。無凝岳飛是政治的犧牲品,有著傳統的道德理念,為天下百姓免於戰火荼毒大義赴難,其胸襟為中華之脊樑,可悲,可嘆!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當大家本著公序良俗的生存受到威脅,那信譽就是偽言。媒體各種誤導,虛謊宣染的生活方式將社會帶入無間地獄,我願做中華脊粱,為百姓疾苦高呼,你是中華脊樑嗎?正能量頂起來!一個普通中國人吶喊!


心越紅塵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名將岳飛死前這句話,讓後來者無不為之動容,這是要多大的冤屈,才會說出如此的泣血之言。

如今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黑歷史名人的人,他們總是拿如今的價值觀去評價古人,彷彿古人必須得按他們覺得正確的做法來,才是最恰當的。岳飛,作為公認的民族英雄,有些人,居然覺得他死得罪有應得,甚至出現了有為宋高宗和秦檜平反的跡象。

我不否認,作為與岳飛相去七百多年的現代人,他的事蹟我們不能夠僅憑史書上的記載,就妄加評斷,就相信岳飛真的是一個完美的人,怎麼可能,從來就沒有完人,但是,既然有些人對秦檜這種在歷史上已經臭名昭著的政客,都覺得應該用辯證的歷史觀看待,不能一棒子打死,說他的議和客觀上避免了戰火,讓南宋人民有休養生息的機會。那麼,對於一個儘自己本分,為民族的抗爭做著貢獻的一代名將,就因為身上存在著一點他們所謂的缺陷,比如干預立儲,執拗地要迎回徽欽二宗等,就說他死有餘辜,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岳飛死後,宋高宗和秦檜沒有趕盡殺絕,將岳飛的妻兒流放到了南方,這也從側面反應岳飛之冤,如果趕盡殺絕的話,天下幽幽之口真的很難堵住。後來宋孝宗即位,這個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在登基一個月後就迫不及待的為岳飛平凡,岳飛的妻兒得以返回家鄉。當時宋高宗趙構還沒有去世,宋孝宗如此做法,表明他對岳飛的冤情真的心如明鏡,大宋王朝,雖然愧對岳飛,但是在其去時候,終究做了一點彌補措施,也算聊以慰藉岳飛的忠魂了。


蔣沈韓楊


紹興十一年初夕(1142年),英雄岳飛,長子岳雲,名將張憲冤死於風波亭(杭州市下城區環城西路),舉國震驚。

幸虧韓世忠夫婦進京朝見皇帝,加以勸阻,岳飛家屬得以保全性命,流放廣南(廣東惠州),張憲家屬流放福建路。

岳雲十二歲隨父出征,衝鋒陷陣,死時年僅二十三歲,妻鞏氏攜幼子嶽甫、嶽申流放嶺南潭州。

次子嶽雷十六歲,在父下獄後,按照宋律在獄中照顧父親,見證了父兄飽受摧殘,含冤而死。身心倍受折磨,後隨親人流放廣南(廣東惠州),等到父兄平反昭雪後,(也有說沒等到父兄平反就含恨而終),封忠訓郎,紹忠侯,有子嶽經、嶽偉、嶽綱、嶽紀。

三子嶽霖十二歲,在生母李娃掩護下,得以逃脫,秦檜下令通緝,岳飛生前好友貢祖文(祖子貢)接到命令,趕緊尋找,後在蘆葦叢中發現了正發高燒的嶽霖,並在嶽霖腰間發現李氏書信"祖文兄如面,霖兒託據,來世當報"。不禁淚如雨下,當急抱著嶽霖連夜趕回住所。他深知岳飛之冤,現全家流放,路途遙遠,生死渺茫,又奸佞謀害,危險重重。無論如何都得為英雄保留下這一骨肉血脈。隨即以體弱多病為由辭官歸隱,獲准後,將嶽霖隱姓埋名(好象改姓楚),帶到徽州宣城貢家村,後又遷至曲阿縣柳塘(江蘇鎮江丹陽市延陵鎮柳茹村)。對嶽霖精心栽培,傳授技藝,併為他娶妻鈕氏,後生有四子一女。

至今在丹陽岳家宗祠,赫然供奉貢祖文牌位,在丹陽岳氏家族,留有嶽貢不通婚的傳統,體現兩家是一家,緬懷他的大恩大德。

四子嶽震七歲,五子嶽霆(靄〉三歲,隨母跋山涉水,顛沛流離趕往煙瘴之地惠州,地方官將她們安置於一寺廟內。生活悽苦。

還有一女,聞父兄冤死,欲為他們嗚冤不果,抱銀瓶投井而死,方十三歲,世稱銀瓶小姐。

紹興三十一(1161)年金主完顏亮統兵南下侵宋,在採石磯被宋將虞允文打敗,又逢金朝內部完顏雍發動宮廷政變,後院起火,金兵前線也發生兵變,完顏亮被殺,金兵慘敗而退。使南宋軍民抗金熱情高漲,抗金運動風起雲湧,卻使宋高宗趙構十分尷尬,進退兩難,無法繼續推行投降政策,時秦檜已死,只好把擔子扔給孝宗。

紹興三十二(1162)年,高宗下紹禪讓退位,讓他的養子,宋太祖七世孫趙昚繼位。

英雄是民族的脊樑,也是人民的保障;英雄是人民的榜樣,也是國家的力量。孝宗即位後,銳意進取,主張抗金,並給岳飛、張憲平反昭雪,重新起用抗戰將領,無奈兵微將寡,有心無力。

也逢金朝君臣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兵備不修,刑政廢馳,也已衰弱不堪。南宋歷朝也是奸臣(史浩、湯思退、史彌遠、賈似道)當道,國力衰微。

理宗朝,南宋又和蒙古聯盟,夾擊金朝,金哀宗絕望上吊自殺,金朝滅亡。後來又是蒙古南下,滅亡南宋,只成全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世英名,迴天無力。

江山有幸埋忠骨,我也有幸寫回復,卻是一腔悲憤,兩眼淚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