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劉叔,天冷了,出去送水一定要注意安全,這幾天賣水收入多少?”2月24日一大早,張琴就在村頭攔住了去鎮上賣水的劉豐元問。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劉豐元是延川縣永坪鎮佘家塌村的貧困戶,沒有手藝的他往年也只能打打零工,勉強湊合給兩個孩子交上學費。而現在,劉豐元當上了村裡的護林員,還買了三輪車送水,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張琴可是個好娃娃,常來我家給我宣傳扶貧政策,我現在賣水的營生就是她出的主意,去年光賣水就收入六七千了。”提起張琴,貧困戶劉豐元感激地說。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張琴是永坪鎮的包扶幹部,自2018年3月份到佘家塌村以來,已經有兩年了。

“佘家塌這個村子,沒有產業,貧困戶又多,剛開始還真是有些著急,現在我們村有了香菇產業、養殖產業,還種了核桃樹,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像咱們剛才碰到的劉豐元,通過送水、入股香菇合作社,還當了村裡的護林員,加上妻子打工的收入,去年人均收入也破萬了,還住進了移民搬遷的新房子。”張琴對記者說。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今年53歲的康世山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妻子更是大字不識幾個,因為沒文化又沒手藝,日子勉強過得去。張琴為他制定了養鵝致富的“戰略”,看著自己的600多“鵝軍”,已經嚐到甜頭的康世山笑的合不攏嘴。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每個鵝蛋能賣四五塊錢,現在網上的一個蛋又漲了兩塊錢,這利潤肯定高,比打工強多了。”康世山說。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剛開始的時候對村裡各戶情況不是很瞭解,張琴就挨家挨戶的串,尤其是對貧困戶,這戶是因病致貧的,她就積極落實健康扶貧政策,這戶是缺技術,她就想辦法讓他們去香菇合作社打工……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今日佘家塌

經過發展,現在的佘家塌村裡引進了香菇種植合作社,貧困戶們既可以入股分紅,還可以打工,在家就可以掙到錢。自2018年以來,僅在香菇種植上每戶貧困戶保底可每年分紅1400元。2019年初,村裡17戶貧困戶分紅11200元,因香菇種植需要長期僱用摘菇、分菇人員,村裡還有30多人打工,人均日工資達120元以上。村民農忙、棚區打工兩不誤,加上年輕人外出打工,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已經有11883元。

我的脫貧故事丨延川佘家塌村人過上了好光景

“2020年我們計劃讓村裡更多的村民入股到香菇種植合作社增加收入,同時結合村情實際,發展其他產業,為村民致富增收創造更多的好路子。”張琴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