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研究生擴招主要是擴招985、211還是雙非?

李聰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考研僅限填報一個志願,考生自己肯定更希望能一志願進入複試,之後擬錄取、成功上岸。
在知曉“今年碩士預計擴招18.9萬人”後,大家轉而關注自己報考的院校專業是否屬於傾斜方向。畢竟,本專業新增碩士招生名額越多,複試線下降概率和幅度越大(差額率不變)。
其中,有一個問題關注度比較高,即
此次擴招是以985、211院校為主,還是雙非院校為主?
想聊這個話題,我們就無法脫離發佈會中提到的內容和數據,並非是簡單的推斷或臆測。若觀點不同,見諒。
我個人的觀點是2020年擴招大背景下,各院校、研究院所(並非所有專業)的專碩招生人數均會有提升,學碩部分新增。在擴招比例上,肯定是雙非院校>985、211院校。因為比人數肯定是雙非高,這裡提的是比例。與政策一致,擴招主力是中西部、東北區域的211與雙非院校。
為何這麼說呢?
最大的理由是此次擴招屬於精準投放,並非大水漫灌。學校想擴招,起碼要有對應學位點和足夠導師。
碩士和大學生擴招不同。碩士除研一課程學習外,還需分配一位導師(或導師組培養),在其指導下完成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專碩會+個校外導師)。很多院校學碩、專碩導師是分開遴選的。
除有相對應的學位點(可校內掛靠)外,在學校制定的遴選要求中(課題經費、科研成果),學碩導師通常高於專碩。我們學校就有不少新進副教授(特聘)、講師僅通過專碩導師遴選。
教育部門精準測算導師數量“現有44萬左右”,擴招時肯定考慮導師因素,尤其是可指導的學生數量。因此,招生單位的專碩錄取人數會有提升,除非是該單位導師指導學生數量嚴重飽和。
2017年開始,專碩招生人數已超過學碩,原本按要求是“十三五”時期佔比要達到60%。今年擴招後,這個數據可能會高於60%。教育部門提到“近年新增2000碩士點”,為均衡教育發展,其中雙非院校(專碩)的新增比例大。同時,不少學碩點是從已有碩士學位二級學科轉為一級。
當然,並非是新增碩士點中沒有985、211院校,而是他們為配合一流學科建設,更多是在調整(有增有減)碩士學位授予點,尤其是985高校砍碩士學科點時夠狠。
比如,之前學位委員會印發的《關於下達2018年動態調整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數據顯示182所高校撤銷489個學位點(部分是博士學位點),147所增列了218個學位點。
事實上,在去年9月公佈的2020年招生簡章中,部分985、211院校已較上年擴招了名額,如北京大學2019、2020年的招生分別是5202人、6634人,已新增1232人,增幅是23.68%。在這個基數上,再同比例增幅20%,可能性不大。
或者說,教育部門提到的是“同比去年增加18.9萬人”,並未說是在各招生單位原2020年錄取計劃總和上新增。小西覺得,之前招生簡章中的擴招名額也會算入這個“18.9萬人”(就算沒有此次18.9萬,今年也會按比例新增5%左右),且擴招中推免生已佔比接近50%的上限。
不過,細分到專業上可能會有差異。比如重點傾斜領域的集成電路(專碩),學位點普遍分佈在985、211院校,擴招時名額分配肯定高於雙非。臨床、公共衛生專業,985、211高校或附屬醫學院數量少於雙非的省市醫科大學。
當然,能參與擴招的院校專業實力都不會差,碩士學位授予點要求不低的。XX專業的變化得等後續的複試公告,其中會公佈招生人數變化、擬複試名單等信息。
現在我們能做的是認真複習,把握好複試前的每一天。唯有如此,機會降臨才能把握住,加油!
⚪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

帥小西De


我認為單論單個學校的話擴招最多的是211高校,但是從整個擴招情況來看主力軍一定是雙非高校。

1.今年研究生擴招對於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所有學校都有效。

今年研究生擴招對於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985、211、雙非高校都有效,這些省份能夠招生的學校都會擴招,這也是確定的,但是其他地方擴招不擴招就不一定了。

最近網上爆出學校給考生的回覆郵件,明確了“在京中央部委高校和直屬高校不在申報之列”,這說明北京市的高校很可能不會擴招,我們可以推測這次北京、上海、江蘇等高校很可能不會擴招,畢竟這些高校研究生數量已經足夠多了!

2.今年研究生擴招數量最多的院校可能是一些211高校。

985高校由於之前政策性的擴招已經招收了非常多研究生,每年增加的研究生招生人數有將近70%的比例都來自985高校,這次擴招如此之多很多985高校可能有心無力;雙非高校雖然之前研究生招生數量不多,但是招生能力也比較弱,大部分考研的學生還是想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同時211高校的碩士點相比於雙非高校還是較多的,這也給211高校擴招提供了基礎!

3.總體來看,擴招最多的還是雙非高校。

隨著雙一流建設和學科評估的推進,一些雙非學校也展現了不俗的實力甚至超過了一些211高校,比如南京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等,這類雙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肯定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這些高校招收調劑生也相對容易;最重要的一點,我國雙非學校太多了,算下來肯定是雙非學校擴招的最多。


高校研究生


說到這裡,便需要先好好看看官方的通告是什麼?筆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官網上,看到了關於研究生擴招的最新通告。在通告中,有三點內容是考研調劑學生需要注意的。

其一,通告指出要科學確定分校招生規模,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傾斜。

也就是說,今年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研究生招生名額會增加。要知道,這些地區原本就是考研調劑熱門地區,每年的調劑名額本來就有很多。

那今年便是又在這些名額的基礎之上,增加了更多的名額。由此可見,如果今年考研調劑選擇這些地區的話,成功率會大大增加。

其二,通告指出要重點投放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研究生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

為什麼要投向這些領域這些專業呢?有兩個事件可供大家參考。一個便是今年肺炎的影響,全國上下都意識到了醫學等相關專業的重要性;另一個便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國製造要轉型升級,必定少不了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相關專業的人才。

那如果你今年考研選擇的這些專業,調劑也會容易許多。

其三,通告指出要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那也就是說,這次的擴招啊,可能大部分擴招的都是專碩。不言而喻,這對於今年考專碩的同學來說,是個好消息。而且如果你考的是學碩,相關的專業又有專碩的話。在今年的這種情況下,從學碩調劑到相近的專碩中去,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那好,在說了研究生擴招對於2020考研學生的種種福利之後。大家是不是覺得今年考研會容易許多呢?不過同學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幫研堂


👉本次研究生擴招主要擴招雙非院校,而985、211大學有可能保持不變,或者小幅增加!

01 研究生擴招政策決定

2020年研究生擴招18.9萬人,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傾斜,重點投放至醫學、公共衛生等領域,以專業碩士為主,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從招生政策我們可以看出,重點投放地區就決定了,985和211高校的擴招小於雙非,因為大部分985和211高校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

02 即使各高校平均分配,雙非擴招仍然大於985、211

現目前,我國一個有863家高校和單位具有研究生招生資格,而211、985高校一共116所(985高校也都是211高校)。

根據上述數據,即使將18.9萬人平均分配給863所大學,那麼雙非高校之和也是遠遠大於985、211高校的。

此外,除掉61所東部地區的985、211高校,處於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211高校只有55所,所以可以獲得研究生擴招人數的比例是:雙非:211=747:55。

然後再平均分配,雙非的和也是遠大學985、211高校的。

當然,也許算法有偏差,數據有部分誤差,但是最後得趨勢結果不會存在錯誤的。研究生擴招主要是擴招雙非。

03 985、211高校都挺愛惜羽毛的!

在沒有擴招之前,很多985、211高校近些年都是有意控制招生規模的。

拿上海交大來說,2019年碩士招生人數約為6600人,而今年招生簡章中預計是6300人。該高校是不增反降的。

另外還有一些985、211高校都是這樣!

在沒擴招之前,他們有些還有減少招生指標的,可見他們有多麼愛惜羽毛。他們並不注重數量,而是看重質量。

如果說他們減少招生人數是因為報考人數減少,這還能理解,但是他們不缺報考人數啊!

所以,不用指望他們擴大更多的招生規模。

總結

不管是國家擴招政策,還是雙非學校所佔比例,亦或是985、211高校愛惜羽毛,最後的結論都是,研究生擴招主要是擴招雙非高校!


傻傻安好


招生規模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部地區高校傾斜。

碩士研究生擴招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能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專升本計劃增量向職教本科、應用型本科傾斜,包括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等領域傾斜。


靜待希冀


雙非。看2020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指標,985學校削減了名額,211基本保持不變。


李丞峻


肯定雙非名額多,211.985非全日制多


高中超越計劃工作坊


雙非

北京的985都是不擴招的,地方211擴招,比例比較小,好像是3%—5%

國家只是保證你有學上,如果很好的大學擴招,就不能保證研究生質量了


happy的生活


主要是雙非吧


手機用戶61043784092


主要是在特殊專業領域以及國家緊缺特殊人才領域的招生。不分學校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